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学习路径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2020-05-28张秋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高中物理物理

张秋平

物理是高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特点,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教学模式的创新,当前,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学生学习路径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兴趣为目标,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转变物理课堂主题

物理是高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积极作用,由于高中物理内容丰富且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难点,加上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课堂中普遍使用“满堂灌”方式展开教学,导致物理课堂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动力.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响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转换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平等交流建立民主师生关系,改变教师传统“威严”的形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作用,悉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加鼓励,表扬为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利于为学生树立充足的自信心,从而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时间和位移”学习过程中,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需求,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予学生展开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全面掌握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及联系,了解位移的相关概念及其与路程的区别,从而对标量和矢量有所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课堂导入引出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和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通过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让学生互相交流时刻和时间的说法.学生通过发表个人见解和提出问题,不仅对教材中的重点和抽象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够强化自身的参与感和自豪感.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析,使学生克服了物理中的难点问题.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物理学科具有严谨性和抽象性,仅通过教材内容,不利于学生掌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教学资源也相对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资源,将教材中的抽象内容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过程中,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并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和方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教师在黑板上画图,从而概括出平抛运动的特征,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然而,由于本节课曲线运动规律具有复杂性,对于一些空间感较差的学生而言,不利于培养其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逐渐丰富,教师可以通过Flash动画对曲线运动的轨迹进行演示,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其变化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课堂融入趣味性

高中物理是一门客观、抽象、严谨的自然学科.教材中的内容多为公式、定义及定理等.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重点内容灌输给学生,使用“满堂灌”方式展开教学,导致学生长期在枯燥无味的气氛下学习,对教材中的公式、定理等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部分学生表现出厌学情绪.由此可见,物理教学的课堂气氛对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高中学生面临很大的高考压力,非常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紧张的学习气氛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调整物理教學课堂气氛,融入趣味性是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必修2“太阳与行星的引力”的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历程,并结合牛顿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等知识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表达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各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到宇宙的神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可以让学生模拟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趣味性,能使学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学生学习物理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和高考压力,且物理知识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在压抑的氛围下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本文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我不是教物理的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