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影像平台建设对山东运河乡村文化的推广意义

2020-05-28黄帅

决策探索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影像平台建设

黄帅

【摘要】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航道,运河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要的现实价值。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时代应运而生,数字影像平台的建设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立足于山东运河乡村文化的历史以及现实意义,探讨了数字影像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从而探究新时代下推广山东运河乡村文化的新模式。影像资料、影视作品以及网络直播等数字影像平台是现阶段推广运河文化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数字影像;山东运河;平台建设;文化推广

京杭大运河全长1800公里,运河文化的形成历经千年之久,包含了荆楚文化、齐鲁文化以及燕赵文化等。山东运河沿岸城市包括济宁、聊城、临清、德州等,在吸收南北古今的风土人情的过程中,形成了开放、兼容、多样的山东运河乡村文化。山东运河乡村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人文遗产资源,也是我国南北文化交融的结晶。数字影像平台建设对于山东运河乡村文化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一、追溯山东运河乡村文化

山东运河是南北商人以及艺人的聚集地。其中,济宁是孔孟之乡,因此济宁运河乡村文化一直秉持儒家文化的特点;聊城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聊城运河乡村文化一直建立在水城文化的特色之上;德州自古以来都是繁荣的商业区,因此德州的运河乡村文化具有浓厚的商业特点;山东临清则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特点,临清的运河乡村文化自然也以民俗文化特色为主。总的来说,山东运河乡村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性与包容性,“呈现出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艺术内涵”。

二、山东运河乡村文化的数字影像推广模式

(一)影像资料推广运河乡村文化

山东运河文化本身就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内涵,从孔孟之乡的儒家文化到集南北文化之精粹的德州商业文化,都可以借助先进的高科技摄影装置来完成对运河文化的影像资料的记录。通过在线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对运河乡村景观的数字化展示,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进行远程资源共享。虚拟影像的分段展示可以满足不同层面的观众需求。另外,观众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平台互动,增强了影像资料展示的自主性与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运河乡村文化的推广。

(二)影视作品推广运河乡村文化

山东运河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因此也具备影视作品的可改编性。与一般的影视作品相比,以山东运河乡村文化为蓝本的影视作品能更好地迎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山东运河文化进行更好的宣传和推广。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曾沿着运河沿岸游历中国的诸多城市,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曾多次在运河沿岸进行“微服私访”,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乾隆皇帝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的爱情故事,这些都可以作为改编为影视剧的蓝本。近年来,与山东运河文化相关的影視剧有《水浒传》《还珠格格》等。影视作品在打造山东运河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可以凸显出运河的人文景观,还可以挖掘旅游资源,展现人文魅力。

(三)网络直播推广运河乡村文化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网络直播的发展,网络直播是基于当下互联网传播所衍生的一种新的自媒体形式,具有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在如今的消费时代,可以通过把握这种新型的自媒体形式来制定合适的推广山东运河乡村文化的传播策略,从而促进相关民俗文化的保存、传播与发展。

山东运河乡村文化具有唯一性与不可复制性,网络直播的模式可以为运河文化的推广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平台。特色美食、人文景观、自然景物等都可以作为直播的对象,中国社会即将步入5G时代,相关的文化部门在推广运河乡村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网络直播的模式,搭建新型的数字影像平台,从而使山东运河文化可以更好地被人们了解和接受。

三、结语

推广山东运河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作用,可以有效地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新媒体的传播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将山东运河乡村文化更好地推广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运河文化的精髓,使古老的运河乡村文化焕发新生,从而更好地拓展中华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实现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刘致福.浅论山东运河文化的开发和利用[J].发展论坛,2002(1):55-56.

[2]张思坚.山东运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6):95-100.

[3]郭荣男.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产业发展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山东运河乡村文化数字平台构建模式研究”(19-ZZ-WX-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字影像平台建设
岩画保护,数字影像数据库来帮忙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作品赏析(4)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党建类新媒体加强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
浅谈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