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中对化学平衡原理的运用分析

2020-05-28钱颖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化学平衡原理高中生

钱颖

因化学平衡原理理解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夯实的化学知识,且对化学原理有深入的探索与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其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成绩,继而引发厌恶学习的情绪,降低化学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对学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培养其灵活运用能力,不断强化化学平衡知识.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技巧

在学习化学平衡原理过程中,常常要对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进行准确判断,而这一点也是借助化学平衡原理的核心.因此需要根据化学平衡的含义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在平衡状态,这一判断过程需要准确计算反应物浓度,多数学生均能完全掌握该计算方式.然而在可逆反应中,学生还需经多种反应现象进而去判断化学反应的状态.如果参与反应的物质属于有色物质时,其颜色会随着反应的进展发生变化,而当这种反应消失后,就能判断出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限于化学反应环境有差异性,所以在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时也要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高中化学反应中,若恒定容量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以平衡状态保持,说明该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这就让气体直接参与了化学反应生成的过程.在氧气和氨气的反应中,考虑是固定容器,在充分反应后两种气体的总压强并未发生变化,此时也将其视作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对有气体参与和生成化学反应而言,其考查方式较为灵活,如反应中气体平均分子质量固定不变,同时密度不变,那么就能判断出反应是否在平衡状态.而且,可逆反应中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较为复杂,如果外在条件出现变化,就会打破化学反应既有的平衡,如温度这一因素.在化学反应中,常常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此时可将温度作为衡量标准继而开展判断,若温度处在稳定状态下,提示化学反应达成平衡状态.

二、化学平衡原理的全方位掌握

化学平衡原理特点共有四个方面:第一是“逆”,指化学平衡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在实际反应中,生成物与反应物不能彻底耗尽.所以高中生在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实施解题时,可根据这一点排除不是可逆反应的选项.第二是“等”,在某一个化学反应中,正、反化学反应速率相等,表明化学反应处在平衡状态.第三是“定”,若可逆反应中混合物总质量的占比不再有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只要有一种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不发生变化,就能满足平衡条件.第四是“变”,在可逆反应中,如果外界条件出现变化,如温度或容器體积等,均会让原有平衡失衡,致使正、反化学反应速率相差过大.

限于化学反应外界影响条件较多,不同环境下反应结果也会不同,这就需要高中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与化学平衡相关的知识,以免在做题中出现错误.例如,在恒定容量条件下,如果有稀有气体混入容器,增加了气体压强,但不会对平衡状态产生影响.这是因为稀有气体混入化学反应时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无任何影响,而这些外界因素是干扰学生答题的不良因素,所以在平时学习中应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从而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在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进行解题时,要仔细阅读和理解题目中蕴藏的关键信息和重要条件,从而有效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提升学习效率.

三、增强化学平衡原理的研究效果

化学平衡原理是高中化学应用比较广泛的知识点,因此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与理解化学平衡原理.在实际的化学平衡原理授课中,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且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基于对化学平衡原理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实际运用技巧,而要想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要通过做题来完成,而且是限时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总结概括各种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循序渐进的通过化学知识来建立化学平衡原理运用技巧,以帮助高中生更深层次地掌握平衡原理,并能将其有效运用于解题中,促使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事实上化学平衡状态是针对可逆反应来说的,生成物与反应物是决定反应转化的概率指标,基于此,可将这一特点引进习题计算中,找到解题思路.可见,在可逆反应中,当混合物混合比例处于固定值时,说明化学反应已是平衡状态.

相比较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在内容广度与难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加了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困难.在高中化学体系中,化学平衡原理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该知识点不但与电离、电解等知识相关,也是高考中重点测试内容.学生只有全面掌握平衡原理,增强实践运用,才能有效提升自己学习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化学平衡原理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数学方法在化学平衡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小题也可大做——由一道化学平衡题想到的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立足高考考点着眼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