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研

2020-05-28李芳芳

读天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课堂应用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数学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也是思维性要求很高的学习,小学数学更多地介绍基礎性的数学知识,尤其是数学常识。其中也还包括一些基础性的数学基础逻辑以及数学基础思维方式。因此在强化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脉络体系的同时,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数学思维逻辑关键点的熟悉与掌握,另一方面实现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多样化与立体化,对此老师应该全面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让学生在团体学习中迅速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相关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在这样的要求背景下,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协作能力,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 合作学习法的内涵

合作学习法是指将学生依据学习成绩、性别、性格、座位远近等一系列因素有机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师布置任务对相关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2~6人为宜,研究表明,如若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多于6人,会造成一定的“人员浪费”,会让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插不上话,无法发挥预期合作学习成效。

二、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较低

小学生们,大多处于12岁以下的年纪,无论是知识积淀还是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对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畏难情绪,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如果没有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势必会导致小组成员实现两极化发展,加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二)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小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并未注重其内在价值和意义。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后,经由小组讨论后给出答题思路和意见,过分看重最终的答题结果,忽视了学生小组的内部讨论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忽视对整体教学气氛的构建,促使学生只是在简单的“提问———讨论———回答”模式下不断循环,久而久之就会显得单调乏味。这种缺乏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缺乏科学的互动、学习重心单一,这将大大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科学分组,角色分工

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前提。为提升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成效,数学教师需根据学情及班里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性格等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对于简单合作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小组人员2~3人即可。随着合作学习任务难度的不断加大,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人数可适当增加,但最多不应超过6人。确定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后,还需确定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具体角色分工。如小组长、发言员、记录员等。有了明确分工后,合作学习便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最好选择课前进行。除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外,也可让学生自由分组。学生自由分组主要以座位远近为重要决定因素,由于座位较近,也便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在具体的小组成员角色分工方面,可以由小学数学教师指定,也可由各小组成员共同选举推荐完成。

(二)布置任务,有效指导

合作学习围绕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开展。为提升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成效,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时应反复斟酌。争取让设计的合作学习任务难易适中,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执教“有余数的除法”时,数学教师讲授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后,布置这样一个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有5个桃子,每两个桃子装成一盘,能装几盘?还剩多少个桃子?有7个桃子,每两个桃子装成一盘,能装几盘?还剩多少个桃子?该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虽然不难,但却需要经历一定操作过程。在同学们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有同学开始犯难,这里并没有桃子和盘子啊?我们究竟如何分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说道“你们完全可用身边现有的物品来替代桃子和盘子。”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所有小组同学最终相继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小学数学教师科学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布置完合作学习任务后,应在教室内积极走动,观察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表现,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同学们克服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三)成果呈现,科学评价

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数学教师应安排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积极呈现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这也是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一环。仍接上述案例进行论述,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数学教师说道“刚才各小组同学已相继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接下来,请各小组同学推选出一名代表将本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及结果呈现出来。”此话一出,各小组同学立即行动起来,并积极呈现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有5个桃子,每两个桃子装成一盘,能装2盘,还剩1个桃子。有7个桃子,每两个桃子装成一盘,能装3盘,还剩1个桃子。

做完上述教学工作后,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对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实施科学评价。可对整个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可对合作学习小组具体成员的合作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四、 结语

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法,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单调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潘中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6(16).

[2]黎金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分析[J].教育科学,2016(6):60.

作者简介:

李芳芳,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葛渔城镇西街小学。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法课堂应用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图式理论+合作学习法”教学模式在日语泛读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