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逸夫人走了,楼还在

2020-05-2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邵氏邵逸夫香港

他出生的时候,慈禧太后还活着;他念中学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107岁的传奇一生中,他历经清朝、北洋政府、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回归、世纪之交,活成了一个传说。他不仅是电影人、企业家,更是慈善家,将爱国与敬业书写到了极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逸夫楼”,遍布中国大地!

开篇 “赚了多少不是问题,捐了多少给国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是香港成就“东方好莱坞”的奠基人,被称作“亚洲娱乐教父”“香港电影大王”,他开创的影视企业被称作“邵氏电影王国”。一个邵氏,即一部香港电影史。

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邵逸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永不会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

邵逸夫一生以此自勉:他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在商场几度起落,曾被迫下南洋谋生路,亦曾被日本人逮捕,还差点儿葬身鱼腹;花甲之年始创“无线”(即TVB),主导了香港的电视行业,捧红了数以千计的明星……直到104岁才退休。

若止步于此,那他只是一个会挣钱的、敬业的普通企业家,或许有一段关于奋斗的传奇经历。但中国从不缺企业家,更不缺奋斗故事。无数的企业家埋没于历史里,再也不被人提起。凭什么邵逸夫能被历史铭记?

20世纪80年代曾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当时,邵氏电影《表错七日情》热映,有记者采访邵逸夫,问赚了多少利润,邵逸夫回答:“赚了多少不是问题,捐了多少给国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邵逸夫如是说,也如是做。2012年,有网友贴出图片: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的结果是近3万座,中国地图上密密麻麻全是红点。虽然邵逸夫一生中从未从事过教育工作,但他被许多网友亲切地称作“校长”。

为什么捐楼?邵逸夫的回答是:“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除了捐建“逸夫楼”,邵逸夫还有许多其他慈善之举:1977年,出资600万港元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1985年,出资1000万港元,协助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

曾有一名网友发微博称:“还记得四川地震时捐款的那一亿巨款给我的震撼!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邵逸夫这个名字,第一次知道有人做公益可以做到这个份儿上!”

邵逸夫爱国、敬业的精神,被誉为“香港精神”。他不是香港最富有的人,但却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之一。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勋爵,他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头衔第一人;1990年,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为他颁发大紫荆勋章……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辞世,享年107岁。习近平总书记在唁电中指出:“邵逸夫先生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祉,慷慨捐赠,惠及多方。其爱国之情,其为国之志,人们将铭记在心。”

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邵逸夫。邵逸夫的一生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参透学习的地方,他的百年传奇经历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个时代过去了,但这本书不会过时。他身上那种爱国、敬业的精神,值得每一代人尊敬和学习。★

上半场:邵氏,一部香港影视史

21岁闯南洋,35岁拍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60岁创立TVB,70岁仍每天工作16个小时,104岁退休。他活了107岁,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步入21世纪,活成了一个传说。

“邵氏四杰”,绝不做第二

1907年11月19日,邵逸夫出生于浙江宁波,在家中排行老六,后来香港人尊称他为“六叔”,就是由此而来。按照族谱,邵逸夫是“仁”字辈,兄弟的名字都带一个“木”字,比如大哥邵仁杰、二哥邵仁棣、三哥邵仁枚。邵逸夫原名叫“邵仁楞”,后来感觉有失文雅,自号“逸夫”。邵逸夫与这三位哥哥合称“邵氏四杰”。

“邵氏四杰”的父亲邵玉轩,18岁从偏远落后的宁波老家到上海出售邵家自己研制的漂染颜料时,就萌生了遨游四海的雄心。十多年后,他背离了家人希望他留在老家安分守摊的愿望,再次来到上海,成立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他不仅经营有方,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20世纪初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

1920年,邵玉轩病逝于上海,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廷闿等晚清和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其影响可见一斑。虽然邵玉轩很早就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商业雄心、经营头脑及爱国热情,深深地影响了邵氏兄弟。

邵氏兄弟没有固守老本,而是根据喜好及当时电影市场的时代机遇,另辟蹊径。1925年,他们投入全部家当,创立“天一影片公司”(以下简称“天一”),在开业典礼上,大哥邵仁杰向所有来宾大声宣布:“我的影片公司取名为‘天一,就是要敢为天下先,争做天下第一,绝不做第二!”

邵氏兄弟聯手上阵,大哥任总经理兼导演、二哥任会计兼编剧,三哥任发行部经理。此时的六弟邵逸夫还是一名中学生,但是家庭的氛围让他早早迷恋上了电影,而且在电影技术方面几乎一学就会、无师自通。由于公司刚开业,人手不够,邵逸夫便在课余时间兼职,做最辛苦的活,没有任何特权。两年下来,他几乎干遍了“天一”所有部门的工作,从普通员工干起,后勤、打杂、放映、摄影乃至发行,干一样行一样,样样都很出色。他成了邵家的后起之秀。

“六合围剿”,分兵南洋

从1927年开始,越做越大的“天一”遭遇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场大规模商战——“六合围剿”:当时“明星”“大中华百合”等六家电影公司联合组成“六合影片营业公司”,制定霸王条款,欲封杀“天一”。“天一”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一天,大哥邵仁杰将弟弟们召集起来,商量对策。最后得出一个结果:分兵南洋(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这种选择是基于深层考虑的:第一,摆脱“六合围剿”;第二,南洋已由早期闯南洋的华人打下了商业基础;第三,国内战火一旦蔓延到上海,南洋是唯一的出路。

1958年,邵氏出品由李翰祥导演的《貂蝉》,立即在全香港引起“地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李翰祥后来回忆:

邵氏公司当时没有服装间,没有道具间。《貂蝉》之前全是包给别人,道具包给一个叫林华山的,服装是包给另一个人……我那时很受气,拍《江山美人》,我做了很多柜子、椅子,全给了林华山,服装也是。钱是我们出的,可是最后都给了他们。有一天我问邵逸夫:“你是独立制片,还是一个拍片的公司?”他说:“当然是拍片的公司,我们是大公司!”我说:“你大公司服装间也没有,道具间也没有,都包给别人!”他说:“对!好!此后听李先生的,咱们搞服装间、道具间。”所以邵氏的服装间、道具间全是由我开始……

除了发掘和重用人才,邵逸夫还积极“造星”。1959年,他参加了该届“香港小姐选美”的筹划活动。1961年,邵氏开香港电影人才培养之先河,邵氏南国实验剧团成立。1964年,邵逸夫创办邵氏南国电影训练班,培养出一大批香港娱乐界的风云人物、大牌明星,有很多至今仍然是香港娱乐界的中坚力量。

彪悍之人皆有一张惊人的“作息时间表”

1964年,苦斗已久的香港娱乐业“两巨头”电懋和邵氏终于握手言和。正当他们要在香港携手共创一片新天地时,同年6月20日,电懋总裁陆运涛夫妇在台湾坠机,不幸罹难。电懋从此一蹶不振。按理说邵逸夫应该松了一口气,因为邵氏从此可以说是香港的一枝独秀。但他却十分沉痛地说:“我失去了对手,今后无人竞争,进步也很有限了。”

正是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邵逸夫从不掉以轻心。1966年11月14日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曾介绍过邵逸夫的作息时间:

邵逸夫每天早晨6点钟便起床,早餐吃得很少,通常是进些面类,或饮些茶,然后打太极拳,接着沐浴更衣,读一两部剧本后,就坐劳斯莱斯直驱影城。

在九龙清水湾道转一转,大概五分钟就可以到达影城,那时大概只有早上8点钟。接着巡视各摄影场到大约9点15分左右,然后他整个早上的时间,便用来看影片,包括对手拍的电影,和昨天刚刚拍好的样片。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他就读剧本,一直到中午。

担任制片经理的邹文怀说,他的老板邵逸夫,时常向编剧提意见,也常常向导演和演员们提示,如何把一场戏拍得更好和更生动。

邵逸夫通常回住宅吃午餐,午餐时间很短,然后一定午睡半个小时左右。醒来再回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黄昏。除星期日外,他的工作表都是周而复始,坐镇办公室。遇到星期例假时,他会看别人拍的影片。下午才到上海澡堂休息,借以调剂一周来的紧张,放松一下精神。

这是邵逸夫59岁时的生活的梗概。著名導演张彻曾动容地回忆:“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他坐的是名贵豪华的劳斯莱斯车,车里有酒吧,他改装成小型办公桌,连途中的时间都不浪费!”

邵逸夫干的是娱乐业,但他说自己没什么娱乐活动,因为工作对邵逸夫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是“嗜好”。曾有人问他“生命中什么最重要”,邵逸夫回答“工作”;“第二重要呢?”“还是工作。”

花甲之年再战,TVB诞生

随着电视的普及,邵逸夫看到了新娱乐时代的来临。1965年,他和朋友联手创办了香港电视广播公司,即大名鼎鼎的无线电视台(简称TVB)。1967年11月19日,邵逸夫的60岁生日这天,TVB正式开播。

20世纪70年代初,在邵逸夫的推动下,“无线艺员培训班”成立,该班后被誉为“港星的摇篮”;此外,他还一手打造了“港姐”选举活动,至今仍是每年的一大看点。那个年代,电视在内地还算不上普及,因此经常出现左邻右舍提前占座等开播,甚至几百人围着大院,一边翘首以盼、一边讨论剧情的场景。郭靖在残血夕阳下的弯弓搭箭,让一代青少年萌生了武侠梦;“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一响起,几乎人人都能接着吟唱几句。

正当TVB蓬勃发展之时,内部发生了剧变。1980年,董事局主席利孝和突然病逝,TVB群龙无首。紧要关头,邵逸夫挺身而出,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接任了董事局主席一职,成为TVB的领航人。此时,劲敌丽的电视(亚视的前身)趁火打劫,掀起一轮轮收视大战,欲将立足未稳的邵逸夫和他的TVB“生擒活捉”。邵逸夫集中力量排兵布阵,有条不紊地将其麾下的明星和香港艺术界精英集中到一起,力阻敌人的强大攻势,同时在电视业务方面锐意革新,最终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此后,TVB节目制作始终先人一步,昂首阔步地走在华人电视业的前列。

1987年,邵氏宣布,停止所有电影的制作,把全部精力倾注于电视。在人们惊诧的目光中,邵逸夫淡出影坛,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入主TVB时,邵逸夫已经73岁,进入古稀高龄,他却开辟了生机勃勃的新领地。1985年,有记者询问TVB保持不败的秘密,邵逸夫回答了三个字:“跟潮流。”

邵逸夫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像女士们的打扮,有一段时间大家都穿细高跟鞋,你就会觉得细高跟很好看。这时候,如果有个女士穿粗高跟鞋,你就会觉得她跟不上潮流,打扮落后,一点没有美感……这种美与丑的比较,主要是合时不合时的问题。”百年来,邵氏娱乐王国在不断地求变,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上海到南洋再到香港,从影院到无线电视,包括TVB的经久不衰,很重要的一原因就是紧跟时代潮流,正应了邵逸夫的那句“合时”。

2011年,邵逸夫104岁时,正式宣布卸任TVB董事局主席,比一般人的退休年龄几乎晚了半个世纪。邵逸夫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其职业生涯达80年以上。

中场:从吝啬财主到大慈善家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邵逸夫给人的印象还是一位吝啬财主、小气的大东家。他的抠门在圈内出了名,还曾闹过笑话。是什么促成了他的转变,让他意识到“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

错失李小龙

在营商方面,邵逸夫与大多数香港老板并无差别,对经营成本的把控极为悭吝,甚至锱铢必较。他的抠门在圈内出了名。一次,一名副导演干完工作后,按约定应领取一千元酬劳,邵逸夫不淡定了,想讨价还价,让会计部和这名副导演再商量一下,能否打点儿折扣,结果惹怒这名副导演,他当场撕掉支票,撂下一句话:“邵老板多这一千元也富不了多少,我少这一千元也穷不到哪去!”

正是这种小手笔做派,让邵逸夫丧失了很多大手笔挣钱的机会,最失算的当数错失李小龙——这位后来被誉为“功夫皇帝”的国际巨星。香港民间曾流行一句话:第一毛泽东,第二李小龙。因为就是这两个华人,让世界从心底里服气。毛泽东靠的是横扫千军的气魄和战略,而李小龙靠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拳脚功夫。毛泽东晚年爱看电影,最喜欢看李小龙主演的港片。他看到李小龙表演的精湛的中国功夫和代表的嫉恶如仇、惩恶扬善、威武不屈的形象,非常高兴,一边看还一边鼓掌:“功夫好!打得好!”

当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龙毛遂自荐到邵氏,片酬要价1万美金,邵逸夫断然拒绝,并将价码压至2500美金,导致李小龙转投竞争对手嘉禾的怀抱。后来,在李小龙依靠《猛龙过江》红遍世界的时候,邵逸夫希望挽回,他约谈李小龙,提高片酬。但是,嘉禾随即给出了更大的合同,邵逸夫没有选择继续竞争,于是,最有影响力的功夫巨星和最有影响力的功夫片老板,就此背道而驰。

10港元与500港元的笑谈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邵逸夫给人的印象还是一位吝啬财主、小气的大东家。

有一次,一名剧务要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给片场工作人员,却遭到邵逸夫的拒绝,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只需一毛钱。结果,出外景的工作人员因没有早餐吃而闹罢工,邵氏为此损失了近万元。事后,邵逸夫的妻子戏谑地告诉公司同仁:“他可省了十元。”

1980年8月,香港《南北极》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披露十年前发生在香港的一则笑谈:1970年,一家养老院的老人每天都能看见一辆劳斯莱斯豪车从门口经过,车的主人正是时年63岁的邵逸夫。这情形刺激了院内一位约莫同龄的贫苦老人,他贸然写信给邵逸夫,请邵逸夫行善施德。此时邵逸夫在感情上对这种事还是冷漠的,不太关心。不久,养老院收到了邵逸夫寄来的一张支票,但打开一看,金额仅仅只有500港元。养老院随即将这张支票退还给了邵逸夫,邵逸夫很尴尬,还因此被笑话了很久。

两个儿子相继被绑架

毫无疑问,邵逸夫是一名成功的励志商人,能吃苦,做事勤勉,精通业务,市场敏锐度极强。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件事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一早就来,很晚很晚才下班。”但一路还算顺利的邵逸夫,在两个儿子相继被绑架之后,遇到了人生瓶颈。

1964年,邵逸夫的长子邵维明在新加坡住所附近被绑架。邵逸夫接到绑匪电话时,正在看样片,他只问绑匪,自己的儿子有没有受伤、这件事是否可以用钱来解决。当他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便挂了电话,继续看样片。当时的工作人员震惊地看着邵逸夫,狐疑地问:“不需要暂停影片吗?”没想到邵逸夫说:“孩子没受伤,说明绑匪的目的只是钱。既然用钱就可以解决,就说明,这不是大问题。”

虽然事情得以圆满解决,但人们不禁觉得邵逸夫太“狠”。不久后,又发生次子邵维钟被绑架的事件。1971年,邵维钟在家门口被掳走,后来他成功地从绑匪的车厢逃脱,侥幸地躲过一难,有惊无险。

一个人的很多看法,总是在遭遇生死的挑战时才会改变。接连发生两起绑架事件,讓邵逸夫隐隐感到不安。他开始意识到,有钱不一定是好事,钱能带来福,也能招致祸,而树大招风的邵氏早已树敌不少……

人走了,带不走世间的一片砖瓦,一根针,那么,该留下什么呢?

1972年,是邵逸夫从事慈善事业的转折点。这一年,邵逸夫66岁(虚岁),按照迷信说法:“人活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块肉。”再加上排行第六,邵逸夫感到十分焦虑,请好友帮他想办法消灾解难。好友李迪告诉他:“做事业的人,争强好胜没什么不妥。商场如战场,同对手讲仁慈不得仁慈,但你在别的地方可以大讲仁慈。”这番话让邵逸夫陷入沉思:“一个人做善事,活得痛快,自然就会长寿。”此时的邵逸夫,对慈善的理解还只局限为破财消灾和长寿。

1983年,邵逸夫的三哥邵任枚中风昏迷,成了植物人,只能靠药物维持生命。此番情景,深深地触动了邵逸夫,他感叹人生匆匆,天命无情,钱财只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1985年,三哥病逝,人亡如灯灭。回首邵氏兄弟一起打拼天下的岁月,如今,邵逸夫看到了财富与人生的无奈背离。人走了,却带不走世间的一片砖瓦,一根针,那么,该留下什么呢?

三哥邵任枚曾于1957年成立邵氏基金会,捐钱赈灾、敬老恤贫,并因此获得了马来西亚元首赐颁的拿督勋衔,但邵仁枚在民间的口碑却不怎么样:死抠。邵逸夫的内心起了变化,他不想步三哥的后尘,而是决心做慈善的同时,将钱用在刀刃上,做真正有益于民生的实事。

1985年1月,卲任枚去世前两个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会的名义直接捐出1.06亿港元,捐给香港的大学和医院,还有澳门、台湾的大学等。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应用回到民众。”邵逸夫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进入20世纪90年代,香港媒体不再对邵逸夫的捐赠行为褒贬参半,而是一致高度评价,称其为香港富豪的“道德标杆”。假如止步于此,邵逸夫将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德标杆”。这时,他还未完成从道德到责任的转变。

下半场: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武侠巨擘金庸的小说里有一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香港虽是弹丸之地,却总不乏传承中华“仁、义、礼、智、信”之文化的侠义人物。晚年的邵逸夫,爱国爱民,正是这种“侠之大者”的典型。

随着内地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邓小平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之后,邵逸夫与众多宁波人士一样,因浓烈的爱国怀乡之情,积极地投身于支援内地的建设之中。

自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目光和大笔善款投向祖国内地,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港元。中国教育部官网2014年1月7日的消息显示,自1985年起,邵逸夫通过基金会,连年向内地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赠款金额已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此外,他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港元。

邵氏基金会对外捐赠的两大原则为:中国内地和教育事业。正如邵逸夫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从企业家发展企业靠人才,到国家振兴靠人才,邵逸夫完成了从“挣钱的人”到“建设祖国的人”的转变,也完成了从道德到责任的嬗变。

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1985年,邵逸夫捐赠1000万港币给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工程,为当时的壁画安上了玻璃屏风。敦煌研究员为感谢他的善举,特立碑予以纪念。1996年,文化人王重光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捐赠纪念碑中,当时唯有邵逸夫是炎黄子孙,此番情景令人感慨万千。

邵逸夫做慈善,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有一套自己的运作程序。他曾感叹:人说赚钱难,但有了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那才是最难的事!他有两点明确的要求:第一,钱一定要直接用于教育、科研……第二,要求把好质量关。捐钱之后,他一定会问善款的用途,同时与政府合作出资,这样更有利于把事情做好。建设诸多学校,也是以大陆的配套设施为前提条件,引导政府资源往教育上倾斜,而不是一味地盲目“撒钱”。国学大师启功曾开过邵逸夫的玩笑:“他又不是全款捐建,依我看呀,捐款捐一半,署名也该署一半,不应该叫‘逸夫楼,应该叫‘兔大楼!”

有网友指出,邵逸夫虽然大量参与慈善和社会公益,但所捐的教育项目和学校,几乎不曾卷入争议。这正是源于邵氏基金会规范的运作和管理——邵氏基金会所建立起来的与官方合作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慈善效益,产生最大化的社会效益,更为慈善界树立了一座丰碑,值得所有公益机构学习!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寿107岁。在他辞世的第二天,国内某知名网站发起一份关于“提起邵逸夫,你首先联想到什么?”的调查活动,结果显示,2.5%的人选择“武侠电影”,6.4%的人选择“香港影视大亨”,8.2%的人选择“TVB电视剧”,而选择“逸夫楼”的人超过了81%!

网上曾有一篇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邵逸夫》的纪念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富人百年之后……邵逸夫留下的是善,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逸夫学校和教学楼。邵老先生走了,全国各地逸夫楼的阶梯总和,足够您登上天堂——无论天堂有多高。”实干不仅兴邦,而且也会留下足以传承后世的精神力量。

一位网友则如此总结邵逸夫的辞别:人走了,楼还在。★

(责编/陈小婷 责校/袁栋梁 来源/《传奇邵逸夫》,何南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品人生:邵逸夫——中華首善的百年传奇》,任芳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邵逸夫安详离世 享年107岁》,辛闻/文,人民网2014年1月7日)

邵逸夫大事年表

190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1925年:在邵氏兄弟的影片公司打杂。

1928年:赴南洋协助三哥开创南洋电影市场。

1930年:参与创立“邵氏兄弟公司”。

1932年:参与拍摄和发行的电影《白金龙》上映,该片成为中国第一部自行摄制发行的有声电影。

1957年:重回香港,兴建邵氏影城。

1958年:创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任总裁。

1965年:和朋友联手创立TVB

1973年:以个人财产成立邵氏基金,每年拨款给各大慈善机构。

1980年:任TVB董事局主席。

1985年起:开始向内地捐款。

1986年:捐出1.2亿港元,给香港的两家大学、一家医院。

1987年5月:宣布停止生产电影。

1990年:他的名字被中国政府用来命名2899号行星。

1998年:获颁大紫荆勋章。

1999年:捐出2500万港币,援助台湾“9·21”大地震灾民。

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援助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2008年:捐出1亿港元,援助“5·12”汶川大地震灾区。

2009年:捐出1亿新台币,援助台湾水灾灾区。

2011年:正式退休。

2013年:捐出1亿港元,援助四川雅安地震灾区。

2014年1月7日6时55分: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猜你喜欢

邵氏邵逸夫香港
灌水取球
香港ifc商场
邵逸夫 长寿三大法宝
香港
邵逸夫:多情人不老
“邵氏”复拍,借电视剧人气
邵逸夫的养生经
邵氏影城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