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眠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对改善其睡眠颠倒的影响

2020-05-27尚晓蕾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脑卒中生活质量

尚晓蕾

摘要:目的 应用睡眠护理在患者卒中后睡眠质量和预后康复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0例,患者卒中后均伴有睡眠颠倒,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睡眠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在干预前后的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Epworth 嗜睡量表(ESS)分值比常规组的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改良 Barthel 指数(MBI)分值比常规组的显著增加(P<0.05)。结论 应用睡眠护理可有助于提高卒中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护理;生活质量

卒中后睡眠障碍为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会伴有失眠、睡眠颠倒等症状[1],长时间睡眠障碍会影响机体神经系统的修复,甚至会导致高血压或再次卒中发作。以往针对患者睡眠状况的护理干预较少,因此,我院对卒中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睡眠护理,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0例,患者卒中后均伴有睡眠颠倒,患者的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初次发作;②发作距干预时间≤1 个月,且病情稳定,精神正常;③符合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入院时患者的ESS分值高于6 分。排除标准:①卒中前存在睡眠障碍或癫痫等精神类病变者;②卒中后有失语、听力障碍者;③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常规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51-78岁,平均(64.35±6.03)岁;病程为4-24d,平均(13.68±3.97)d。常规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50-79岁,平均(64.10±6.15)岁;病程为3-25d,平均(13.93±3.85)d。各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没有显著差异(P > 0. 05)。

1. 2 方法

两组的康复训练方法均相同,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入院后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科学的睡眠行为作息时间,在特定时间提醒患者入睡,给予常规用药控制,必要时可给予催眠类药物。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睡眠护理措施,具体方法为,①疼痛护理:对存在肩痛、头痛等明显疼痛的患者给予局部热敷、按摩疏解,必要使用镇痛类药物。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入院时即主动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阶段性的干预流程,应用情绪疏导、倾听心理支持、、共情或转移等措施进行干预,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和治疗的问题,鼓励家属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照顾患者的情绪变化。③睡眠环境:护理操作安排在白天及睡前完成,可为患者安排丰富的日间活动,减少白天卧床睡眠的时间,控制午睡时间在1h内,睡前可按摩放松,控制病房夜间温湿度在合理范围内,夜间不要完全紧闭门窗,控制夜间病房噪音分贝,夜间巡视时尽量降低音量和光线亮度。④调整药物使用时间:在确保药物疗效的情况下,尽量在每日上午应用神经兴奋类药物。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在干预前后的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日间嗜睡状况以Epworth 嗜睡量表(ESS)测定,该量表每项以4 级评分法评定,分值范围0-24 分,分值越小说明患者的白天嗜睡症状越轻。生活质量以改良Barthel 指数评定(MBI)测定,该量表共有10 个项目,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小说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使用软件 SPSS26. 0处理与分析,ESS分值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比较采用 t 检验,以P<0. 05 表示比较差异较显著。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S、MBI分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ESS、MBI分值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ESS分值比常规组的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MBI分值比常规组的显著增加(P<0.05),见表 1。

3 讨论

睡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卒中后睡眠障碍在临床中的發病率较高,由于脑卒中后机体的眶部皮质等睡眠中枢神经可能受损,导致一些神经递质分泌量变化,干扰患者的睡眠-觉醒系统,易于引发睡眠颠倒,同时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受限,卧床长,部分患者会伴有疼痛症状和负性情绪,导致白天睡眠过久,夜间难以睡眠的情况而发生睡眠障碍[3]。然而,以往临床中对睡眠障碍的重视度较低,影响患者的康复状况。因此,本研究针对可能引发患者卒中后睡眠颠倒的原因出发展开护理干预。在本文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Epworth 嗜睡量表(ESS)分值比常规组的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改良 Barthel 指数(MBI)分值比常规组的显著增加(P<0.05),提示应用睡眠护理可有助于提高卒中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通过从心理、环境、疼痛、睡眠行为等方面的干预,可避免因患者的不良情绪、环境噪音、肢体疼痛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夜间入睡,为患者的睡眠提供条件,并结合日间行为和睡眠行为的纠正,避免长时间卧床对睡眠的干扰,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4]。

综上所述,应用睡眠护理可有助于提高卒中后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对患者睡眠的调节进一步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1]高斌,顾慧,游咏.卒中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9,30(18):2418-2421.

[2]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下)[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4):287-291.

[3]刘洪英.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7):33-34.

[4]张林芝.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护理方法的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1):24-25.

猜你喜欢

脑卒中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