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混沌理论在剧本创作中的应用

2020-05-28张瑾

戏剧之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剧本创作现象情境

张瑾

【摘 要】本文试图将混沌理论同剧本创作联系在一起,着重探讨如何应用混沌理论进行剧本创作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一套全新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混沌理论;剧本创作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3-0023-02

混沌现象起因于物体不断地以某种规则复制前一阶段的运动状态,而产生无法预测的随机效果。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此种现象的最佳批注。具体而言,混沌现象发生于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该物体在行动之初极为单纯,但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之后,却产生始料未及的结果,也就是混沌状态。

一、偶然之于剧本的重要性

如果我买彩票中了500万,我会做些什么呢?环游世界、孝敬父母、办大公司、买大房子、娶个美若天仙又洗衣做饭的老婆!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天上掉馅饼的事感到兴奋不已?因为“偶然”总是让人期待。偶然正是一种不可预知的“随机状态”,而这种“随机状态”在剧作家的眼里是什么呢?

威廉·阿契尔说:“在希腊戏剧中,命运的突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势突然倒转——是戏剧有机体里的一个有着明确含义并为大家公认的成分。”

谭霈生先生说:“在剧本中,动作和情境是不可分割的。特定的情境是动作的客观推动力,因而也可以说是动作的“因”——外因。内因则是人物特定的心理动机。清楚地呈现出动作产生的情境,不仅可以展示出动作的外因,也可以帮助观众体察到动作的内因。因为,客观的情境也是人物特定心理活动的触发力。”

偶然是一种命运的突转,偶然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触发力,偶然是一种情境激化。

二、蝴蝶的力量

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理论中的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二是临界水平,这里是非线性事件的发生点;三是分形维,也就是自相似性,它表明有序和无序的统一。混沌系统经常是自反馈系统,出来的东西会回去经过变换再出来,循环往复,没完没了,任何初始值的微小差别都会按指数放大,因此导致系统内在的不可长期预测。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爱自己的丈夫,为了给丈夫治病,娜拉违法冒名签字向柯洛克斯泰借款。而八年后当上银行经理的丈夫,恰巧要免去他手下柯洛克斯泰的职务。于是柯洛克斯泰被迫来逼娜拉,要求帮他保住职位,否则就揭穿秘密。偏偏海尔茂最恨这个干过假签名勾当的柯洛克斯泰,怎么也不肯通融,当冲突达到临界水平时,海尔茂发现了真相,事件却发生了突转——温柔的娜拉出走了。当娜拉长出蝴蝶的翅膀飞走的时候,整个时代都为之震撼了。

再看看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住在疯人院里的物理学家默比乌斯,竟然掌握着可以毁灭全人类的科研成果。一只蝴蝶,飞到我们的心里,不知有没有刮起一场风暴呢?在这部电影里,编剧创造了多少个偶然呢?孙悟空绑架唐三藏,至尊宝遇到白晶晶,至尊宝挖到月光宝盒,至尊宝飞回五百年前遇到紫霞,至尊宝无意间拔出紫青宝剑,牛魔王在两个时空分别救过两个至尊宝爱过的女人,至尊宝在三个时空里遇到菩提老祖和他的转世……太多太多的偶然,也许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偶然叫作命运,而这些命运,都插着蝴蝶的翅膀。

三、连锁反应

我为什么要把连锁反应单独拿出来谈,因为我认为一个好的剧本一定要有好的节奏,才能引人入胜。一出戏在推进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情境激化。每次激化会带来一些连锁反应,许多次小的激化使全剧情节不断跌宕起伏。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整部剧没有一个真正的主角,通过一系列连锁事件,把角色拉进一个混沌的局面里。谢小蒙在缆车里调戏晶晶(小偷团伙道哥的女友),被晶晶用鞋跟猛踩,手中的可乐脱手,可乐从空中掉下,正好砸在包世宏驾驶的面包车的玻璃上,包世宏和三宝停车出来大骂,忘记拉手闸,结果面包车从斜坡上滑下撞到四眼助理的宝马,同一时间,正在查问小偷团伙的交警看到面包和宝马相撞,赶去处理面包车和宝马的交通事故,道哥等人也因此逃过一劫。

编剧用一听小小的可乐,使整个事件产生了连锁反应,而这次连锁反应,使故事变得紧张而又充满了黑色幽默。而所有剧中人在之后的夺宝中,又为我们展现着一个又一个的连锁事件,每个角色都在混沌中自顾自地疯狂着,而观众们也在一次次连锁反应中欢笑着、思考着。

在混沌理论中,除了蝴蝶效应,还有多种概念可以应用到剧本创作中。

(一)蝴蝶效应现象,是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极小的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巨大差异。

(二)路径依赖现象,事物的发展过程对道路和规则的选择有依赖性,一旦选择了某种道路就很难改弦易辙,这就是路径依赖效应。

(三)倍周期分叉现象,事物在经历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必然会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新旧阶段交替之际,人们将面临两难选择,同时,人们也只能在各种两难选择方案中确定其中一种,作为其发展的道路。这种选择的过程,称为倍周期分叉现象。

(四)奇怪吸引子现象,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体系处于结构变革时期,它的体系就属于耗散结构系统。这时该国的政治或经济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按常理难以解释的奇特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的影响力极大,这种现象就叫奇怪吸引子现象。

(五)无穷多分叉现象,当一个企业或一个企业群面临无穷多两难选择,以及当一个人或一群人面临无穷多职业、生活等两难选择时,就是处在一种面临选择困境的混沌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无穷多分叉的混沌现象,此种现象在现实中极为普遍。

(六)全局混沌现象,当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现象时,称之为局部混沌现象。当这种局部混沌现象波及整个洲际,甚至波及其他洲际时,称之为全局混沌,这种现象在当今世界时有发生。

(七)混沌同步现象,当处于不稳定发展状态的两个企业进行兼并时,这种兼并现象就是混沌同步现象。

在所有的剧本中,我们都能找到这些现象的影子。如果运用得当,便能在剧本中创作出美妙的连锁反应。

四、结语

人类想要造一座直通天堂的塔,但上帝不允许人类接近自己的高度,他要制止人类的狂妄,便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于是人们的感情无法交流,思想无法统一。人们开始互相猜疑,各执己见,甚至发动战争。人类从混沌走向清晰,又从清晰回到混沌。我们需要一种力量,再次登上巴比伦塔,去仰望上帝,去俯视自己,这便是我的创作动力。

剧本是戏剧和电影的基本。剧本不只是一个本子,而是一个事件,一个真实的时间、真实的地点发生的事件。而这场事件是由什么组成的?行动。这里的行动又不单指动作,还包括唇枪舌剑、明争暗斗、花言巧语、威逼利诱;也包括音响、音乐、舞蹈和台词,还有激情。我们用语言、空间设计、灯光、色彩和无法言说的美感,以及一件件妙趣横生的事编织出属于我们自己,也属于观众的剧本。

整个剧本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混沌的状态,从一个偶然的灵感开始,到我们在剧本中角色的离合悲欢,都在复制我们自己,复制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是骰子游戏还是木偶游戏。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编剧,我们就是剧本的上帝!用我们的剧本,去看这个世界,用我们的剧本,去创造一个世界。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肖普.主导人生--把握生命中不可知的力量[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王颖.思维必须更新[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6.

[4]孙惠柱.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 瑾(1977-),女,白族,江苏常熟,硕士,讲师,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猜你喜欢

剧本创作现象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田汉南国社时期剧本创作论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