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实践现状探析
2020-05-28岳强
岳强
摘 要 文章以财新网数据新闻栏目“数字说”为研究对象,从数据来源、新闻选题、可视化方式等三个方面梳理其数据新闻实践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足之处,探究未来发展路径。
关键词 数据新闻;数字说;可视化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人类信息存储量暴涨。大数据对新闻业的影响日益加重,数据新闻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和发展,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英国的《卫报》于2009年在其网站端创建了“数据博客”(Datablog)栏目,这在数据新闻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3年以来,英国《卫报》的可视化新闻形式受到了国内新闻界的强烈关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纷纷尝试进行数据新闻实践。2013年10月,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正式成立,至今已在财新网“数字说”栏目上发布数据新闻作品近千篇,获得多项国内外数据新闻类奖项。
1 “数字说”数据新闻实践现状
1.1 数据来源
国内学者方洁和颜冬将数据新闻定义为“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形式。”[1]由此可見,对于数据的处理与呈现贯穿了数据新闻生产的全过程。数据来源对于数据新闻至关重要,选取多个权威的数据并进行交叉验证能够提升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数字说”栏目通常在数据新闻作品中的数据图表或正文末尾标注出数据来源机构。根据笔者统计,“数字说”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政府、企业、国际组织等国内外权威机构,政府机构是“数字说”最常参考的信源。此外,财新传媒也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包含了企业、人物、股票、债券、事件等五大类别。
1.2 新闻选题
“数字说”栏目的新闻选题类型丰富,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科教文化、环境以及灾难事故等选题均有涉猎,其中经济类新闻占比最高。财新网自身定位为“原创财经新媒体”,自然在选题类型上倾向于经济类话题。此外,经济新闻与数据新闻天然适配,经济新闻涉及到统计数字、经济指标等内容,数据新闻中的图表能够更直观地解释数据、向用户传达信息。报道范围方面,“数字说”在关注本国事务的同时兼具国际视野,曾就朝核危机、非洲猪瘟疫情等各类国际事件进行报道。
1.3 可视化方式
数据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运用信息图表呈现和传递数据信息。所谓信息图表,是指对各种信息进行形象化、可视化加工的一种方式[2]。根据木村博之的概括,信息图表的常见类型包括图解、图表、表格、统计图、地图和图形符号[3]。在“数字说”的信息图表类型中,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统计图出现频率较高。“数字说”也会将两种基础统计图相结合制作出复合图表或为信息图表增加装饰性元素,以此增添趣味性或辅助用户理解。此外,“数字说”的绝大多数信息图表是静态信息图,具有动态效果或交互功能的图表数量较少。
2 “数字说”的不足之处
2.1 数据开放程度低
新闻中的数据来源会影响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数据新闻报道中的基本规范是对消息来源的交代要清晰[4]。在阅读“数字说”栏目的报道时笔者发现,“数字说”对消息来源的标注比较模糊,部分报道中使用“财新记者公开资料整理”交代数据来源或是存在仅注明来源机构但不提及具体报告名称的情况,用户无法下载数据源文件。
2.2 数据挖掘程度不够
在理想状态下,数据新闻制作团队应该运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例如《纽约时报》的The Upshot栏目在制作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专题前,发文阐释样本标准、数据处理模型和团队对“投票者”的定义,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此次数据新闻专题的制作流程。与之相比,“数字说”对于数据挖掘过程的表述较少,部分新闻仅是简单地罗列和展示数值,甚至存在翻译国外报告的情况。
2.3 交互性不足
数字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据新闻的交互功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除了静态信息图表,新闻团队也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交互式图表、视频、动画和游戏等形式进行数据可视化。适当的交互设计不仅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视觉吸引力、引发公众的阅读兴趣,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信息功能的实现,深化受众对信息的理解程度[5]。在“数字说”发布的报道中,具有交互功能的报道数量较少,并且交互程度不高。
3 数据新闻的发展建议
3.1 引入众包新闻模式,提升用户参与度
众包新闻就是基于UGC(用户生成内容)的新闻生产[6]。数据新闻团队可以借助社交化媒体邀请专业或业余人士参与数据新闻生产,与外部人士共同完成诸如提供自身经历作为数据来源、辅助记者清理和挖掘数据等环节。英国《卫报》曾通过众包的形式完成了议员消费情况调查等报道。“数字说”栏目中的数据大多来自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然而这些数据来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加大获取数据、清理数据的难度,延长数据新闻制作时间。例如政府机构的公开数据文件往往是PDF或纸质版等无法编辑的形式,将上面的数据转移到可编辑的电子文档内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成本,影响新闻时效性。采用众包新闻的方式制作则能够缩短报道完成时间,提升报道时效性。
3.2 强化数据开放理念,规范数据来源标注
及时向受众公开数据新闻中的数据来源,为受众提供查询和检验数据源的途径能够确保新闻的可靠性。英国《卫报》与开源数据网站ScraperWiki合作,将其从2009年开始的数据新闻报道作品与所涉及的原始数据一并陈列[7]。纽约时报的数据新闻栏目The Upshot在其新闻报道中也会将数据来源机构和文件以超链接的形式置于正文或标注在文章末尾。与国外数据新闻栏目相比,“数字说”仍需强化数据开放理念,加强数据透明化,更加规范地标注数据来源或是提供原始数据文件。倡导数据开放并非意味着全然不顾数据使用的合规性,新闻团队同样应谨慎开放数据,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涉及国家事务的数据也要遵循相关法规进行开放。
3.3 提升图表交互性,注意图表多端呈现效果
从数据新闻生产流程上看,交互式图表需要设计人员和编程人员合作完成,相比于设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静态信息图更耗费时间和人力,因此具有交互功能的图表比较少见。然而数据新闻的交互叙事手法能够使受众从单一被动地接收信息转向参与报道制作或主动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这一制作者与受众之间的隔空互动,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并提升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是未来数据新闻发展的趋势。随着各类智能终端的应用与普及,受众阅读新闻的场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能够适配不同场景与终端的响应式设计显现出了价值。响应式设计在新闻产品设计领域强调报道页面随着终端尺寸、分辨率实时发生变化,能够有效调和有限页面与无限文字间的矛盾,为受众提供舒适合理的阅读体验。
4 结语
数据新闻的应用与普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和预测性,并且将繁杂的数据信息直观地向受众展现出来。财新网“数字说”是我国数据新闻实践领域的优秀代表之一,其作品获得多项国内外新闻类大奖。目前“数字说”栏目在数据来源清晰度、數据挖掘程度和图表交互性等方面仍有待提升,需要制作团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数据新闻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35(6):73-83.
[2]彭兰.“信息是美的”:大数据时代信息图表的价值及运用[J].新闻记者,2013(6):14-21.
[3]木村博之.图解力:跟顶级设计师学作信息图[M].吴晓芬,顾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方洁,高璐.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5,37(12):105-124.
[5]黄雅兰,仇筠茜.信息告知还是视觉吸引?——对中外四个数据新闻栏目可视化现状的比较研究[J].新闻大学,2018(1):1-8,34,147.
[6]喻国明.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J].新闻与写作,2014(10):54-57.
[7]钱进.作为开源的数据新闻[J].新闻大学,2016(2):6-12,1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