不同化学元素对建筑钢材性能影响分析
2020-05-29原超
原 超
(山西安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1 建筑钢材使用现状
建筑钢材是建筑的骨架,不同的钢材性能对建筑的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而钢材中不同化学元素含量对钢材的力学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建筑钢材按金相组织分类主要有: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等。普通碳素结构钢其含碳量在0.25%以下,中碳钢其碳素含量在0.25%~0.6%,高碳钢碳素含量大于0.6%,其中,以Q195、Q215、Q235等在建筑领域使用较多。低合金结构钢是指合金成分总量在5%以下的合金结构钢。这种钢的含碳量与低碳钢相似,主要靠少量合金元素进行强化、改善韧性和可焊性。
2 钢材中元素分析方法
2.1 对实验样品进行定性分析
钢材中化学元素对钢材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投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室温拉伸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方法对样品材料进行定性观测分析。本文主要通过投射电子显微镜对钢材中化学元素进行分析。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一种高分辨率、高放大倍率的电子光学仪器[1]。可用来观察分析样品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技术最早应用于医学方面,主要观察一些病理切片,从而进行病理变化分析[2]。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透射电镜广泛的用于材料中化学元素的检测。目前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小于0.2 μm的细微结构。
本次实验选用的是德国蔡司Libra200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建筑中常用的低合金结构钢Q345进行分析。首先,对样品进行拉伸处理,对拉伸变形后的样品截取距离断口10 mm范围的试样,将试样通过SiC金相砂纸研磨至100 μm左右,放置于圆形冲样器上,冲压成直径为Φ3 mm的圆片状样品,将样品继续通过SiC金相砂纸研磨至50 μm,后通过双喷电解减薄设备对处理好的样品进行减薄处理。所用的电解双喷液为10%HClO4+90%C2H5OH溶液,减薄电压为30 V,处理前利用液氮将电解液温度降至-20 ℃,利用投射电镜可以观察拉伸样品变形前、后的显微组织、变形亚结构和通过选区电子衍射分析组织中的析出相的种类等。
2.2 对实验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对材料中的元素进行化学检测主要是通过原子吸收法、分光分度法、化学分析法等。本文选用ICP光谱法对实验样品进行分析检测,ICP法具有准确度、高检出限低以及线性范围宽等优点,广泛用于钢材中元素检测。
检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对照标准将各类试剂进行稀释处理,得到相应浓度的标准使用溶液,后用硝酸对标准使用溶液进行酸化处理。处理好后通过等离子检测仪对样品进行检测,通过仪器数据库选取相应标准谱线,通过光谱信背比确定最佳功率条件。确定好条件后在仪器稳定工况下对样品进行检测,以多点方式绘制检测曲线。
3 不同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本实验选取6种不同性能的钢材进行分析对照,其主要由Fe、Mn、Al、C四种元素组成。其中,6种实验钢分为2组,第一组中Mn质量分数都为20%,Al质量分数为8%,C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35%、0.45%。第二组中C质量分数为0.25%,Al质量分数为5.5%,Mn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3.0%、16.0%。分别对两组实验钢材进行实验。
3.1 碳元素对钢组织的影响
分别将C质量分数为0.25%、0.35%、0.45%的钢材料标注为C1、C2、C3。对其研磨抛光后在4%的硝酸酒精中化学刻蚀45 s,通过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如图1~图3。
图1 C1钢材料的组织形貌
图2 C2钢材料的组织形貌
图3 C3钢材料的组织形貌
从图1~图3中可以看出,C1钢铁素体条带明显比较粗大,且所占区域面积大于奥氏体,奥氏体条带的分布不是很均匀,而且奥氏体的晶界明显,晶粒尺寸相对较小,并伴随着少量的孪晶组织。随着含碳量增加,其C2中奥氏体和铁素体分布均匀,奥氏体晶粒增大,其孪生晶体叫C1也有一定增加。随着含C量继续增加C3中铁素体减少,奥氏体增加明显。相较于C1和C2铁素体体积变得细长,奥氏体晶粒较大。
3.2 碳、锰含量对钢材料延伸率的影响
将C1、C2、C3钢材在800 ℃固溶处理5 min后室温拉伸,拉伸所采用的应变速率为1.67×10-3s-1。
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碳元素占比逐渐增加,其延伸率也逐步增大,这是由于,碳含量增加可以促进晶粒的再结晶和生长,而且奥氏体比铁素体具有更好的形变能力,碳含量增加使奥氏体占比更大,从而增加的奥氏体提高了实验钢材的塑性形变能力[3-5]。
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锰元素占比的增加,延伸率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在析出过程中逆变奥氏体合金含量不足,在室温中不能稳定存在变为马氏体,马氏体塑性较差,大大降低了实验钢的延伸率[5]。
图4 C元素占比和延伸率的关系
图5 Mn元素占比和延伸率的关系
3.3 碳含量对钢材料强度的影响
所选条件与3.1相同,对实验钢材进行强度测试。
从第33页图6中可以看出,随着碳元素占比增加,实验钢材的最高拉伸强度随之增加。因为,随着碳元素增加,钢材中有着更多的奥氏体,且奥氏体晶粒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晶界面积开始增大,晶界强化作用增强,并且可以更早的结晶和再结晶,这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升钢材料的强度。
从第33页图7中可以看出,随着锰元素占比的增加,实验钢材的最高拉伸强度随之减小。主要原因为,锰元素可以使奥氏体组织冷却后在室温中稳定存在,奥氏体缺乏分解析出相,析出的强化作用消失。且锰含量增加增大了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其相对碳含量随之降低,促进两相组织生长,晶界面积减少,强化作用增强。
图6 C元素占比和最高拉伸强度关系
图7 Mn元素占比和最高拉伸强度关系
3.4 碳、锰含量对钢材料密度的影响
利用Sartorius BP211D电子分析天平分别测量实验钢在空气与水中的质量。利用式(1)~式(3)计算出相应的密度。
ρ测V=M空g
(1)
ρ水V=(M空-M水)g
(2)
ρ测=M空ρ水/(M空-M水)
(3)
其中,ρ测为实验用钢密度,kg/m3;M空为实验钢在空气中的质量,kg;M水为实验在水中的质量,kg;ρ水为水的密度,kg/m3;g为重力系数,取9.8 N/kg。
将测得的试验数据代入公式中,计算出设计的两类轻质钢的密度。
从图8~图9中可以看出,随着碳元素增加,实验钢的密度随之降低,密度下降最低为13.5%,最高为14.7%。随着锰元素增加,实验钢的密度随着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最低8.5%,最高10.3%,说明添加碳元素对钢材的轻量化有着一定的作用。
图8 C元素占比和密度关系
图9 Mn元素占比和密度关系
4 结论
本文通过实验得出钢材料随着碳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其延伸性、强度随之增加,密度降低,可以提高钢材的力学性能。表明碳元素可以促进奥氏体的形成,稳定奥氏体。钢材随着锰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其延伸率、强度、密度都随之降低。锰元素在钢材中可以扩大奥氏体相区,稳定奥氏体组织,提高钢材的错能层。本文对建筑钢材的设计制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