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2020-05-28辅晓刚
辅晓刚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物理是一门较难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以恰当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否则只能依靠加重学生学习压力的方式让学生取得成绩的进步.在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研究者提出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将问题导学用于教学设计可以使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领和支撑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问题导学模式中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做出探讨.
一、重视导学问题的科学合理设置
导学问题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教师使用问题导学进行教学的课堂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导学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性格特征、认知能力、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现实生活相关热点等众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教师才能选择设置合适的问题,在导学问题提出后成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在实验教学中,导学问题需要使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等方式解决问题.
以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为例,在进行第一节“声音是什么”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个视频短片,视频内容为:一个士兵侧着耳朵趴着地上仿佛在听着什么,一会儿他跳起来跑向主帅,说敌方军队在五里外,大概有十万兵马,几个时辰后,敌将果然带领十万兵马到来.在这个视频播放完后,教师便问学生,那个士兵趴在地上是如何判断敌军人数和距离?视频内容本身较为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在看完后并不会深入思考.而教师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结合预习的内容对视频内容进行思考,并且模仿,因此,学生能够想到那个士兵是听出来的.教师再追问:怎么听出来的,这好像不科学吧,其他人站着听不到,为什么偏偏他趴着就听到了?学生随后结合课文知识说土地是固体,可以传声,并且速度更快.甚至还有学生以课桌作为实验,向教师证明视频内容的部分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依据自己的课堂安排进行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问题.
二、抓住实验现象,设置问题导学
在使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设置问题,还可以对实验现象设置问题,以问题吸引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关注,并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在物理实验中,关注实验现象,依据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实验操作者必须具备的良好科研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对课程中的实验现象有足够的了解,并且由实验现象设置合理的问题,以便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为例,在进行第二节“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论进行学习,在理论学习之后,教师开展“干冰升华”实验,“干冰升华”实验需要教师使用坩埚钳将干冰从保温杯中取出,学生便可以看到干冰的升华现象和降温效果,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设置问题,使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且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在进行“干冰升华”实验时,在白雾冒出后,教师询问学生白雾是什么?学生原本猜测是液态的二氧化碳,但是教师提示常温下不可能形成液态的二氧化碳,而随后冰晶出现.教师再引导学生关注冰晶现象,并且让学生感受坩埚钳周围的温度变化.结合课本对升华的定义,水的液化知识及冰晶现象,学生在思考交流之后得出结论,干冰升华之后直接成为无法观测的二氧化碳气体,而白雾和冰晶则是干冰升华过程中带来的气温变化,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和凝华形成的.
三、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础内容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实践展示或者是學生亲自实践,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在使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不能为实验而实验,忽视实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应当以设置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将教材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现象相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对系列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从而更好理解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在使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地为学生设置问题,然后使用这些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理论知识,关注实验现象.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使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