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京访名师扬帆再起航

2020-05-28贾海辉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题人生妈妈

贾海辉

十月的北京,秋风送爽,景色宜人。2019年10月中下旬,佛山市顺德区名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为期两周的培训。作为广东省陈维坚名教师工作室成员的代表,我带着陈老师的殷切期盼和谆谆嘱托,赴京参加了培训。

课题研究需要从“小课题”做起

什么是科研?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润勇看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哪吒”,脚踏两个风火轮:一个是教学——安身立命之本;一个是科研——脱颖而出之本。必须双轮驱动,协调向前,才能更高更强。所以,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两者缺一不可。然而,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只靠教学这个“单轮驱动”,久而久之,退化成一个只会做重复劳动的“教书匠”,丧失了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将科研摆在与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如何展开科研?课题研究是做科研的最好平台,得课题者得天下、得未来。所以,今后的日子,要“借题发挥”。

做好选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室教研员王立军指出,做课题一定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课题”“微课题”做起,“勿以微小而不为”。这里解决的是一个问题,而非“问题域”(多个问题的集合);解决的是一个问题点,而非问题面。如何知道自己的课题是不是足够“小”呢?把课题进行分解,看能否分解出更小的课题,如果能够再分解,那就证明还不够“小”,还需要进一步提炼。

做好选题后,给选题定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杨润勇说,正确的标题一般符合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偏正结构,比如“……的案例研究”“……的构建研究”“……的实验研究”等;二是在尽量保持研究特征的前提下,题目越简越好;三是一般不加副标题;四是标题的各要素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比如“中学生物教育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验研究”,有三个要素,“中学生物教育”“学生探究能力”“实验”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五是一般没有标点符号(冒号、引号除外)。

千方百计激发学习兴趣很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多教师追求的目标。不同的专家提出了各自的激趣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研专家罗春彦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第一段为例进行了教学示范。他问学生:“这一段讲了几件事?每件事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在得到了学生的回答之后,接着问道:“第一件事对应哪些文字?第二、三件事呢?”剖析了每个字的含义之后,最妙的一问产生了:“能不能画一幅画来表达‘乃瞻衡宇呢?‘载欣载奔是不是也可以用一幅画来表达?”以上所有的问题本质都是问:“这一段分为几层?如何划分?每层的意思是什么?”如果按照后者的问法,学生的兴致明显就会降低。但按照前面的问法,学生人人有话讲,尤其是将绘画引入语文课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赵希斌以《致橡树》为例,设计了该课的开场白:“1975年,在厦门鼓浪屿,舒婷与一位归国老华侨在海边散步。谈话间,老华侨向舒婷说起这辈子碰见过的女孩。他说,漂亮的女孩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不漂亮,既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又很凶悍。唉,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真难!舒婷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她觉得那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男女应当是平等的,难道女人是为了得到男人的欣赏而存在的吗?!她越想越生气,于是当天晚上奋笔疾书,一挥而就,一首里程碑式的现代诗歌就此诞生。大家想不想知道这首诗是怎么写的?”听了这段开场白,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读这首诗。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邢红军则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实现从“本色教师”向“角色教师”的转变。所谓“本色教师”,就是平时怎么说话,上课就怎么说话;所谓“角色教师”,就是平时怎么说话,上课却不那么说话。简单来说,就像换了一个人,就像启动了身体上的某个程序,抑扬顿挫、唱念做打、插科打诨,信手拈来。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代入感”,才能做到“感同身受”。其实教师是一个演员,只是不穿戏服、不画脸谱而已;讲台就是一个舞台,只是没有摄像、音响而已。

多读书促积淀

抓德育的本质是抓师生关系,德育是要“赢得”学生,而不是“赢了”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班建武说,教师处理德育问题时,可以采用“五部曲”:第一,尝试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第二,要无条件地同情他的遭遇和感受,但绝不宽恕他犯错的行为;第三,再次强化对他感受的理解;第四,引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他;第五,要做到眼里有“人”而不能只有“事”。

举个例子,当妈妈眼里只有“事”时,亲子对话的情形如下:

孩子:妈,今天班主任居然当着全班人的面批评我。

妈妈:发生了什么?

孩子:我忘了带笔,下位子找同学借。(如果孩子肯说,证明亲子关系还不错)

妈妈:谁让你那么粗心大意,下次要记得带!(这句话不仅将此次亲子沟通的大门彻底关闭了,还有可能造成孩子以后不再跟妈妈讲实话了)

当妈妈眼里不只有“事”还有“人”时,亲子对话的情形如下:

孩子:妈,班主任今天居然当着全班人的面批评我。

妈妈:你是不是特别委屈、特别难过啊?(妈妈先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无条件地同情他的遭遇和感受,孩子会认为“我妈果然是亲妈,懂我。”)

孩子:我只是忘了拿笔,下位子找同学借。(孩子会敞开心扉,说明事情的原委)

妈妈: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确实是挺尴尬的,当众被老师批评确实让人很没面子。让我们想想看,课堂上未经老师允许离开座位向别人借东西对不对呢?你再想一想,下回怎么避免再碰到这样的事情?(妈妈要再次强化对他感受的理解。引導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他。)

孩子:那下回我带五支笔过去。(氛围变得轻松活泼起来,一次非常成功的亲子沟通)

因此,当一个孩子在“你”(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老师)面前说“我被人打了”的时候,孩子首先期盼的是你的安慰与呵护,如果此时的“你”却像一个冷冰冰的法官,全身心地投入调查事情来龙去脉、如何处罚那个犯错的人,这样的事情做多了,孩子就会认为你不关心他,或者不懂他。以上成果,源于美国教授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班教授讲的是读专业书籍的好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则告诉我们“读杂书”的好处。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业书籍,也称教科书,二是“闲书”。所谓“闲书”,是指在个人专业领域之外,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帮助的书,比如国学经典、文学著作、史学著作、美学著作。刘勇教授特别喜欢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一段话:“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以此为例告诉我们,读书能够带领我们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对人生的正确认识,提升我们经受挫折的能力。他又以《平凡的世界》《一个人的遭遇》为例告诉我们:“一部经典作品,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去读,感受是不一样的:中学是初读,大学是细读,中年是碰撞,老年则是回味。”最后,他送给我们一句话:“法国帕斯卡尔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房间里。我要说,想要安静地待在房间里,最好是摆放一本经典书,认认真真地读下去,看下去。”所以,从今天起,主动放下手机,回归名家经典。

多阅读别人的人生

本次培训期间有好几位专家和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刘勇教授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少年时身处动荡年代,“九死一生”,中学毕业后做了三年铁路装卸工,如今成为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他“现身说法”:“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史丽英的教师生涯是极为成功的:1989年大学毕业,1999年被评为吉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07年成为吉林省特级教师,2013年来到北京工作,2017年开始担任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她最重要的一条人生经验是“做好自己,当有机会来到你身边时,一定要抓住”。赵希斌教授则分享了自己与“书”的不解之缘:高中时期爱读杂书,手不释卷,虽然高考失利,依然初心不改,此后成功考上北师大博士,直到今天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畅销书作家。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怎样才能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过更有意义的人生呢?中国的特级教师数以万计,阅读他们的成长经历,能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利于我们以更短的時间、更快的速度成就名师之路。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课题人生妈妈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人生中的某一天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不会看钟的妈妈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妈妈去哪儿了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