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原油储运过程中风险控制方法及主要途径

2020-05-28王英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储运原油风险

王英

摘 要:在我们日常的原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从地质勘探到油田开发、再到原油储运、销售等诸多环节,而原油的储运过程中,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故障,不但影响原油储运安全平稳运行,而且会对油田经济效益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本文着重从原油储运过程出发,详细分析原油输送储运过程各环节的安全风险,提出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方法,对现场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风险防控,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原油;储运;风险

0 引言

我国的原油储运行业经过几十年间的探索,在各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由于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所以对储运安全的要求极高,一个不慎就容易引发原油储运事故。根据原油储运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进行风险识别、分析之前,首先依据原油储运过程中的风险特点,将原油储运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为两大类:①原油储运场站的安全风险;②原油输送管道的安全风险。

文本分别以终端厂区的安全风险管理和厂区外输原油管道的安全风险管理为例,进行原油储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其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对于其他原油站库和管道具有借鉴和适用性。

1 原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1.1 厂区的风险安全识别

终端处理厂是整个油田储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着原油的收集、计量、脱水、加热、加压、外输任务。由于原油的易燃易爆特点,使厂内的诸多生产单元成为易燃易爆场所,因此,风险因素增加,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同时由于大量原油集中存储,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损失的代价将十分惨重,因此厂区的安全管理是原油储运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运用风险识别对原油处理厂的储运设施、处理设备等区域按其功能进行分区,可划分为9个功能单元:①热油转换区;②阀组间;③储油罐区;④脱水处理区;⑤外输泵房;⑥油品化验间;⑦锅炉间;⑧变电站;⑨消防系统。

这9个功能单元是原油处理厂储运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诸多安全风险可能诱发为事故的危险场所。

1.2 储运管道的风险因素识别

原油储运管道是联系石油生产与外输销售的中间纽带,有油田赖以生存的动脉,它具有管径大、输送距离长、工作压力高、常年连续运行,在安全风险上,与其他设施的风险因素相比,还具有隐蔽、单一、地形复杂等特殊性、而且输送的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流体,點长,线长,一处发生事故,就会波及全线,迫使外输泵停泵,严重时上游停产,正常的生产秩序被严重打乱。泄漏后会严重威胁周围环境的安全。通过分析,影响管道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①管道泄漏,其中包括管道腐蚀穿孔泄漏、管道焊缝破裂泄漏、阀门泄漏、管道断裂、管道人为破坏;②火灾爆炸在已投产的管道的施工作业中,如果作业措施不当,可能会导致原油管线的火灾爆炸;③原油管道设备故障如波纹管故障,管道阀门操作失灵是原油管道常见设备故障风险。

2 安全风险控制

在确定了原油储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了评估分析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依据前面的评估分析对于不同的风险制定出合理的控制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2.1 风险回避

指回避风险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且一旦风险发生损失巨大的风险。采取这种措施之前,必须对风险损失有正确的估量。这种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决策阶段。对于已建成的原油储运工艺,随着设施的建成投产和生产活动的进行,风险已经成为客观实在,要想彻底回避,只能使某个功能单元彻底停产,但这种决策方案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在原油储运的风险控制策略中,一般不采用风险回避的方法。

2.2 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有两条措施途径: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风险发张为事故尽量降低其损失。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措施是强化人的管理行为。降低风险发生事故损失需要有一定的物质作保证,例如,为了防止储油罐着火后火势的蔓延扩大,对油库配备了固定式消防系统。这种消防系统只能在油罐着火时才能技挥作用,平时只能消耗资源。同时要保证消防系统在油罐着火后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还必须加强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操作队伍作保证。

2.3 风险分散

对于高度集中,高危险性的风险,如果集中在一个部门进行管理,短时间内该管理部门可能给予高度重视,但久而久之,很可能产生麻痹大意。因此,将些危险程度高的风险交给若干个管理部门承担,可以化解风险的集中程度,当一个管理部门出现管理失控时,另一个部门还可以承担其相应的风险责任,同时也降低了风险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2.4 风险保留

这是与传统的安全风险管理思想有所区别的一种风险控制策略。传统的安全风险餐:理思想认为只要有风险存在,就必须设法去消除它,小允许风险有任何存在的余地,因而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治理每一种风险,最终经济承受能力受限,反而没有抓住治理的重点,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卜的无效。现代的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应该对风险实施分级控制,对于一部分发生概率低、危害程度偏小的风险是可以保留和承受的,与其投入资金治理相比宁可在管理措施已到位的前提下允许其事故发生。这丰要从安全经济的角度考虑。但对于保留的风险,并不等同于要听之代之和放任自流,管理上只是方法和手段不同而已。

3 原油储运过程安全风险预防主要途径探讨

3.1 加强设备检修

一般情况下,原油储运系统的规模都很大,其中涉及到的工艺、设备及相关参数等也很多,并且很多时候都是对新旧设备进行交叉使用,这些因素都给设备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若设备检修工作不过关,则很多设备隐患都无法被及时检测出来,从而很容易在实际储运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设备检修工作是必要的。原油储运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提高检修人员的知识和业务水平,以满足设备检修工作的需要;其次要不断完善检修制度,拓展多元化的检修手段,尤其要重视事前检测,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设备检修水平。

3.2 提升原油储运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而原油储运设备运行区域的环境也各有不同,所以原油储运管理工作应当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例如,有的油田区域存在高岩层、盐膏层等特殊的地表结构,而海洋原油又面临潮湿腐蚀和盐碱腐蚀,若没有使用匹配的储运设备,很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总而言之,要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来开展管理工作,才能够切实提高管理质量。

3.3 强化相关技术培训

技术是原油储运行业的核心力量,也是保证原油储运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提高了技术,才能够保障安全,减少事故。因此,原油储运企业应当要不断强化技术培训,用过硬的技术来确保原油储运安全。具体来说,一者要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预防静电危害,避免因静电引发的事故;二者要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及新型安装方法来解决接地问题,科学地检测电阻值,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安全隐患。技术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技术是在不断更新的,为此原油储运企业应当积极邀请相关专家给员工进行培训,将先进理论与实际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及总结实践经验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原油储运系统中的技术隐患,预防原油储运事故的发生。

4 结论与认识

有效抑制风险事故的发生,不仅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也是企业对与市场竞争和降低运营成本、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本文提出了原油储运安全风险控制策略应按不同的组织层次,分别实施的方案,在控制策略上,应以管理措施为主,物质措施为辅,实施能动的风险管理策略,来最大程度地降低原油储运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并总结了在应用过程中尚需改进的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关中原,高辉,贾秋菊.原油管道安全管理及相关技术现状[J].原油储运,2015,05:457-463.

猜你喜欢

储运原油风险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运用研究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油气储运工程实施中常见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我国原油进口数量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