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中石兽》的科学性与文学性(上)

2020-05-28赖瑞云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深坑石块水流

编者按:

《河中石兽》因内容的特殊性给教学带来不少困惑,引发了语文学界的广泛讨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赖瑞云教授深入地考察了文中所涉石兽“逆水上移”的科学性问题,并就选文的文学性展开探讨。文章旁征 博引,研究翔实而有趣味,为教学提供了学理与实践参考。原文 27000 余字,为阅读方便,特拆分为上下两 篇,本期刊出上篇,聚焦其科学性探讨。

摘 要 《河中石兽》入选统编语文教材后,就其科学性有不少讨论。文章试以沙玉清的泥沙运动学知识,分析其具有的科学性和 存在的问题。在对纪昀及其《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观、作品实际展开探讨的基础上,根据鲁迅的有关重要论述,运用孙绍 振的文本解读方法,具体分析了《河中石兽》在虚构“讲学家”及艺术形式等方面所具有的文学性及其存在的不足,并简要 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 键 词 《河中石兽》;科学性;文学性;鲁迅论纪昀;孙绍振解读方法

《河中石兽》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七下册教读课 文后,就其科学性有许多讨论。最具专业性的就是网 上有人引述的沙玉清《泥沙运动学引论》(以下简称 《引论》)这段文字

6.石块在细沙上的运动 细沙河床上的石块,当细沙 开动时,靠近石块的上游,常冲成 深坑,而泥沙堆积在它的下游,见 图。深坑逐渐扩大,到了一定程 度,石块失去平衡而翻滚过来,跌 进坑内。这样,反复冲跌,造成了 石块溯流逆上的运动。

这一现象,久为我国劳动人 民所认识。清代的纪旳,曾有一 段掉入河中的石兽,逆水上移的 记事,现在把全文抄录于下: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 铁 钯,寻 十 余 里 ,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 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 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 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 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 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 转不已 ,遂反 溯 流逆 上 矣。求 之 下流 ,固颠 ;求之 地 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 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应该指出,石块掉入河中,有逆水上移一定距离的可能,这是的确的。

假如把这段记事的情节,尤其各种数据,都信以为真,那就缺乏根据的。

查阅沙先生的《引论》,未见相关的模型试验。笔 者在研究中,查阅到周魁一先生发表于《自然科学史 研究》1994年第2期的《中国古代河流泥沙运动力学 的理论与实践》引述了相关试验。周文在介绍完“河 中石兽”故事后,说:

其中老河兵分析石兽在沙质河床上的运动状态 的文字尤为精彩和准确,并为现代泥沙运动模型试验 研究所證实。当试验石块(相当于原型 38厘米)沉于 试 验 水 槽的 底沙 之上 ,首 先在 石块 上 游 底 部 产 生 回 流,冲刷底沙,形成冲坑。冲出之底沙大半被水流带 走,少部分堆积石块后部,起初形成沙唇,之后沙唇合 并。当冲坑发展到足够大时,石块失去平衡,向前倾 倒至冲坑中(图)。

沙玉清(1907-1966)是著名的农田水利学家和泥 沙运动学专家,我国现代农田水利学科创始人。早年 任教清华并曾留德研读河工模型试验,曾在西北农学 院、南京中央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华东水利学院长期 担任教授、系主任。1966年病逝前,为西北农学院土 木系系主任并兼任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10年。 为根治黄河,长期从事泥沙问题研究,在大量科学试 验、生产实践、自然现象观察、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基 础上形成的《泥沙运动学引论》等系列论著,为我国泥 沙研究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初曾获全国科学大会 奖。周魁一(1938——)是著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担 任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主任、中 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等,著有《中国科学技术·水利 卷》《中国水利史稿》《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等[2]。网 上、刊物上讨论这一问题的作者 ,专业的程度自然无 法和沙、周两先生相比。简单地说 ,讨论河中石兽问 题的科学性,只要认两位先生,尤其是泥沙运动学权 威沙玉清的说法就行了,他们既肯定了河中石兽逆水 上移的可能性和科学性,也表明了纪昀一些说法的非 科学性和虚构性,并且网上、刊物文章所质疑的内容, 他们的表述里都包含了。

先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沙先生1947-1956年曾 在南京多所高校任职,又是泥沙研究的奠基人,其在 德国留学的专业就是河工模型试验,其《引论》就是以 试验为基础形成的,《引论》还专门感谢了南京水利科 学研究所李昌华所提的宝贵意见,不太可能不知道周 文中引述的试验,否则,他的表述口气不会如此肯定。 也许,他的其他文章中有引用该试验(其《引论》就是 在他的系列研究报告和论文基础上形成的)。笔者无 法查阅到他的早期文章及1955年的试验,但可综合 沙、周的说法、介绍,展开我们的讨论。二是周先生的 图示应是石块、泥沙、流水运动的细部过程,大概是试 验原图,沙先生的图示大概是经过处理的阶段性运动 状态“结果”图。沙、周的文字表述亦有不同,但主要 方面一致。

网上、刊物文章最多人质疑的就是“至石之半”与 上移“数里”的矛盾。各篇就此质疑的文字 ,大同小 异。早在其列入2011年版初中语文课标背诵篇目时, 汤化先生的《闲读随笔两则》就质疑了纪昀这一表述 的矛盾,且是笔者迄今查阅到的质疑文字中推理得最 有理有据的[3]。汤文作了一个假设性的计算,还配了(假设)“至石之半”的坎穴真能生成,石兽由于重 心前移而倒下,那么它完成其“转转不已”的第一个90 度时,也掉入坑中,此时所谓“至石之半”的长度则成 了下陷的深度。假设这个石兽高80厘米,宽60厘米, 它倒下90度时,前移了50厘米,此时也下陷了30厘米 按:石兽紧贴河沙的底边即上文的宽60厘米,“至石 之半”的长度即沙坑“挖”至底边的一半即30厘米。第 一次倒入沙坑时,石兽翻转90度,自然下陷也是30厘 米;高80厘米,则变为“平躺”的80厘米,图1中的左 下角也转为图2中的右下角,即“平躺”的80厘米要后 退30厘米至右下角,80减30,等于前移了50厘米。见 图2)。

同理,当它完成了第二个 90 度转时,又下陷了 40 厘米,也又前移了20厘米(按:图2中的高变为60厘 米,底边变为80厘米,第二个坑至石之半即至底边的 一半40厘米,第二次翻转,自然也是下陷40厘米;60 厘米的高变为“平躺”的60厘米时,同样要后退40厘 米,60减40,即再前移了20厘米,见图3)。此时,石兽 一共前移了 70 厘米(按:50+20),也下陷了 70 厘米(按:30+40)。它在泥沙之上的部分,只有 10 厘米了(按:此时石兽又变竖放,高为80厘米,80 减下陷之70,露出为10厘米,见图3)。

我们继续让步,让这10厘米的高度,依然还能产 生“反激之力”,生成“至石之半”的坎穴,让石兽继续 转下去,那么到第三个 90度时,它也已经完全埋在40 厘米厚的泥沙之下了(按:前移重复第一次,50 厘 米)。从此它没有了露出部分,也就没有了“反激之 力”,还怎么“转转不已”呢?

汤文假设石兽最初为竖放,如是横放,大体情况 一样,只是前后数据不同,如第一次前移20厘米,第二 次前移50厘米,第三次前移又20厘米。根据汤文推 理,我们可以概括并推演:假设石兽是正方体的,“至 石之半”翻转倒入坑内时,下陷的深度也是至石之半, 翻转二次,刚好没顶,就无法阻水冲沙“挖”坑,上移就 停止了,最后上移长度等于边长。如是长方体,因各 边边长不等,翻转二次,下陷的深度为石体的八分之 七,假如露出的八分之一石体仍能阻水冲沙,将翻转 第三次,但至此石兽就完全被细沙覆盖,上移亦将终 止,即使加上第三次翻转的前移长度(重复第一次,即 高的八分之五,如汤文得出的50厘米),最后上移长度 等于一又二分之一初始高度(初始为竖放,初始高为 80厘米,最后上移120厘米;初始为横放,初始高为60 厘米,最后上移90厘米)。总之,如按“至石之半”去 翻转,最多前翻二三次,就算翻三次,石兽高按三米算 (够高了吧),按最远的上移即初始竖立算,一又二分 之一初始高度(三米),最多上移四米半,怎能到达数 里外?

上述“至石之半”与“数里”的矛盾,沙、周的专业 性表述和图示已包含。首先,他们都没有说“至石之 半”才翻转。先看周表述及图示中的石块、泥沙、流水 运动的细部过程:在回流冲刷底沙,形成冲坑,部分底 沙堆积于石块后部,起初形成沙唇,之后沙唇合并(平 面图展示了沙唇的形成与合并的全过程)的同时,石 块就开始逐步翻转,但尚未跌进深坑,纵剖面图第5到 第7图最明显。再看沙图示,中图与上图比,实际也已 翻转一定程度了,左下方的边已由上翘下降为平放, 石块后面的堆积泥沙也已扩大,同样,尚未跌进深坑 而正处于跌入深坑的临界点,只不过沙图是阶段性运 动状态的“结果”图,逐步翻转的过程要看周图的细部 图示。其次,也都没有说“至石之半”才跌进深坑。沙 先生是说“深坑逐渐扩大,到了一定程度,石块失去平 衡而翻转过来,跌进坑内”;周先生是说“当冲坑发展 到足够大时,石块失去平衡,向前倾倒至冲坑中”,关 键都是深坑擴大至石块“失去平衡”。周图的第7图表 明,石块翻转至竖立时,深坑只要再扩大到足以使石 块失去平衡,就会跌“向”深坑,注意,还不是跌“进”深 坑,而到了沙图的阶段性状态“结果”图的中图时,表 明石块此时才是将跌“进”深坑,自然,深坑此时已扩 大至超过“至石之半”了。再次,石块后面的堆沙(为 什么会有这些堆积?后文再述)也有使石块翻转、跌 “向”、跌“进”深坑的助推力。从沙图的下图看,图中 堆沙缩小了,倾泻了一部分到坑中,表明有向前(向上 游)的作用力。从周图的过程图,尤其是第5到第7图 看,这个助推力则更明显,石块背后指向上游的反向 箭头不仅表明了石块在向上游翻转,且表明了逐步隆 起的沙堆指向上游的助推力。也许还有其他力和物 体运动的综合效应,如细沙的松动、滑动、流动。总 之,综合上述三点,不是机械的“至石之半”,石块才翻 转进深坑,而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石块逐步向上游 翻转,到了深坑扩大到使石块失去平衡,包括后面堆 沙的助力,石块于是跌“向”、跌“进”深坑(即周文较细 密表述的“向前倾倒至冲坑中”),加上堆沙也可能随 之一部分倾泻于坑中,也因此下陷的深度往往并非石 块底边之半,这样,露出沙面足以阻水冲沙的情况往 往可能不止二三次(见沙图下图),即使如周图第8 图,露出不多,但只要能阻水产生周文说的“回流”(注 意,不是纪昀说的“反激之力”,这后文再述),就有可 能重复上述现象,因而有沙先生说的“反复冲跌”,上 移的距离就可能多于“至石之半”仅达的一米或几米。 哪是否可以上移至“数里外”呢?这里,汤化文章又有 个极限推测:“换一种粗率的假设:石兽每前移100厘 米,它自身在‘坎穴'中只下陷1厘米”“即使石兽只要 露出泥沙就有‘反激之力'也就能始终‘匀速'前移并 下陷,那么只要前移100米,它也已经下陷1米,早已 被泥沙埋住(汤文假设的石兽高为80厘米),又如何能转出‘数里外'去?”汤文的驳难很有说服力,因为下陷 1厘米,表明这是很浅的沙坑,最多足以使80厘米高、 60厘米宽的石兽失去平衡而倾斜,而不至倾倒,即使 可能倾倒,重复一百次,也顶多前移 100米而远不到 1 里(500米)。即使石兽罕见至长、宽、高各3米,按比 例,至少也要有每次下陷3厘米的坑,那前移100次, 亦将下陷3米,被泥沙埋住,总前移也最多300米,亦 不到1里。理论上,石块越高大(比如数十米高)则前 移越远 ,但河床沙层也要越深厚(比如数百米),否则 翻转一次就触底了。数百米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 即使黄河在开封的悬河段,水平面到河床底部才 155 米。因此 ,比较可能的情况是 ,既非“至石之半”仅达 的几米,亦非100 米或300 米。到底多少米?沙先生 没有说,但却明确而严谨地指出:“石块掉入河中,有 逆水上移一定距离的可能,这是的确的。假如把这段 记事的情节,尤其各种数据,都信以为真,那是缺乏根 据的。”是“一定距离”而非“一点距离”,是“可能”而非 “必定”(为什么强调“可能”,后文再解释),这二者都 是“的确的”,很肯定 ,但纪昀说的“情节”(如“至石之 半”),“尤其各种数据”(如至石之“半”、“数里外”),不 能“都信以为真”,因为“缺乏(实验的、实践的、科学 的)根据”。至于周文说的“老河兵分析石兽在沙质河 床上的运动状态的文字尤为精彩和准确”,应是水利 史专家偏爱“史料”的溢美之词,因为其后关于试验的 图文表述 ,既无“至石之半”,亦无“数里之外”,更无 “反激之力”。

因此,沙先生说的,对纪昀“这段记事的情节”,不 能“都信以为真”,还包括很重要的一点,即不是纪昀 说的“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而 是沙先生表述的“靠近石块的上游,常冲成深坑”,或 周先生更细表述的“在石块上游底部产生回流 ,冲刷 底沙,形成冲坑。”近几年讨论《河中石兽》的,又仅汤 文对“反激之力”提出了质疑,并画了示意图(即图 1)。 汤文认为:“在河流中,这‘反激之力'正与其所来自的 水流正面冲力基本同步,甚至后者还大于前者,完全 能抵消‘反激之力'。(如图)因此,这个‘啮沙为坎穴' 是否真能发生,便大可怀疑。”网上有讨论者表述为: “上游来水,遇到稳定的石兽,会改变原先的水流方 向,一部分转向下的水流会冲击石兽迎水面下方的淤 泥(应为细沙或泥沙)。”用周文的話就是改变方向的 “回流”。或按物理学原理指出的,物体总是朝阻力较 小的方向运动,石块(含石兽,下同)和连续不断的上 游流水自然阻力较大,流水不能冲石,一部分可能腾 空而起形成浪花,一部分可能顺着石块两侧向下游流 去 ,另一部分可能转而向下冲击松散的、相对静止的 河沙,而不是另外产生什么逆流而上抗衡的“反激之 力”。因此 ,所谓“反激之力”正属于沙先生指出的不 可信的“情节”之列。而“回流”,只要有阻流之物,哪 怕像周图第8图露出不多,更不用说沙图下图露出很 多 ,就可能产生 ,“回流”不绝,锲而不舍 ,就可能挖出 深坑。[4]

冲起的河沙为什么会被搬到石块背面(下游面, 下同)堆积?沙图为顺坡形,没有展示其形成过程。 展示其形成过程的周图的纵剖面图表明,回流是沿着 石块底部将底沙冲至石块背面,逐渐累积、隆起,至第 7图时,也是顺坡形了;从平面图看,是分别从石块底 部的两侧冲至石块背后的,起初是沙唇状,越积越多, 沙唇完全闭合。至于冲来的底沙为何会在挨近石块 背部沉积?沙玉清《引论》§7-14 以及§6-8、§7-16 小 节有关内容指出:当来水中的含沙量大于不淤挟沙能 力(即能把河沙挟带走的能力)时,一部分过剩泥沙就 要淤积下来。不淤挟沙能力主要取决于水流流速,流 速越快,此能力越强,反之越小。由于受石块阻挡,石 块背面的水流流速变慢,越挨近石块越慢,越远越快, 直至恢复正常流速,也就是石块背面的不淤挟沙能力 起初突然变小,慢慢增大,直至恢复正常,与此同时 , 冲来的底沙使水流含沙量突然增大,大于突然变小的 不淤挟沙能力 ,过剩泥沙开始淤积 ,淤积量依挨近石 块的距离 ,越近越大 ,越远越小,直至消化尽过剩泥 沙 ,于是,石块背面堆积的底沙就呈现顺坡形了。还 有,上游的上层水面带来的河沙到达石块背面时,同 样可能发生上述的顺坡形沉积。那么,被回流冲起的 底沙,有无可能一部分“上浮”至上层水面呢?有可 能。沙书§4-1和§5-4小节指出,水流的运动主要是 两种基本形态:层流和紊流。层流是水流质点与附近 质点作平行运动,彼此不混乱,仅在水库等水中遇到。 紊流是水流、河流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它是水流质 点呈不规则运动,并且相互汆合(沙注:投物入水称汆 合),而成旋涡(指无数的小旋涡)。在通常情况下,由 于水和沙的交界面,流速梯度大,旋涡旋转剧烈,沙粒 就可能脱离河床,卷入旋涡,一旦卷入后,当这种旋涡 与上层旋涡相遇,就可以并成新的水团,这个水团再 与更上层的水团互相汆合,形成新的旋涡;这样反复 地交替传递,底部的泥沙也就有可能逐层向上移动 了。到了上层,流速梯度减小,旋涡旋转速度变缓,一 部分沉速较大的沙粒,势将逸出,回落而下,但总有一部分细沙进入上层水面。以上还只是沙先生《引论》 说的通常情况,而现在,受石块之阻的回流主动冲起 了大量底沙,而旋涡互相汆合的传递传送作用照样存 在,于是,深坑中被挖起的细沙,除大部分被流水带至 下游,一部分沿石块底部堆积至石块背面,另一部分 就可能被搬到上层水面,于是被水流裹挟,越过石块, 来到石块背面,接着发生如上所述的顺坡形沉积。

此外,上游的河沙会不会跟着流水“回填”到沙 坑,使沙坑随“挖”随“填”,无缘至“深”?不会。据沙 书§6-2小节介绍,沙质河床最底层的床沙是静止不动 的;之上一层称底沙,作着底的推移运动,包括滚动与 滑动,因摩擦阻力,运动速度远小于流水;再上一层称 跃沙(也可把其归入底沙,本段之前所称底沙,均含跃 沙),作短时间跃离然后又落回床面的跃移运动,速度 亦明显小于流水;再上称悬沙,悬浮在水流中随水流 运动的细沙细泥,速度与水流差不多。悬沙既悬浮水 中随水流动,自不会落入深坑。底沙(含跃沙)速度既 明显小于流水,亦自不会随上流之水赶来填坑。

石块逆水上移的关键是阻水回流,冲出深坑。这 不仅有前述的试验证实,亦有类似的自然现象。周魁 一的文章介绍了古人借此总结的“束水攻沙”的治淤 经验。明代官员万恭负责治黄期间,有位秀才向他建 议说:“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 北其堤,而南自深”,这就是河床某部位淤积了,可在 对应部位筑堤,挑动河流改变流态,冲向淤积地段,则 淤积可除。万恭十分赞赏,付之实践,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

讨论中,还有些似是而非或值得质疑的资料。如 有说河岸、山门崩塌,应是巨大洪水所致,石兽早被洪 水冲走了。但完全可能是另一种情况:河岸、山门年 久失修,河水长年浸淫,终于崩塌,石兽随之落水。又 有位教师做了个“实验”,找来块有点像石兽的砖头, 放在操场的沙堆上,用手模拟水冲激,掏空砖头底部 的沙子,掏到砖头底部一半时,砖头不是往前翻倒在 沙坑里,而是斜斜地滑了下去,再掏空砖头底部的沙 子,砖头还是向下滑。这位教师说他恍然大悟,石头 要翻倒在沙坑里,需要有一个从后面往前的推力,可 河中石兽》中不存在这样的推力,所以,石头不可能 往前翻倒在沙坑里。这个所谓的“实验”验证,显然违 背了“河中石兽”的现象是发生在动态河流中的,而非 陆地。水流、河沙、石块运动的复杂关系,我们前面已 经详细介绍了,何况这个后面的推力还真有呢(即堆 沙,虽然不是决定作用的)。再说,水槽模型试验是一 个专门的学问,有许多严格的条件,沙玉清的《引论》 有专章阐述,他留德学习的就是这个专业,随便用陆 地“实验”去代替,不说牛头不对马嘴,至少是不科学 的。网上还有人引述了一则几乎是现代版“河中石 兽”的趣闻。该资料出自学林出版社 1985 年版,作家 吴德锋的《博物记趣》。趣闻说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 有两块大石,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其中一块被炸 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十多年后,有人在十多里的上 游,发现了它,经核对,确是下游失踪的那块,且大石 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说这一自 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报道,并说 它“令人信服地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但网上又 有人质疑,这到底是“纪实”还是“记趣”?它上“游'” 时留下的沟,十多年还“明显”,按说十年流水冲刷,应 早把沟填平。这个怀疑有一定道理。第一,如前所 述,上移十多里即5000米以上,此巨石至少要50 米 高,底沙至少要数百米厚,这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同 一地质带相似的石头很多,除非晒出它十年前后的照 片、特殊印记,如在人力作用下曾缺掉一角,否则凭什 么认定十多里外的那块就是当年之石?第三,上年纪 的人都知道,《河中石兽》早广为人知。中华书局1962 年曾出版一套五册合订本的《中华活页文选》,其中第 三册就入选了《河中石兽》,在科学文化春天到来、渴 望读书求知的1979年,该套文选再版,在当时颇具影 响,许多人恐怕都读过。吴德锋1985年的《博物记趣》 明确提到了纪昀之作,也许,这不无“仿作”之疑吧。

当然,如果这则趣闻经得起检验,或者真有现代 版的“河中石兽”自然现象,那是最好不过的证据了。 没有,则科学实验及其科学原理的推理,也就是前文 介绍的沙、周两先生的图文表述以及沙玉清《引论》中 相关的专业性解释,也可说明纪昀所述的真假成分。 这就涉及沙先生表述中的“逆水上移一定距离是可能 的”中的“可能”两字。也就是说,这是水槽模型试验 得出的,自然界中河流和落石情况必须大体满足试验 的基本条件,这“逆水上移一定距离”才会发生,否则 就不会发生,或不完全发生,亦即只上移“一点距离” 而不是“一定距离”。比如应是细沙为主的沙质河床, 如果河床是卵石为主,回流就可能冲不动或冲不出深 坑;如果是半液体的淤泥为主,石块就可能如讲学家 说的慢慢下沉了(人教版练习中所附的黄河铁牛在原 地沉入河滩 ,当属这种现象)。又如 ,石块太小 ,水流 较急,可能早被流水冲走;太大如十几或数十米的巨 石,河床沙层也不厚,冲出的沙坑可能过浅而不足以使巨石失去平衡或只是倾斜或倾倒一次就触底了。 再如,该河流、河床都应是常态的,如是河床起伏过 大,流态变动不居,上述现象也难以发生。总之,1955 年的科学实验及其沙、周的专业性解释,说明了《河》 篇“逆水上移一定距离”现象的可能性和科学性,至少 我们从《河》篇看到,该河是沙质河床,石兽也应不大 不小;同时,也包含了文中“至石之半”“反激之力”“数 里外”(“尤其各种数据”)的不可“信以为真”。

就科学性而言,纪文可以修改得更严谨。如修改 为“水不能冲石,转而冲沙,……,至石不稳,……,果 得于上游处”。有人说,“数里外”等等是文学夸张,但 这首先是科学,要使人信服,否则就不会引来那么多 质疑。文学也必须有“真”的一面 ,情节可以虚构,逻 辑不能是假,小说的夸张与诗歌也不同。经典小说为 此反复修改的例子,举不胜举。《水浒传》定型前,流传 了数百年,修改了数百年,其 100 回繁本好于 115 回简 本,金圣叹的70回修改本,文字又好于100回繁本,鲁 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此有详细分析,故此才经得起 后人百般敲打。即使不能苛求古人,后人可以改,或 作出说明,至少应探讨其欠缺,否则反而可能对其科 学性一面也否定了。

最后,也是更重要的,沙玉清说:“假如把这段记 事的情节,……都信以为真,那是缺乏根据的。“记事的情节”显然主要指引出“河中石兽”现象的有趣故事 及其三人的对话,不能“都信以为真”的。这正是我们 要解读的更重要之点:《河中石兽》的文学性和虚 构性。

参考文献与注释:

  • 摘自沙玉清《泥沙运动学引论》,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年版。网上最初仅出现下述这段文字,但无结合课文的说明、 分析;近期有人又上传了二小节(少部分内容有关,但亦无结合 课文的说明、分析),該网为 tieba.baidu.com/p/5726306110- 百度贴吧,下文提到的网上资料均出自该网跟帖。拙文所引沙 著内容均直接引自沙著纸质版。后文提到的周魁一文章为拙 文首次引入。
  • 沙玉清、周魁一简介系笔者根据百度网整理。
  • 汤文初刊于福建师大《语文世界》(内刊)2011年第4 期,后刊于福建师大文学院《细读》(集刊)2019年第4期。与汤 先生的多次讨论,使本文研究走向深入,笔者告知找到相关试 验时,汤肯定了笔者的探讨,并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特向汤 化致谢。此外,知网中质疑《河》篇的刊物文章有五六篇,网上 的文字则很多,除后文有引用者,恕不一一列出。
  • 泥沙运动学的“回流”术语似与此不全同,也更复杂,但 我们只能按周文及其图示来简单理解。

(责任编辑:刘火苟)

猜你喜欢

深坑石块水流
神奇的水流
没有风
杨祖基
春水流
补缺口
绝境里也会有生机
果树深坑加盖施肥效果好
五个小段落组成的自传
参观神庙数年后,忽然忆起,急就
诡异的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