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科学视野下的脊柱运用

2020-05-28严慧

戏剧之家 2020年13期

严慧

【摘 要】舞蹈科学是一门多渠道的训练手册,多元训练方式匡扶舞者进行更为科学的学与练。本文立足于舞蹈科学的多元化角度论述舞者运动的中轴——脊柱的正常生理状态以及运动规律,为舞者的训练找到科学化的方法。

【关键词】舞蹈科学;运动解剖;脊柱运动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3-0114-01

舞蹈科学研究领域大致包括舞蹈科学选材、舞蹈科学训练、舞蹈科学管理、舞蹈治疗四个方面。“身体”是连接舞蹈科学与相关学科横向融合的逻辑链条和视阈交融之所在,舞者的身体与动作原理及规律,都是舞蹈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人体运动的核心则是脊柱。

一、脊柱在舞蹈训练中的运用

脊柱是人体的核心,位于背部正中。上接颅骨下连尾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及尾椎五大部分,共33块椎骨,主要由椎间盘、短韧带、长韧带及周围附着肌肉组织等相连接,起支撑保护作用。虽运动灵活度较大,但极易受伤。

(一)前屈与后、侧弯

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呈现前后四个垂直波浪弧度: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运动幅度由每块椎骨决定,相邻椎骨间活动角度有限,但一组椎骨的活动角度累计便能完成大幅度的运动。舞蹈训练中运用最常见的脊柱运动有前屈、后弯与侧弯。

前屈以坐压前腿为例,以腹股沟为轴,沿正中面向前折叠,上身带动大腿后侧肌肉群与韧带的拉伸运动。运动过程中,髋关节水平坐实地面,双腿并拢伸直,尾骨主动发力。髋、腰、胸、颈依次传导,使脊柱向颅侧伸展,最大限度地依次贴近双腿正面。运动中的脊柱与静态时相比:一是整体长度增加,传导拉伸过程中每邻椎骨间的距离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拉伸;二是“四个波浪弧度”变大,脊柱向上运动后椎骨向地心的压力变小,同时受传导力的牵引曲度增大。

后弯以地面站下腰为例。身体直立髋骨保持与额状面平行,与脊柱前屈相反,发力点由颅骨带动,顺颈椎传导至胸椎、腰椎、髋尾,“头、颈、肩、胸、腰”顺序的俗称。运动过程中椎骨由上至下依次挤压椎体后侧,椎骨间前侧打开角度增大。运动完成后脊柱不仅四个弧状曲度增大,且由生理状态呈现倒U形。

侧弯以压旁腿为例。运动过程中要求脊柱与双腿在同一额状面内进行,髋骨水平外开伸展左腿,侧腹股沟为轴,尾骨发力顺脊柱向颅侧推展椎骨,脊柱充分伸展后推使椎骨侧面节节靠近左腿正面,拉伸脊骨对应侧面。反面同理。运动过程中挤压椎骨的侧面并使对应侧面角度增加,脊柱长度及四个弧度增大,由静止时的垂直“一”字形变为开口向被压腿部正面的大弧形。

(二)扭转

颈椎的旋转度约为60—80度,胸椎、腰椎约为30—35度,骶尾关节几乎无旋转活动性。舞蹈训练中脊柱的旋转运用极为广泛,例如“卧鱼儿”。

卧鱼儿的发力点除了双臂环抱带动外还有脚下的扭转,推导至双腿后重心下移,右腿前左腿后屈膝盘坐,脊柱顺势向右后侧最大限度旋转外开,以左腿大转子为轴向左后侧倾倒靠近左大腿,颅骨顺势扭转上扬。

运动过程中,脊柱在被动受力和主动发力的作用下顺运动方向形成造型。延展方向由下至上,尾骨至颅骨,延展同时椎骨向发力方向节节扭转,形成螺旋状,脊柱与双腿大腿呈锐角。

二、脊柱的科学训练

脊柱属于间接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缝隙构成动关节。除枕环关节与枢椎外,每两块相邻的椎体间有一个椎间盘,成人共有23块,总厚度约占脊柱20%—25%。椎间盘分为纤维环和髓核,富有弹性。髓核为中心白色柔软胶体,侵水性极强,含水量高。椎间盘除连接外,主要起缓冲、减轻负荷的作用。受压后椎间盘出现形变,压力消失恢复原状。若压力过猛或超过承受极限,椎间盘将被迫挤出椎骨缝隙,出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所以运动解剖学强调在舞蹈训练中要注重椎间盘的正确运用和恢复保养,脊柱运动要顺应正常生理状态,保障椎骨间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使受压均匀,及时补充水分。

持续补钙是骨骼健康发育的前提,脂肪含量超标会导致脊柱骨质变脆。高盐类食物增加4成以上的骨折风险,所以,舞蹈训练过程中要保持合理饮食,注重所需营养的均衡摄入,避免脂肪囤积。

此外还要积极借鉴学习现有科学训练方法。瑜伽以“静、慢、养”“内观”等方法为主要练习方法,讲究以气带动。舞蹈训练也要保障身体在运动中能够均匀流畅的呼吸。增加“静”的训练课程,既是对身体的调息,也是对心理的建构。训练结束后进行“瑜伽语音休息术”,可以引导舞者放松身心。闭塞晦暗的训练环境阻碍舞者的情感传达、肢体解放等,而在开阔明朗的场地舞者会自然流露轻松愉悦的情绪,昂首挺胸延展脊柱。

立足舞蹈科学的角度,使舞者脊柱的运用更为科学。在练习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思考与付诸实际行动,这样才能运用科学手段将舞蹈训练效果最优化,继而不断提升舞蹈实力,延长舞者的职业生涯寿命。

参考文献:

[1]温柔.舞蹈科学-舞蹈领域中值得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J].舞蹈教育,54.

[2]尹力.欧美舞蹈科学课程的文献综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129.

[3]刘江莹.论舞蹈科学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术探究,68.

[4]张弥.对国内舞蹈科学的发展之思考[J].艺术科技-艺术研究,190.

[5]温柔.融合-拓展-创新-中国舞蹈科学的研究走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125.

作者简介:严 慧(1992-),女,汉族,河北省秦皇岛市,硕士,研究方向:舞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