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思考:学艺关键词
2020-05-28蒋跃中国美术学院
◆蒋跃(中国美术学院)
小引:这不是一篇论文,是新型冠状肺炎袭来时“宅”在家中时对绘画学习的一些思考,以关键词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当然,艺术的问题还有很多,并不仅限于这些词,只是根据自己的体会,赋予新的内涵并希望能够有点启示意义。
逻辑
通常情况下画家作画往往很感性,没有逻辑概念。其实我的观点是逻辑很重要,所谓逻辑指的是因果和层层递进关系,数学的证明题就是逻辑学,讲究推理。世界上任何事物,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因其内在逻辑而存在。我们将所有的逻辑关系弄清楚,事物的深层问题就明白了。 绘画艺术表面上看,似乎很随意,其实不然,我们只要细细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我曾经写过一本书《绘画形式语言研究》(安徽美术出版社),就是用推理方法揭示这些内在的奥妙和规律。只有符合逻辑,符合美学规律,画面才会有美感。犹如我们写论文,先说什么,再说什么,都有一个秩序关系。绘画只有符合这些秩序,即符合逻辑才会成立,否则一辈子都无法驾驭。
因此,我认为,绘画创作中整理秩序是研究秩序感的真正目的——在一个平面空间中把握逻辑的基础上感性的表现客观对象,将理性和感性统一起来是秩序感的主要表现形式。讲究的是要素与要素之间通过某种方式的特定联系,是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和谐等各种矛盾的辩证统一。正如英国哲学家贡布里希在《秩序感》第二版序言中所说:“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设计风格中。”(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杨思梁 徐一维译)图案作品就是逻辑性和秩序感的集中体现,而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节奏韵律就是逻辑追求的结果。一个画家的头脑中如果有严格的逻辑概念,符合各种美学要求,那么其作品一定不会差。
结构
结构,是指由组成整体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不仅建筑学强调结构,其实我们作画的过程,也必须强调建构画面的过程,即不断对画面进行建设、调整,抹去重来,批判和思考的进行着,绘画的结构也涵盖在其中了。
其实,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大到宇宙,小到一棵树、一朵花等等都有构造。比如,书法之中,最难的是间架结构,字的结体、笔画的穿插,造就了汉字之美,其次才能谈到笔法、线条,最后是布局气韵。骨之不存,毛将焉附?结构更是贯穿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之中,交响乐谱曲也有自己的篇章结构,写文章也有起承转合的要求,绘画构图学就是专门研究画面结构的。同样,画人物,我们只要将人体结构搞懂,就有可能画得栩栩如生。因为懂得各种物象的结构,我们就能够看得明白,画得理解,深刻性自然也包括在其中了。同时,作画有了结构意识,做到纲举目张就不难了。因此,我认为,绘画结构的内涵,包含着画面布置的结构关系(形式结构)和物象自身的结构关系(物理结构);是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辩证关系。
本质
所谓本质,是指某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内部联系,不能被别的事物替代,与“现象”相对。语出晋刘智《论天》:“言闇虚者,以为当日之冲,地体之荫,日光不至,谓之闇虚。凡光之所照,光体小于蔽,则大于本质。”绘画学习,尤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本质就可脱离具体的表象,剔除现象的干扰,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内在的规律,直击问题的核心,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为现象总是不断在变幻,比如同一个对象,在各种不同光源,各种不同角度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如果抓住其本质就不会被迷惑了。
在我自己长期研习的过程中,常常会不断追问:绘画的本质是什么?书法的本质是什么?摄影的本质是什么?素描的本质是什么?色彩的本质又是什么?……用这样的设问,会得到很多深刻的思考,而不被各种现象和假说所蒙蔽。事实上,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许多画家并没有真正弄懂。 “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追求本质的一种学习方法。
家里有镇宅宝国画蒋跃
反思
画家为什么很难突破自我,是因为看不清自己。往往看别人一个疤,看自己一朵花。以为自己比别人都画得好,事实上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没有看出来的问题,别人一眼就明白了。由此,知己知彼,经常反观审视自我,是非常重要的。要时时提醒自己的不足,不要重犯老毛病。孔夫子“一日三省”就很有意味,要清楚:自己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当下的瓶颈是什么?如何突破?有许多观者为了博得作者的愉悦,往往会挑好话讲,渐渐地作者以为自己真的很好,退步也就必然了。我的观点是,要了解自己,看清自己。对待他人的作品要善于吸收,即便自己不喜欢的流派风格也要审时度势,搞清楚不喜欢的原因。不能惯性思维,要适时地停下笔,时时反观,检讨自我。我有一个习惯,经常翻看过去完成的作品,就好像看别人的作品,有新鲜感,缺点容易看出来,再加以修改。对待质与量,我的看法是质更为重要,画家要名垂千古,只要有一两件作品就够了,量是同一层面的反复,质才是根本的目的,是高于他人的标志。同时,也要创作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语言。这就是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高度与深度。
除了对自己,对待名家也要有自己的反思态度,不能盲从。有些画家的宣传也许名大于实,比如李苦禅,我认为他的作品在审美上没有太大的追求,技法上步齐白石后尘,也没有新的建树,但名气却很大。还有很多在世的书画家往往名大于实,我们要看清楚。
悟性
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们大多数的时候是惯性思维,只有突发奇想,有所感悟,才会灵光一现,有所突破,跃上新的台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悟性”,这是大量积累的厚积薄发,没有长期的思考,是不可能有悟性的。事实上,我们常常在同一个层面上徘徊,炒冷饭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画家的成名作30岁之前就创作出来了。所以,有的老师会讲某某学生悟性好,一方面是称赞其有天分,另一方是夸奖其有思考。的确如此,我的看法是,最优秀的文学作家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悟”出来的。画家更是如此,大师们都拥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个性追求。比如,潘天寿早年非常崇拜吴昌硕,临摹的作品很像。但后来他悟到必须与其拉开距离,在很多方面有突破,成就了其艺术高度。他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笔记:“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卢炘《潘天寿》,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19 页)这种梦境就是“悟性”。黄宾虹在青城山寺庙躲雨,看到照壁上的斑驳水滴和深浅不一的雨痕,突然悟到了山水画创作的境界,于是进行“变法”,一改过去的“白”,而混混沌沌、黑繁之中创造出了自己作品的风格面貌。
如何培养自己的悟性?我的一个体会是要大量的“读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都要通读,包括国内外的各种展览会;有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要精读。而且要保证自己能够读得懂,读进去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懂得其中的内涵,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悟性,而且自己悟出来的道理,一辈子都忘不了。
方法
绘画学习,除了苦学,也要讲究方法。除了道法自然外,历史上,许多画家受到某些前辈的启发产生新的拓展。比如俄罗斯列宾的学生赛罗夫,没有沿袭老师的素描严谨,而从色彩上去突破,有了自己的艺术面貌;尼古拉费钦的素描从临摹荷尔拜因的作品开始,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顾生岳的速写则受到了德国门采尔的启发,创造出了国画人物特色的速写效果;更绝的是方增先靠一本伯里曼的《艺用人体结构》而将国画的人物的笔墨结构化,走出了浙派国画人物的新天地。这些事例都是继承之上的创新,凭空的为创新而创新,往往缺乏生命力。其实,我们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往前走出一小步就很伟大了,而其中学习的方法是关键。绘画过程中,研读经典大师的作品,显得十分重要,只有理解了,才有可能借鉴和吸收。当我们看明白其中的奥妙时,不仅快乐,进步就有了可能,绝不可低估这些“不说话的老师”。
在诸多门类的书籍中,我最喜欢看画家的“画语录”。我藏有潘天寿、黄宾虹、陆俨少、钱松嵒、周昌谷等的语录书。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自己作画的体会和感悟写下来,我读后很有启发,这大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审美
美术,包含着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内涵,是劳作与哲思的结合体。“术” 是一种技术训练;“美”就是审美,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品位。大家似乎对这个词都很熟悉,它伴随画家的一生。人一出生就有自己的喜恶,但原始审美是懵懂的,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与这些稚嫩的审美观念作斗争。读书、写作、听课、研讨、画画等都是修养和审美的积累过程。我的体会是有什么样的眼光,就会有什么样的审美,也就决定其作品的格调高下。许多画家为什么画不好画,往往是审美出了问题。只有少数画家能够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审美精神,有许多作者技法很高,但审美不够,也只能做一个平庸的画家。因此,画家要多读书,多观摩,多思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成为一个审美高雅有品位的人。
审美,是一个画家的头脑,它统领着作品的格调和艺术成就。许多人自以为有审美水平,其实远远没有到达应有的高度,于是,画家的三六九等就被划分出来了。比如王雪涛技法水平很高,但审美却不及吴昌硕;俄罗斯画家希施金的风景画与列维坦相比,后者就要高出一筹。众多的习画者,大多数处在金字塔的底层,只有极少数的精英在塔尖。除了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外,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审美修养在起作用。
生动
绘画要好看,必须生动。中国南朝齐谢赫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就是讲节奏,讲韵味,都是生动性的追求。画面要有气势,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有生气,自然就活了。我们看演讲者,同样的一句话,写出来的时候往往平淡无奇,但加上其手势、声音、情绪,这句话就变得生动了。绘画也是如此,要想方设法让平淡的东西变得有趣和生动。绘画美学原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立统一,寓各种矛盾于统一之中。对比出生气,和谐出优美。我做学生的时候,有的老师讲要强调对比,有老师讲要追求和谐,常常搞不明白。其实,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作品产生出生动感。没有生动性就无法进入到意境层面。
俄罗斯尼古拉费钦的素描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中国美术界影响很大,其实他的油画也画得很好,不仅色彩感强,而且用笔十分轻松、活泼,给人以生动感。当下,很多人照抄照片,磨得很细,哪里还有生动性可言呢?写生的意义就是逼着画家处理控制画面,就像战士上战场,手忙脚乱中,生动性就出来了。不管作者画得多累,欣赏者看上去一定要轻松,唯此,才有享受之感。
趣味
趣味是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艺术的魅力在于高于生活,即在生活中我们无法企及的那部分东西,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正因如此,趣味性将贯穿于整个绘画作品中。好看、好玩、有回味就是衡量画面优劣的重要标准。比如,郑板桥作品中的竹子幻化为平面,有墨色变化,有疏密处理,有笔意韵味,就远远高于生活实际的毛竹了。当下很多人在画照片,刚过去的全国美展就有很多丑闻。我的观点是可以参考照片,但不能照抄,画照片,画得再像,终究是还原为生活的原型,并无太多的趣味。只有照片达不到的,才是绘画艺术追求的真谛。当观众称赞某人“画得像照片一般”,其实是一种贬义。比如,八大山人作品中的鸟、鱼、鸭等形象,与生活中我们所见完全不同,而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使我们过目难忘。年轻时,我看徐悲鸿画的猫非常逼真,栩栩如生,而潘天寿笔下的猫却不怎么好看,而现在却完全颠倒过来了。
这就是“造型”的内涵,作品画得太实,画得太板,画得太“真”等都是艺术趣味无法容忍的。反之,绘画中“不似之似”是有意义的。我的看法,画家作画不仅要有画“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虚”:虚境反可以更让人冥思,让人耐人寻味。
雅俗
绘画艺术的难度还在于雅俗共赏,即既要让专家认可,又要让老百姓喜欢。所谓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画家大多数的时候是画给同行人看的,希望得到圈内人士的承认,并不太关心老百姓的喜恶,甚至认为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就是低俗的。我不太同意这样的观点,多年以来我一直追求创作出能够让大家看得懂的绘画作品,很赞成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冰山定理”——作家只是露在海面上的八分之一,读者是八分之七。艺术家的作用是将这八分之七的大众唤醒,作品才有真正的力量。比如,像唐诗、宋词,朗朗上口,妇孺皆知,数千年过去了,它的影响并未消失;还有像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没有高深晦涩的理论,我们一读就懂,很了不起。美术界也有这样成功的例子,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还有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等。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优秀的教师能够把复杂深奥的课讲得通俗易懂,这就是“解惑”的意义。我很佩服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故事情节不仅通俗,而且引人入胜,往往情理之中,又预料之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观今天我们的电视剧,通俗倒是有了,但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胡编乱造,不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创作法则,看过也就忘了。抽象绘画,很多人以为是乱画,其实不然,只是抽取掉了具象部分的表达,内在的美学规定性和要求反而是更高了。当然能够看得懂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作品,相比较通俗的作品影响力自然不是很大。
雅俗共赏——又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又要扎根生活,来自群众,何其不易!
概括
我们知道,写文章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啰里啰嗦,讲半天还搞不明白到底要讲什么。概括,要求我们言简意赅,去粗存精,去芜存菁。对画家而言,概括的能力尤其重要。比如,我们讲画面的大关系,就是一种追求“概括”的说法。画风景,千万不能鼻子眉毛一把抓,远中近、天空、地面、主体物几个层次概括出来,画面的结构就很清楚了。这样我们对画面就有了把控和组织能力。事实上,美术作品需借助取舍等概括手段,使各种造型因素按一定形式法则和表现规律纳入特定的画面空间和韵律之中,因为再具象的作品相对于自然物象的丰富也排除不了概括的因素。粗犷简洁的表现与精到细腻的表现相比,只是概括程度的不同。
我认为,概括,这既是画家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犹如我们读长篇小说后,需要用一句话概括一样。没有这样的能力,就会陷入唠叨许久并未抓住中心,让人腾云驾雾,不知所然。古人所谓“惜墨如金”就是这个意思,以最少的笔墨画出最深刻的内涵。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的,绝对不要用两句话。
美展
画家热衷于参展或者办展,因为这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国展上能够获奖就名利双收了。于是,猜测评委的心理、走关系、抄照片等可谓五花八门,不择手段。由于动机不纯,近年来的这几届全国美展,我的看法是一届不如一届,内容与形式都有失水准。既没有高原,更没有高峰,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精神不相匹配。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些美展,倒是出了不少好作品。例如黄胄的《洪荒风雪》、周昌谷的《两只羊羔》、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等,那时候作者的想法很单纯。其实,艺术创作有自己特定的规律性和严肃性,投机取巧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上有许多画家并没有参加过国展,由于画得好,一样很有名。比如齐白石、吴冠中等,家喻户晓。古人早就说过,“宁静以致远”,面对当下这个躁动的社会,画家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专心做事,不要过于强的功利心,作品才会更上一层楼,心存杂念,是不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看清楚这一点,我从十届美展后就没有送作品参展了。
还有,办个展,我的看法也是劳民伤财。开幕式上要请政界名人来捧场,请理论家在研讨会上讲好话,还要请来宾吃饭,花费自然不会少。而结果往往是开幕式上热热闹闹,第二天就门可罗雀了。有这样的投入,不妨出本画册更有意义。
创新
创新,是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而改进或创造出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似乎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求新求异,是绘画艺术的本质要求。没有新意,绘画就味同嚼蜡,貌似用功,却是做无用之功,重复自我,更有甚者会倒退。但是,不是为创新而创新的别出心裁,与其他人拉开距离就可以了。我年轻时时遇到一个国画专业毕业的老师,他上个世纪90年代的花鸟画就画得很好,可以说是全国的领先水平了,但后来他也许不满足,要创新,结果画面陷入“四不像”的状态,远远不及当年的水平,可悲的是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还有的画家一辈子都在追风赶浪,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以为光有标新立异就可以的,还不懂传统的真正内涵时,就迫不及待地想反传统。
西溪有花歌翠微国画蒋跃
我认为,创新的难度在于符合所有的规则,而又不同于前人的图式。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有了规矩又要破规矩,作茧自缚,化茧为蝶,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比如书法,必须要符合美的间架结构,而又创立属于自己面貌的个性风格。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这是非常难的。像伟人毛泽东的书法,这才是有价值的。画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怎么画。当前美术界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差,很多画家缺少童子功,造型的基本能力不够;缺审美,以丑为美,低俗文化充斥文艺界;少逻辑,很多画家没有逻辑概念,随心所欲;心不静,为各种功利而创作;没常识,应该掌握的常识问题都没有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