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微知著,培养能力

2020-05-28叶人奇陈劼娟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材插图适用性

叶人奇 陈劼娟

摘要:新教材插图的变化和理念,启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更灵活地使用插图,既要明确编者意图与插图特性,又要站在儿童立场,用儿童的眼睛去审视,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只有用心选择、精心设计、灵活使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插图”的使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材插图;适用性;启迪思辨

“统编版”教材选用原“人教版”教材的部分文本时,在使用插图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其主要做法是删、改、补、创等。“删”,即删除了原来(人教版)的插图,或剔除其部分的图画,如二年级上册的《玲玲的画》删掉了原图,三年级上册的《灰雀》、四年级上册的《麻雀》都删掉了原来的主图;“改”,即大致保留原图的创作风格或情境,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改动,如二年级下册的《不懂就问》;“补”或“添”,即原来已经有插图了,又做了补充,如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创”或“换”,即原来没有插图的课文插进新的图画,有的则以新的插图替换了原图,如三年级下册的《童年水墨画》、六年上册的《穷人》。相同的文本,编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手术”呢?这其中的用意是什么?我们课题组通过比较研究,认为编者这样修改的主要意图是为了强化插图与文本融合的紧密性,突出新教材插图的独特性。

1.突出儿童性,弱化情境性。重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插图聚焦事物重点、矛盾冲突点,以此引发儿童好奇心,削弱、模糊甚至剔除其他分散儿童观察事物的注意力的环境因素,使插图更简洁、重点更突出。

2.突出启发性,弱化完整性。新教材文本的插图更注重启迪思维的功能,而不求画作的完整。如《巨人花园》新插图中的巨人只有两只脚,摒弃了原图“巨人形象一览无余,显得更加完整”的插图方法,那种先入为主的插图样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3.突出适用性,弱化装饰性。教材删除了一些制作精美、画面结构较为复杂、装饰性强的插画,而注重适合学生的使用价值的开发,使学生在读文本时便于借图明义、看图生疑、借图联想、用图表达等,使简单易懂的插图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

一、删繁就简,充分想象

月满则亏,图满则损。优秀的插图,其作用、价值应贵在画龙点睛。明明白白的文章也用插图来“解说”,就有堆砌或喧宾夺主之感,还有意象的“先入为主”之嫌。更不可以次充好,否则就是对小读者阅读权益的侵害。因此,无论是插图创作,还是教学创新,态度都要精益求精。

在课文的插图中,尤其是低年级结构相似或者相同的课文,插图一一呈现,也许是画者为了儿童的理解,亦或是为了整齐装饰,不分难易、不分轻重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有的插图模式化地再现,触摸不到插画主体的情感,缺乏审慎态度。这样的插图,浅白无味,不仅冲淡文字之美,也限制了孩子想象的空间。教师在使用这样的插图时就要删繁就简,即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有的放矢,精心选择,巧妙引用。如一年级课文《四季》一共四幅图,教学时,可精选第二幅图,重点借助第二幅图拟人化的方法,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化静态为动态的角色演绎——朗读、对话、想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主动性,联系实际,以图为媒,再现他们眼里四季的诗意童话世界。

二、遴优补次,启迪思辨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对教师的文本语言、插图解读能力,以及发掘和选择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能力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插图作为教学资源,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甄别,还要选择优秀的代替浅薄的、平淡的,灵活使用。如《大象的耳朵》一文,其插图只是单一地罗列几个出场的动物,对二年级儿童显然没有多大意义可言,难道他们不认识兔子、大象、老鼠等动物吗?显然这样的插图是草率的,没有凸显本文的难点、重点情境。

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恰当地提出关键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探究求证。因此,在教学时,我查阅了作者的童话集中的《大象的耳朵》,发现这幅插图要比课文中的高明,用剪纸似的手法创作黑白的装饰画,初看大象样子有点怪,细看原来耳朵是用竹枝撑起来的。用这样的插图导入新课,图中的大象滑稽可笑的样子就能轻而易举地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发现了这只大象与日常所见的迥然不同之处,产生疑问:这只大象为什么要用竹子撑起自己的耳朵?它是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的?竖起耳朵给它带来什么好处(感受)?教学顺水推舟地引导学生探究式阅读的兴致,培养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选择这幅图弥补教材插图的不足。

三、鉴伪求真,实践探究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传统课文,此文之所以多次入选各版本的教材,其原因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懂得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等等。然而这一高含金量的文本,无论是课文还是插图,都存在与事实不符的失误。“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句子的描述是不够严谨的,葫芦的雄性花朵比雌性花朵谢得快,小葫芦是随着雌花的生长而生长的,它是花蕾时就有微小的葫芦了,直到葫芦渐渐长大,花才渐渐枯萎,直至葫芦成熟还留着黑色的花的萎痕。其实黄瓜、南瓜、丝瓜等蔬果都是如此,而并不是“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这样的描述让人产生误解,以为葫芦也如同桔子、梨等水果一样,花谢了后才长出来的。插图也自然就存在这样的失误了,小葫芦都是没有带着花的,满地的也都是“成熟”的小葫芦。故事固然可以虚构,但是生活的、科学的真实不容偏离。虽然这点瑕疵不足以阻碍人们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但是本文给儿童渗透的是科学性的哲理,就更应该严谨。面对这样的插图,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呢?我们把这样的缺陷作为生成育人的契机,训练和培养儿童求真务实的科学思维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真知源于生活,真理只能依靠实践来检验。因此,在本课教学前或教学后,教师可直接指出文中存在错误,讓儿童真实探究葫芦生长的“真相”,引导他们种植葫芦或观察身边葫芦生长的过程,去发现文中的“问题”,要求儿童采用生活中葫芦真实的生长过程图片,以及观察、调查等实践的记录,用批判性思维来求证课文的问题。儿童有了种植或观察真实的葫芦生长过程,也就不难认识绿叶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的生长都有自己的规律。对比文本种葫芦人的做法,学生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的道理。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也启迪儿童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不能迷信权威、凭空想象,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实事求是。

四、因无生有,创生表达

教材中不少文本没有插图,甚至原来有插图的文章,现在不用插图了,这给我们阅读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读文生境,在无图的文中生出图的情境来。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其一,借用原图,但要思考编者不用此图的原因所在,谨慎使用。如《揠苗助长》一文,图中“旱地”“蹲着拔——坐坏禾苗”等可能引发误解或不必要的争议。其二,就是尝试让学生给课文画(话)插图。仍以《揠苗助长》一课为例,教师可启发学生采用漫画风格画插图,引导学生抓住“苗”的关键意象给课文绘制插图。一位学生画出了富有个性的漫画式的插图:奄奄一息的一片禾苗中,一棵禾苗与众不同——被拔高、断根,意思是“拔”惹的祸导致整片禾苗遭殃;有几棵幸存的禾苗看到自己的同伴长高了,说:“不要拔我,我自己会长!”…… 这种内化理解的画图表达,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给人以启迪。

总之,插图的使用因人而异,方式方法也不同。但其本质只是一种手段,一个教学的资源点、切入点、训练点。使用插图贵在实,基于训练学生能力;活在新,创新视角,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实现插图的使用价值。

(本文系课题“小学语文新教材(统编版)创新使用微格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二,课题编号:GZS180233)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教材插图适用性
4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CLDAS土壤湿度产品适用性评估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结构化数据适用性研究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结构化数据适用性研究
某门头桁架YJK和Midas整体分析及简化设计法的适用性探讨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的有效性
巧用教材插图,打造高效课堂
小议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深入挖掘,让教材插图更具语言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