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05-27王劲松
王劲松
摘 要: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研员要能够在全面把握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重要性的同时,督促、指导教师重视阅读教学,逐步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将阅读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通过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实践等方式,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过分依赖以教学大纲为导向的教学,整个语文课堂倾向于知识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锤炼。初中语文教研员要能够从学校、教师、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现有与初中语文阅读相关的因素,发展其中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实现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革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教研员要在充分研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并且能够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变化,将学习和掌握的最新教学理论及时、全面地传达给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新思想、新理念的涌入,有助于教师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生在正面、向上的影响下,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语文学科认知的更新,从而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通常都显得单调、刻板,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长此以往,导致学生阅读热情的下降,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阅读教学手段的落后和陈旧,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学生对阅读兴趣的缺失,与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教研员要能够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逐步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并在课上向学生进行提问和交流,深入了解作者本人及其与父亲的关系等。在课上教学时,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教学,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及其所能达到的效果。在课后,向学生布置以“熟悉的人的背影”为主题的写作作业,使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写作的技巧,将其从阅读中收获的方法进行运用,教学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室对不同形态的背影进行模仿,将学生进行分组,一组进行动作的模仿,一组对其进行描写,从更加形象的角度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三、开展教学实践,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从实际状况来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来自某一堂课,也不是掌握了某一技巧就可以达成的,它是在不断的练习中习得和掌握的。练习的形式分为很多种,考试作为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生动形象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中充分释放和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其中的关键,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大量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从实质上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研员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观摩会、优质课比赛的同时,要加强与一线教师的接触,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并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时优化和更新教学方法。督促和指导初中语文教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或内容不限于阅读,还可以是与阅读相关的写作、朗读等。如举办诗歌朗诵大赛、主题写作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高标准的比赛稿件要求学生要拥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而写作从来是与阅读分不开的,“倒逼”学生提高自身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经过大量的阅读后,在相关主题的竞赛中,转化为文字描述或口语描述,从更深层次实现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研员从全局的角度把握阅读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结合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指导初中语文教师制定和优化教学计划。向初中语文教师宣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督促其应用到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参与阅读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丰富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向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做出良好的示范,在实践活动中融入阅读教学,督促和引导教师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佳佳.乡村初中语文教师教研活动的现狀与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2]史振泉,韩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A版,2013,(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