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育中何以实现

2020-05-28邹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邹华

摘要: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有物理观念、物理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层面的内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引导,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构建物理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借助实践活动开展物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发展观,树立学生的责任感.本文将结合功与能教学内容,分析物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实现途径

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要求教师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体系,并且在学科教学中不断贯彻和落实,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物理核心素养的内容,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结合课堂内容,注重物理观念培养

物理观念是指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待物质以及运动,了解相互作用和能量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准确解释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内容解决生活问题.高中物理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等知识学习后,结合具体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物理觀念.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功的物理概念.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如利用绳子和滑轮将物体逐渐向上拉高;静止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缓慢前行;汽车刹车在阻力的作用下滑行一段距离;用力搬石头却没有搬起;合力提着水桶匀速前行.通过这样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图中哪些力的作用取得效果,哪些力的作用没有取得效果?在学生思考之后,让学生再次观察,力对物体做了什么样的功?物体在什么力的作用下沿着什么方向运动?什么力的作用下做出什么样的功?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功的概念,掌握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二、优化教学方案,注重科学思维培养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应当注重学生模型构建、科学推理以及思维创新等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相关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物理问题.针对他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批判意识看待他人观念.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功率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可让学生掌握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定义和公式,结合相关的物理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公式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汽车在以额定功率爬坡的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使用低速挡?通过相应思考,让学生构建相应模型,做好汽车受力分析,做出相应的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汽车在上坡过程中,想要保持速度不变,为什么需要加大油门?起重机在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物时,为什么发动机输出功率越大,吊起速度就会越大?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借助物理模型结构,引导学生开展推理活动,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三、结合物理实验,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模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存在较大困难,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发生过程的学习和掌握.借助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可解决学生自己内心的疑惑,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实验原理“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但是总的机械能守恒”.利用相应物理实验器材,结合教师实验演示过程和步骤,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记录相应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相应实验结论.针对实验中出现的误差,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减少误差的有效方式和策略.通过对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环节进行分析,优化实验设计和操作,观察相关物理现象,深刻理解物理内容和规律.

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物理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知识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物理模型转化中依然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物理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以生活内容为载体,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体会物理学科内涵和乐趣.在物理探究和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