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2020-05-28陈定会

读天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发展理念,在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灵敏度,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去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主,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

一、 引言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复杂性、逻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逻辑推理、思维分析、运算操作等探究实践活动。学生一定要在自主学习的条件下亲身感知、实践、思辨才能真正地体会数学的逻辑性,并逐渐掌握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技巧。素质教育更是证实了学生实践操作的重要意义,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探究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探究教学对学生今后学习、发展的重要影响及意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 坚持情感培养为先,创设能动探究的良好氛围

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就当下的教育情况来看,很多小学生在面对数学探究活动以及数学解析任务的时候,往往表现的过于被动,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原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忽略了对小学生的能动情感引导。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容易受到自身内在的情感制约和影响。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发育特点去设计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情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喜好及年龄特点,找出能够激发小学生探究情感的着力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教师要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尽量选用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中的案例向学生进行问题设置及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的意义。提高从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获取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主动做到对数学的探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个知识点时,为了提高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深刻性,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场景向学生展示,如工人师傅搭建的钢铁架。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可以提问“工人师傅如何才能用7、8、15三根钢管搭建一个完整的三角框架?”让学生根据场景现状,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索,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 坚持学生探究为主,提供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

教师在进行一切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都要考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当前很多教师存在的问题是,将探究内容与任务过多的承担到自己的身上,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通过实践操作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没有真正融入教学之中,面对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一知半解。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根据教学内容自行动手操作、分析,逐步深入对问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究的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任务和活动,教师可以借助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的卡纸及剪刀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简拼为全新的长方形,让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组内讨论。学生通过探讨能够发现剪切前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与剪切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是相等的。最后,教师根据这一情况做出教学总结,帮助学生了解图形之间的变换规律以及相似性,然后学生便可以根据教师的指点进行对所学内容的数学分析。通过整个流程的探究,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锻炼了大脑思维能力,实现了探究技能的提升。

四、 坚持教师指点为辅,强化指导点评的教学实践

在小学探究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正确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质量的高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教师要在学生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思路和想法,并给出正确的引导。当学生探究方向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扭转探究方向,及时解答学生在动手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探究的情况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适当地做出教学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帮助学生明确复习方向。教师要提高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从而推动小学生高效深入地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教学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利用探究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自由、开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任意驰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焕有.浅议积极课堂环境中教师的引导作用[J].洛阳大学学报,2014(1).

[2]范春林,董奇.探究型课堂教学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15(8).

作者简介:

陈定会,四川省德阳市,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师古小学。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