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彦吉,甘把青春献扶贫

2020-05-28李华

含笑花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作队驻村群众

李华

从第一次到新单位的挂包帮的马塘镇法克村,与文山市委派驻法克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彦吉交流,我便从他轻言慢语的表达中,感觉到他对法克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份深深的情义,在紧接着开展的遍访贫困户工作中,我的这份直觉,从当地群众的口中,得到了验证。

法克村委会有9个自然村,692户3406人,其中,有建档立卡户131户,贫困人口589人。陈彦吉是昆明市寻甸县人,2016年5月被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派出投入到文山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时候,他只有25岁,担任公司的团总支书记。连续三年驻村,因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岗位的责任使然,因出身农村的黄土之情,因对如父母兄弟般的贫困群众怀着的悲悯之心,使他与法克村以及这里的汉、壮、苗、彝等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脱贫攻坚战场上又一轮战士“换房”之际,有许多人向组织提供各种各样的佐证材料,证明自己不适宜驻村,而他却默默地、又一次选择留下来。“不脱贫,不离岗。”这句诺言,在他郑重的选择中得以兑现。

从进驻法克村的那一刻起,陈彦吉心里就明白,要想获得群众对工作的支持,就必须获得群众的信任。于是,他在走访中,注重着眼细处,了解各家各户的实际困难,并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你一定要相信我。你说的这件事我会去调查,无论是怎样的结果,我都会给你回复,让你明明白白。”

“你反映的困难,我会去努力,但不确保一定能够帮到你。”在走访中,每当有群众向他反映问题和困难的時候,陈彦吉经常这样对群众说,他同时也是这样不折不扣地兑现自己的诺言。

白吾舍村有个档卡户叫戚加喜,家里五口人中有三人残疾:戚加喜与妻子因车祸而残疾,他们家的大女儿天生右臂残疾。了解到这样的家庭情况,陈彦吉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了帮助戚加喜缓解家庭困难,陈彦吉可没少操心。实在记不清,为了这一家子陈彦吉跑了多少次白吾舍村。因为路不好走,他新买的爱车磕磕碰碰不知擦了多少回。他找马塘镇政府的领导,在镇领导的引荐下,又跑了马塘镇卫生院,紧接着跑文山市人民医院,还写下戚加喜家的情况发布了“轻松筹”,通过微信发动全镇干部职工和网友捐款,还联系了文山市电视台对戚加喜家的情况进行报道,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通过共同努力,共筹集捐款近10万元,帮助戚加喜的女儿菲菲(天生右手骨变形)到解放军昆明总医院顺利完成了手术。戚加喜夫妻俩也在马塘镇卫生院顺利完成了手术。2019年7月的一天,我在白吾舍村见到戚加喜的时候,我见到他家的房子经过了改造,住房安全有了保障,他告诉我:“手术很成功,恢复也不错。”谈起陈彦吉队长对自家的帮助,戚加喜依然激动得浑身颤抖,一个劲地说着感谢的话。

白吾舍村有这样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因为遭遇了变故,失去了父母的外孙女随外公、外婆居住。年事已高的二老为了外孙女,不得不多种地、多干活。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有很多担忧:一会儿担忧孩子生病没钱治,一会儿担忧孩子上学供不起……陈彦吉经常关心关注这家人的生产生活,到他们家去走访慰问,给他们加油、鼓劲。

“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可以打电话给我。我是代表党委、政府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的,不会不管你们。不管再苦再难,我都与你们同在。”这样的话,让老人们听起来感到很温暖。

2018年8月,一个下着雨的早晨,这对老夫妻,从白吾舍村步行约5公里来到村委会找陈彦吉。他们来找他,是因为他们相信了陈彦吉的话,相信他能够为他们解决困难——二老的外孙女病了到医院治疗,除去报销比例之后还应付302元钱,可是他们没有钱!陈彦吉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又感动、又难过。感动的是自己的工作赢得了老人的信任,难过的是虽然付出了许多努力,这里的村民依然没能摆脱贫困。那天,他开车送二老回去,把身上仅有的200块钱给了他们……

陈彦吉知道,脱贫攻坚工作说到底,就是要解决群众持续增收的问题,只有解决持续增收的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不愁、三保障”,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帮助群众实现稳定增收,陈彦吉想尽了一切办法,帮助全村劳动力联系外出务工,先后累计协调安排132人就业。他痴村的黄忠文家有7口人,5个孩子中,1人上大学,1人上高中,其余3人上小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当时正准备上大学的大儿子心生辍学念头,想要自己出去打工来帮助父母供几个弟弟妹妹完成学业。得知这个情况后,陈彦吉多次进行家访,最终经过劝说,黄忠文的大儿子同意步入高级学府继续深造。与此同时,陈彦吉帮助黄忠文夫妇在铝业公司协调了两个工作岗位,并帮助解决他们住宿、生活等问题,让这个家庭每月都获得约5000元左右的收入,保证了孩子们能够继续学业。后期,陈彦吉又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协调,帮助黄忠文家解决了部分资金新建砖混住房。

法克村委会各自然村除了传统的种植玉米、水稻、辣椒等农作物和养殖鸡、鸭、猪、牛等家禽家畜,小法克村有些人家懂得制香,一周有几百块钱收入,除此以外,再没有什么更成气候的产业。陈彦吉经多方考察后,向公司争取资金20万元在小花庄种植血橙300亩,力图通过这一短平快的项目帮助群众增收。为了帮助群众结合地方特点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2018年,村里决定发展毛驴养殖,以合作社带动群众养殖毛驴,想要通过这一项目,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又增加群众收入。为了使项目落地,他积极联系养殖场,组织群众参观学习,拟方案、做科研、报项目,回公司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镇村两级和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养殖场手续已经完善,正在进行地坪建设,预计2019年底建成并引进毛驴进行养殖,待技术成熟后,带动当地群众养殖毛驴,增加农户收入。

三年的驻村,这个时间说长不长,可说短,也不短了。也许是因为驻村的时间长了,村里的大部分情况他都很熟悉;也许是因为每一个驻村的日子都倾注了真情,他对那些弱势的群众爱得很深沉;也许是因为学习、思考得多了,他对工作总是信心满满,纵使有再多的困难,他也能想出一些办法来,绝不会因为困难而乱了“阵脚”。

谁家临时有困难了,他伸出援助之手;有住在高处的村民没水喝,他回单位向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储水桶132只,覆盖到每个自然村;村民间有矛盾了,他组织上门调解,累计帮助调解纠纷28起,有群众累积近20年的矛盾最终达成了和解;天冷了,他协调捐赠2600余件衣物送到贫困户及留守老人孩子手中;为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他联系了30余名志愿者到法克小学开展爱心支教;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协调捐赠学习及生活用品3000余件给学校,还帮助孩子们实现微心愿;为了丰富小花庄村民的文化活动,他四处协调,以村活动室为载体创建图书室,内含政治、历史、种养殖、儿童书籍等类别图书共500余册。他会给挂钩人员的走访要求开出“处方”,会给各村的群众会明确议程,会深入群众家中指导打扫和归整,确保家庭卫生清洁,还带着工作队、突击队的队员们奋战在自然村公共卫生整治的现场……

陈彦吉带着工作队所做的这些努力,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就连村里群众的农产品收获了,也交由他带领的团队代为销售。2018年7月的一天中午,当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的职工们下班从车间奔向食堂的时候,看到陈彦吉带着由本单位部分职工组成的突击队,正在车间外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这些农产品是32户群众的,群众们忙于生产,就把农产品交由陈彦吉想办法销售。陈彦吉想到公司职工较多且集中,于是便把农产品拉到公司销售。陈彦吉和同事一边称、一边卖、一边记录,谁家的东西卖了多少钱,记得是一清二楚。就这样,整整3辆皮卡车的农产品,被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的职工短短几十分钟就抢购一空。销售农产品所得的钱也是由陈彦吉他们一笔一笔送到群众手中。

陈彦吉带着工作队所做的这些努力,获得了群众的信任。法克村在启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时就明确,将实行“庭院卫生清洁户”的评比,对于评选出来的人家,颁发锦旗的同时就颁发奖品。奖品有挂钩单位协调购买的水泥、家电、日用品等。群众对公正评比深信不疑。2019年9月2日,岔河村的档卡户高廷福家和非档卡户代成林家,经检查评比获得“庭院卫生清洁户”的荣誉,驻村工作队给两户人家送来了锦旗和电饭煲。各村启动环境整治不到半个月,大部分家庭的环境卫生取得了根本性好转。在大法克村,档卡户魏林昌家中仅有年龄70余岁的夫妻俩人,以前总说生产忙没空收拾,到处乱七八糟。9月4日我再到他家的时候,看到他家的庭院、客厅和房间等,到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发生了质的变化。老魏告诉我,他听到村里的卫生检查组给自己家打了4分。这个七旬老汉有些害羞地说:“我们把自己家里打扫干净,政府还给奖品,这原本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啊!”他指着正房右边的一个角落告诉我说,准备把旧烤房拆除,在那里建个牛圈,把庭院的卫生问题彻底解决。

法克村群众真情演绎的许多画面,常常感动着陈彦吉。贫困群众会把家人舍不得吃的“老面条”和仅有的一块“烟熏肉”拿出来给他吃;有村民捡了菌子、找到蜂子、摘了几个百香果都会想着叫上他一起尝鲜;他的脚受伤时,村民会割来自家栽的芦荟给他敷伤口;夜里群众会散会时,村民们要看着他安全离开才会散去;许多群众在马塘街上见到他会与他热情地打招呼,即使他不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

我想,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和真情付出,群众是不会这样认可的。

事实也是这样:工作中,陈彦吉从来没有觉得扶贫工作是政府机关部门的工作、自己是一名企业员工而有所懈怠。为了将工作做得更好,他常常牺牲自己有限的休息时间,最长78天不曾休过双休或节假日。在许多村民因他的奔忙而受益的時候,他的父母亲相继生病住院做手术,而他,只是花了很少的时间去看了一眼。在父母需要特殊照顾的时候,他没能陪在父母的身边,尽一个好儿子的孝道。好在那时,同样在外地工作的哥哥,专门请了假到医院照顾老人,他的负罪感才得到减轻。

陈彦吉庆幸,自己在家的“不孝”,得到了同样身为共产党员的父母和兄长的理解。家里人认为年轻的他能够经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的战役是件幸福的事,这是其他任何工作环境都无可替代的磨砺。

陈彦吉庆幸,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曾经给了自己锻炼的平台,使他能够面对这一全新的工作而没有束手无策;陈彦吉庆幸,自己的合理请求,总能得到公司的支持,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还是劳动力就业的接纳,公司在经历重重发展困难的情况下,承担了一个大企业应尽的责任。特别是每半月轮换一班的突击队,使他在引导发展和管村、治村等方面如虎添翼。陈彦吉庆幸,于工作的合理安排或建议,总能得到一起奋战的工作队员、镇村干部以及挂包单位的配合。无论是在2018年的冲刺脱贫,还是在2019年脱贫退出的总目标面前,注入法克村的各支力量以大局为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全力推动脱贫步伐向前迈进。

拆旧复垦、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纠纷调处、临时救助、群众增收……只有在一项一项的工作任务攻克或是稍有起色之后,他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因为没能尽好一个儿子的孝道,或是因为没能更多地照顾一下怀孕的妻子,而感到些许的遗憾……

猜你喜欢

工作队驻村群众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扶贫工作队
驻村第一书记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中办国办:根据贫困村实际需求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