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流行语

2020-05-28李莎莎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话语权时代

李莎莎

摘    要:简短形象、别致活泼的网络流行语在网络语言中独树一帜,为网友们的沟通交流增添乐趣,变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本文主要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现状等方面,分析其时效性、创造性、宣泄性等特点,解答网络流行语为何能快速传播,以及其背后存在的问题等。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为切入点,旨在探索如何净化网络空间、提高网民修养、共建网络文明新风尚。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数字原住民;话语权;时代

一、网络语言衍生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作为网民在网络中交流的工具,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基础。它产生于网络,将现实生活中的词汇改编创造,通过形象生动的形式,让草根阶级在获得与精英阶层同等话语权的过程中渗透传播到现实生活中。

在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中,有以下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郑丹娘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流行的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人在聊天时使用的“键盘语言”。[1]汤玫英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中一个影响巨大的群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2]陈一民认为,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现实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在网络几近同步产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其强大但并不长久的热门词语,又叫网络雷语、网络热词语。” [3]杨萍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4]

总结来看,网络流行语就是指在网络语言中,以年轻人为使用主体的,由网民们自主创造并积极使用的网络词汇,一定程度上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使用。

二、网络流行语现状

网络流行语出现频率高、来源多样。它不仅包括流行文学、流行影视作品、电视栏目,也包括广告、热点时事等,不断掀起一轮又一轮模仿狂潮。

网络流行语从本质上反映出社会转型期矛盾多、网民压力大以及有关部门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等问题。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受传者会主动变为传播者,对信息进行模仿的同时,进行二次编码并传播,加大了其流行程度和影响力。公共事件发生后,网络流行体的传播会对舆论造成影响,沉默的螺旋致使优势意见发酵和劣势意见沉默。这些与部分受传者重新编码再传播,有着极大关系。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范围越广,就越能影响舆论。有关部门应重视这种新兴的网络语言,尤其是关注公共事件发生后新诞生的网络流行语,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舆论因为信息交流不对流走向难以控制的境地。

三、网络流行语传播特点

(一)突出时效,折射现实

网络用语不仅具有事件时效性,也具有时代时效性。猫扑走红的一句话,“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和餐具”,带红了“杯具”一词。该词反映了一种社会意识和群体情绪,也是一种自嘲和自我解脱后的积极向上,更是当今一些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充斥着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感。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并反映了各个时代最为突出的社会现实,在时代中产生自我影响。

(二)宣泄情绪,难以控制

网络流行语中,夹杂着使用者们对现实的态度与心理,尤其是从新闻事件中,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隐含着对新闻事件的情绪宣泄。不同于长篇大论式的说理评论,网络流行语是在小身段中蕴含大情感,表达或含蓄幽默,如“有钱,任性”,源自一个老人被骗仍坚持给骗子汇款的社会新闻;或直接大胆,如“我爸是李刚”等,网友们用这些流行语,来宣泄内心对事件的情绪。

(三)创造新词,衍生性强

《三枪拍案惊奇》上映,其制片人张伟平接受采访时说,“电影圈的很多人对他和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羡慕”“嫉妒”“恨”三个情绪词语碰撞在一起,发生了化学反应,后经名人郭德纲、刘翔、孟飞、乐嘉等引用,迅速传播成为网络流行语。这些创造性的网络文体,就地取材,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流行语。

一个网络新词诞生以后,往往会带来相同系列结构的新词出现。比如“ABB 式”的范跑跑、郭跳跳、楼脆脆。网络独特的宽松环境,才能让网络流行语家族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

(四)短小精悍,利于传播

网络流行语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含义,如“暖男”,指像煦日阳光一样能给人温暖感觉的男子,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词汇或语句,更容易夺人眼球、更快传播。新词助推了事件的传播,使不了解相关事件的人能通过新词去了解该事件。同时,网络流行语略去了多余的解释说明,更加符合网络时代高效率的传播速度。

四、网络流行语传播背后

(一)网民追求话语权

如“什么仇什么怨”,“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网络流行语,实质上是网民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以及公众意见的公开表达。网民意见聚集,会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情,也是公众对话语权的一种追求与争夺。

(二)年轻人为主体

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年轻人这个主体。以“hold住”的风靡情况来看,词语融合中英表达,独特的时髦色彩彰显国际范,同时又很接地气,满足了年轻人用语时尚的需求。年轻人不仅喜欢时尚的词汇,也更倾向于使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独特个性,因此他们运用了各种符号,使自己的语言在网络中带有强烈的标示性。年轻人用他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五、结论

复杂的网络传播过程,导致网络流行语传播的效果也是复杂的。网络流行语带来了大众狂欢,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网络流行语在发展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如盲目跟风、大面积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致使网民们视觉疲劳,也使得原本的汉语词句意义走样。对于媒体来说,当某个流行语成为新时尚后,使用流行语带来的高点击率则意味着商业利润,因此网络中会充斥着各种带有恶搞性质的庸俗语言,阻碍网络文明建设。最后,网络流行語容易受到民众情绪感染,让积聚的民怨喷发,将事件带入到镁光灯下进行媒介审判,影响司法审判。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完善各种规则,规范各种网络行为,借助行政的力量,积极回应和疏导一些反映民意的网络流行语。同时,要提升全民的综合素养,减少网络流行语低俗化、“娱乐至死”的倾向,控制审查低级趣味的网络恶搞,懂得尊重、保护和引导网民的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规范网络用语、净化网络空间、提高网民网络修养等,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都是今后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丹娘.“网络流行语”与青少年“自说自话”[J].中国青年研究,2001(4).

[2]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76.

[3]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6).

[4]杨萍.网络流行语: 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J].新闻前哨,2010(4).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话语权时代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