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嚼舌去吧

2020-05-28关邨

中关村 2020年5期
关键词:经济学家经济学市场经济

关邨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先生留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美国只有200年,中国至少有4800年不需要美国说三道四!”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曾说过一番无奈却是事实的话:“30年来,凡是中国人自己想出来的经济政策大都走对了路;凡是从西方进口的皆害人无数。”马云先生也出语惊人地表白过,阿里这些年的成就和经济学家无关,问题也和经济学家无关。只因经济学家的理论常常解释不了市场现象,于是一些不甘寂寞的经济学者又抛出“动物精神”、“魔鬼精神”等诸如此类的新概念,娴熟地玩弄文字,信心满满地迷恋数据模型,终究还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手”的舞动规律,因之也就无法自圆其说。数典忘祖者的思想根源是缺乏“道路自信”,其行为表现则是按图索骥理论脱离实践的“黑板经济学”,淡漠甚至忘掉“中国经济通往和谐之路”的朴素理念。

“说现代西方经济学源于西方没有错,但是说中国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则是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无知和不敬”!

鉴于这样的认知,财经学者钟永圣教授“经得住喧闹”攻书10年,“耐得住寂寞”伏案700个日夜,笔耕出一部《中国经典经济学》——把“儒释道”之文化精髓体现在神州经济学的探索中。作者自云:中国本土经济学简言之,是“善财”、“德为财本”、“天人本一,德财相应”。这是“市场经济”之“自由、法治、道德”三要素的的鼻祖。

“儒释道”文化的传播者南怀瑾先生讲过:“今日世界,由于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如交通便利,建筑的富丽,生活的舒适,这样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烦恼,这在精神上来看,也可以说历史上的痛苦时代。在这物质文明发达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的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由此想开去,我们国家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是多么重要!和谐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之魂。

李白诗《嘲鲁儒》云,“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文中的“经济策”直译可解读为“经世济人”即治理国家,现在国人中的一些经济学家,言必称西方,“白发死章句”,却是数典忘祖不可取的。

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得益于日渐成熟的“三观”体系,正是“中国经典经济学”的丰厚底蕴,吸取精华,借古鉴今,洋为中用,乃是继承、发扬、光大中国经济秩序的必然之路。诸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向望”;“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如果说“道法自然”是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铁律,那末“伦理道德”就是市场经济契约守信的行为准则。

“中国经典经济学”所倡导的经济,既不是单纯的“计划经济”,也不是排他的“市场经济”,而是两者水乳交融的“中道经济”或曰“中和经济”,乃是“中庸”之道的硕果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是“中国经典经济学”的发扬光大者,他的核心就是“通往和谐之路”,他的依托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自己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钟永圣教授指出“中和经济”的两个内涵:一是“大道自然为无为”的经济;二是“伦理体现为物质”的经济。四个经济要素,即“价值自律”、“合约自由”、“政府自觉”、“藏富于民”。

我们欣慰地看到,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电闪雷鸣的多事之秋,中国经济的体态“每临大事有静气”,总能化险为夷,渡过难关。在世界经济风暴来临之际,神州大地“风景独好”,在自然灾害不速而来时,不论是水灾、地震,抑或病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总能纾解险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救世兴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己”!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借鉴他人之长的民族。“师夷之长”、“拿来主义”、“学而不厌”……然而,“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根基,就发展经济而言,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指导,那就是在“中国经典经济学”中“取其精华”,吸纳百家,洋为中用,发扬光大,不受“黑板经济学”的影响,不为“资本”左右,“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嚼舌去吧”!

猜你喜欢

经济学家经济学市场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市场经济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从经济学家到摄影师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詹连富
经济学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