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战疫实录
2020-05-28麦婉华
麦婉华
“疫苗是解决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最根本举措。”在广州市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如是说。他介绍,中国疫苗在五个方面开展疫苗研发工作:全病毒疫苗、核酸疫苗、腺病毒做载体的疫苗、基因工程的疫苗、用流感作为载体的疫苗。中国的疫苗研发工作抓得很紧,不会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位于广州开发区的恩宝生物实验室里,疫苗研发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据了解,恩宝生物原本拥有独特的腺病毒基因改造技术平台,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疫苗及生物药物。利用该平台优势,恩宝生物团队仅用25天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代基于Ad5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候选株的构建,并于2月18日免疫小鼠,2月21日免疫了猕猴。恩宝生物也在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创新创业专业赛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据了解,目前,恩宝生物已开展第二代新冠疫苗的研发,力争获得更为高效的疫苗。
有了疫苗,人类就有希望掌握把新冠病毒关回“潘多拉盒子”的钥匙。在广东,“新冠疫苗研发与生产”已经被列入重大专项。来自广州开发区的达博、恩宝、锐博等7家科技企业成为全省新冠肺炎疫苗研制的绝对主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州开发区坚持“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迅速进入战备状态,注重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第一时间组织区内生物医药企业紧急科研攻关,第一时间筹备生产防疫物资,成为全国最早打响科技战疫的地方之一。
然而,广州开发区在疫情防控中的亮点远不止此。记者了解到,该区以改革的思维抓防疫、以创新的举措促复产,全面打响“五大战役”。其全方位构筑防、控、治一体化疫情防治体系,全链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胜利”。
打好科技战“疫”阻击战
高新興集团自主研发全国首个测温巡逻机器人,可实现红外线 5 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
近日,在广州开发区开源大道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灯火通明。中科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正带领团队,加班加点研发一款全自动高通量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同一时间,相似的场景正在该区达安基因、金域医学、达博生物等企业上演,可谓是“强手如林”。据悉,广东省入选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4个产品中,有3个出自广州开发区,全省公布的5家新冠肺炎检测诊断机构,广州开发区独占4家,占全省8成,担负全省70%以上的检测任务。全区新冠肺炎诊断检测试剂日产能达250万人份,占全国1/4。该区率先开展复工复产企业员工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检测,累计筛查约9.25万人次。钟南山院士团队与和信科技研发出的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且患者的血浆稀释500至1000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条带。
除此之外,广州开发区还加速消毒液、防护服、口罩等防疫产品研制。该区3天时间研发出全国首例柔性AI视觉口罩机,推出国内首款测体温巡逻机器人,4家机构列入国务院联防联控办防护服定点名单,微量元素企业研发生产的KN95口罩在近日美国疾控中心抽检的85个品类口罩中各项指标均达标,是唯一达到过滤效率最大值100%的口罩。该区累计生产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1700多万人份、消杀用品2.3万吨、口罩2000多万个、防护服100多万件。
而在攻关“治”方面,广州开发区也有突出成果。记者了解到,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牵头组织区内科研力量,从新药合成研发、老药新应用、靶向药物研究、ITNK细胞治疗、致病机理研究及治疗方案优化等5个方面进行科研攻关,分离出第一株在广州本地被感染病例的新冠病毒毒株。该区谋划创建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研究院、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装置、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安全军民融合基地、纳米生物安全中心等高端生物安全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全国一流的生物安全研发引擎。
华银健康广州实验室工作人员一天三班,假期无休,争分夺秒开展新冠标本检测工作
就此,赵宇亮对广州开发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成绩给予肯定:“广州开发区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为我们疫情攻关预备了一支在全国领先的科技队伍。在疫情中,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研发团队聚集起来,再加上广州开发区原有的雄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两者一结合,为我们高效率、高质量打赢疫情防控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打好政策调节主动战
在疫情期间,广州开发区科学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迅速制定一揽子援企稳岗、强链补链政策,精准施策对冲疫情影响。
首先,盘活“旧”政策。近日,该区的“金镶玉”系列政策正式升级步入2.0时代,覆盖引资引才引智的各个层面,不少扶持政策领跑全国,为该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其中,四个“黄金10条”产业发展政策2.0版,按照“精准扶持产业发展,全力助推经济增长,全面提升激励效能”原则,企业贡献越多奖励越多、贡献增长越快奖励力度越大,尤其对新注册企业奖励不设上限,大幅提升企业人才奖励力度,新增新业态、技改和增资扩产扶持等条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而升级后的人才和知识产权两个“美玉10条”2.0版,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兑现更为便利。例如,人才认定不唯出身、项目奖励不限用途、扶持政策一套全包、知识产权也能变现、国外机构同样扶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