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铜矿山浮选柱半工业试验
2020-05-28代献仁袁启东
代献仁 陈 洲 袁启东 刘 军 张 永
(1.中铁建铜冠投资有限公司,安徽铜陵244000;2.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3.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
浮选柱是提高微细粒物料分选精度最为有效的浮选设备之一[1],具有富集比高、浮选速率快、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药耗低、操作方便、便于引入其他力场以及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大型化等优点[2-4]。浮选柱最初主要用在煤炭行业,目前在铜矿、钼矿等有色金属行业也逐渐获得广泛应用[5]。
安徽某铜矿山设计处理量为400万t/a,原矿铜品位为1.01%,设计铜精矿铜品位为20%[6]。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以及金和银,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石榴石、滑石、蛇纹石及硅镁石等。黄铜矿呈粗细极不均匀嵌布,黄铁矿嵌布粒度相对较粗,磁铁矿与磁黄铁矿嵌布粒度较细[7]。目前,现场采用优先浮铜—选铜尾矿磁选回收磁铁矿及磁黄铁矿—磁选尾矿浮选回收黄铁矿的工艺流程。现场浮选作业均采用常规浮选机,当原矿性质发生变化,特别是原矿品位降低时,精矿铜品位难以达到设计指标。因此,该矿拟采用富集比相对较高的CCF型浮选柱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现场铜精选作业的半工业试验研究,为今后用浮选柱替代浮选机进行铜精选作业的可行性提供技术参考。
1 浮选柱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1 CCF逆流接触充气式浮选柱
CCF逆流接触充气式浮选柱(图1)系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制。矿浆由柱体中上部给入,经分配器均匀分散后向下运动,与由喷枪式微孔发泡器产生的微气泡发生逆流碰撞,有用矿物随气泡上浮到泡沫区,经精矿淋洗水冲洗发生二次富集后从泡沫槽排出;脉石矿物则向下运动由底部尾矿口排出。该设备具有如下特点:采用新型喷枪式微孔发泡器,气泡微细均匀、不易堵塞、气体流量易调节;采用阶梯状布局并设置消能板使气体与矿浆充分混合后快速分散,有效避免发生“翻花”现象,也降低了柱体高度;采用智能尾矿调节阀,减压耐磨、维修方便、调节速度快[8-9]。
1.2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图2)是中国矿业大学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细粒高效分选设备。该设备由位于上部的柱分选段、下部的旋流分选段以及外部的管流矿化段3部分组成。矿浆由柱分选段的中上部给入,矿物在柱分选段内与气泡发生逆流碰撞,可浮性好的矿物随气泡上浮从顶部精矿槽排出;可浮性差的矿物向下运动至旋流分选段,在此进行按密度的重力分选和旋流浮选,粒度较粗、可浮性较差的矿物沿径向外侧运动,最终由底部的尾矿管排出;粒度较细的中矿则进入带有气泡发生器的管流矿化段,经高度紊流矿化后切向返回旋流分选段,形成中矿循环[10]。该设备有以下特点:气泡发生器采用耐磨蚀的氧化铝微晶陶瓷,以射流发泡方式产生大量微小活性气泡,非常有利于细粒矿物的分选;将管流矿化和旋流分选相结合不仅实现了高效矿化,还有效降低分选粒度下限,提高浮选速率,减少柱体高度;通过控制尾矿阀门,实现液面自动稳定调控。
2 原料性质
试验原料取自生产现场的铜浮选粗精矿,其化学多元素分析、铜物相分析以及粒级筛(水)析结果见表1~表3。
注:Au、Ag含量的单位为g/t。
?
?
表1~表3表明:铜粗精矿主要可回收元素为铜、金、银,其中铜品位为11.50%,铜矿物主要以原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铜粗精矿中+0.074 mm的粗粒级铜品位高达17.89%,而-0.023 mm的细粒级铜品位仅有9.45%,但其铜分布率却高达49.40%。因此,要想获得高品位、高回收率的铜精矿,关键在于强化细粒级的分选。
3 实验室浮选试验
为了弄清现场品位不达标是否因精选次数不足导致,在半工业试验之前采用铜粗精矿分别按现场生产流程及多次精选流程进行实验室闭路浮选对比试验,试验流程见图3、图4,试验结果见表4。
?
表4表明:现场流程试验的精矿铜品位只有17.35%,该指标与现场生产指标基本一致;而经多次精选后的精矿铜品位可达到大于20%的目标。由此可见,在不改变磨矿细度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精选次数或采用高“富集比”的浮选柱取代常规浮选机以获得合格精矿是完全有可能的。
4 浮选柱半工业试验
考虑到现场场地及原有设备情况,决定采用浮选柱与浮选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半工业试验,即采用1台浮选柱进行精选,1台浮选机进行扫选,试验流程见图5,其中CCF型浮选柱型号为φ700 mm×8 000 mm,射流浮选柱型号为φ400 mm×4 000 mm,浮选机为容积1.1 m3的机械充气式浮选机。由于浮选柱的工艺参数(矿浆浓度、充气压力、泡沫层厚度、处理量等)对浮选指标影响较大,因此首先进行实验室工艺条件试验,然后在较优的条件下进行了7 d的半工业试验。
4.1 CCF型浮选柱条件试验
4.1.1 矿浆浓度试验
当充气压力为0.35 MPa、泡沫层厚度为1 200 mm、处理量为0.8 t/h时,矿浆浓度对精矿指标的影响见图6。
由图6可知,矿浆浓度越大,精矿品位越低,回收率越高。在保证精矿品位达标的前提下,为提高设备处理量,应尽可能选择较高的矿浆浓度,因此适宜的矿浆浓度为25%。
4.1.2 充气压力试验
当矿浆浓度为25%、泡沫层厚度为1 200 mm、处理量为0.8 t/h时,充气压力对精矿指标的影响见图7。
由图7可知,充气压力越大,精矿品位越低,回收率越高。为保证精矿品位,选择充气压力为0.35 MPa。
4.1.3 泡沫层厚试验
当矿浆浓度为25%,充气压力为0.35 MPa、处理量为0.8 t/h时,泡沫层厚度对精矿指标的影响见图8。
由图8可知,泡沫层厚度越大,精矿品位越高,回收率越低。为保证精矿品位,选择泡沫层厚度为1 000 mm。
4.1.4 处理量试验
当矿浆浓度为25%,充气压力为0.35 MPa、泡沫层厚度为1 000 mm时,处理量对精矿指标的影响见图9。
由图9可知,处理量越大,精矿品位越低,回收率越高。为保证精矿品位,选择处理量为0.8 t/h。
4.2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条件试验
中矿循环压力是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分选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大小将直接影响矿化效果和泡沫层厚度,进而影响分选指标[11],因此分别在高循环压力(0.3 MPa)和低循环压力(0.15 MPa)2种状态下进行矿浆浓度和处理量试验。
4.2.1 高循环压力下的条件试验
在高循环压力下,当处理量为0.5 t/h时,矿浆浓度对精矿指标的影响见图10。
由图10可知,在高循环压力下矿浆浓度即使低至15%,精矿品位也只有17.06%,与目标值相差甚远。综合考虑,选择矿浆浓度为25%进行处理量试验,结果见图11。
由图11可知,在高循环压力下处理量即使低至0.2 t/h,精矿品位也只有17.05%。可见,在高循环压力时射流浮选柱的分选指标较差。
4.2.2 低循环压力下的条件试验
在低循环压力下,当处理量为0.2 t/h时,矿浆浓度对精矿指标的影响见图12。
由图12可知,低循环压力下浮选指标明显变好,当矿浆浓度为15%时,精矿品位为20.09%。因此,选择矿浆浓度为15%进行处理量试验,结果见图13。
由图13可知,在低循环压力下,处理量越大,精矿品位越低,回收率越高。为保证精矿品位,选择处理量为0.2 t/h。
4.3 浮选柱半工业试验
采用条件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见表5、表6)进行了7 d的半工业试验,2种浮选柱的累计试验指标以及同期生产指标见表7和表8。
?
?
?
?
半工业试验表明:在精矿回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浮选柱的精矿品位均高于同期现场精矿品位,其中CCF型浮选柱的精矿铜品位高达21.01%,比同期生产指标提高了2.9个百分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精矿铜品位为19.96%,比同期生产指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说明CCF型浮选柱更适合于处理该矿石。
5 结 语
(1)安徽某选厂铜粗精矿的铜品位为11.50%,主要为原生硫化铜,铜在-0.023 mm的细粒级分布率高达49.40%,要想获得铜品位20%以上的精矿,重点在于强化细粒级的分选。
(2)实验室浮选试验表明,对铜粗精矿进行多次精选可以使其铜品位达到20%以上。半工业试验表明,在精矿回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CCF型浮选柱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精矿品位均高于同期现场指标,其中CCF型浮选柱的精矿品位高达21.01%,比同期生产指标提高了2.9个百分点,更适合用于处理该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