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27李金芝

青年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应用

李金芝

摘 要:目前,历史的创新教学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在如今的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本文具体论述了历史故事的教学意义,分析了故事教学要遵守的原则,总结了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引言

对很多学生来说,历史这门学科枯燥无味,知识点烦琐难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来说很重要。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历史故事的加入,使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本文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历史教学的建议。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中历史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这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倦怠情绪和抵触心理,难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在课堂中引入相关历史故事,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此外,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烦琐的知识简单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改变对历史学科的固有认知,用全新的心态学习历史。

(二)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故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更快地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为学生创造更活跃、更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才能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历史故事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原则

(一)针对性

初中历史故事教学中,在选择故事时不能盲目,要注意到故事与课本知识的关联性。此外,还要明确引用历史故事的目的,故事的应用不是为了娱乐,故事教学不应该走向形式化,引用故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历史教学中,不能盲目地选择历史故事,而要根据教材有针对性地选择。举例来说,在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中引入“陈独秀在东京学习时,强行剪掉姚煜的辫子”这一历史故事。然后,通过这个历史故事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陈独秀的这一行为,正体现了他为剪去国民党辫子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学生能够从这一历史故事中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更充分地了解新文化运动,更真切地体会到當时知识分子为改革而做出的牺牲与贡献。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新文化运动,挖掘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真实性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在应用历史故事时,要注重历史故事的严谨性和真实性,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对真实的史实私自改写,这样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导,为他们后面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所以,教师在选用历史故事时,一定要充分结合现实的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举例来说,在学习“唐的盛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无字碑”的故事来导入新一课的教学。在搜集资料时,经常会发现,在不同的历史资料中,对“无字碑”的解读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学会识别真实的历史知识,选用真实严谨的历史故事来开展教学。对于有疑问的历史知识,要采取保留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四、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历史故事应用于新课引入

初中历史教学中,在进行新一课的导入时,可以采用很多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设置悬念法。设置悬念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在设置悬念故事时,要保证故事的真实性和严谨性。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范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选择难度适宜的、有价值的历史故事,否则会适得其反,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时,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故事着手,抛出问题,巧妙提问:这些传说与神话是真是假?古代传说与神话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这样学生便会带着好奇心,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帮助教师达到导入新课的教学目的。

(二)历史故事在课堂中穿插

在课堂中穿插历史故事是聚焦学生学习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十分有效的方式。学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一些有血有肉、曲折动荡的历史故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多引入历史故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当然,在穿插历史故事时也要重视以下两点问题。首先,穿插的历史故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通过将教材内容与历史故事的有效结合,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其次,要把握好穿插历史故事的时间节点,便于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

举个例子,八年级学习的《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课中,有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等历史事件发生,我们可以将西楚霸王的“乌江自刎”、刘备赴“鸿门宴”等有著名历史人物参与的历史故事讲述给学生听,一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二来改变了传统历史课堂无聊、乏味的课堂氛围,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大有帮助的。

(三)历史故事应用于课堂总结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学会总结和归纳。在一节历史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概括这堂课重要的知识点,这样做不仅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还能引出下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下节历史课充满期待。就拿商鞅变法来举例,教师可以将这个故事延展开来,为学生讲述商鞅变法以后发生的事情:商鞅是如何被秦王追捕,又是为何被处以酷刑而死的。用深刻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事件的整个过程,从而更深层次地解读变法背后的历史意义。

五、不同类型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人物事件为主的历史故事应用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历史人物为主题中心,有条理地给学生讲述历史事件。抓住重要知识点,深度剖析人物性格,理清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用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情节,为学生还原历史情境。举个例子,在讲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汉武帝青年时期登基,带着随从游山玩水时听到和见到的各类有趣的见闻和故事。通过情景描述,将汉武帝勇敢威武、聪明果敢的性格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故事里初步了解到汉武帝的人物个性,为引出其后期治国的雄才大略作铺垫。在故事的讲述中,教师可以针对细节进行详细地描述,用生动的表达手法刻画历史事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场景,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史实、传说和文学作品故事的应用

根据历史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历史故事分为三个类型,即史实、文学创作和传说。史实一般都是来自于真实的历史,有史书记载的,且能够找到相关的历史资料,追溯到其本源的。而文学创作会加入较多写作手法,让故事更有趣味性。传说则是带有一定的夸张和艺术的渲染效果,其真实性待考证。所以,虽然我们用历史故事的方式呈现真实历史,但是最终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分辨历史的真伪,用正确、客观的观点审视历史,深入挖掘出真实的历史。

此外,存在着有一些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如尧舜禹的故事、神農尝百草的故事等,这些故事都是从古到今、流传千年的传说。仔细品读,在传说中发现蛛丝马迹,从这些传说中挖掘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政治环境,感受人文风俗和经济生产的发展水平。通过传说,能够初步构建起历史的框架,对历史的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传说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它有着真实的历史环境,还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故事。利用这些故事传说,可以使原本有些枯燥的历史课堂活泼起来,不仅调节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听课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讲述传说中,教师要通过设置故事悬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再利用历史故事的奇幻性,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愿意继续听下去;最后引出故事里真实的历史事件,总结和概括历史课堂的重点学习内容。以这种方式来教授学生知识,体现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身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传说和知识点结合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使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化,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课堂气氛。将历史故事穿插入历史教学中,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历史观,拓宽其历史知识面。

参考文献:

[1]刘明峰.巧用历史故事丰富历史课堂——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优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96.

[2]徐文祥.探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31):43-44.

[3]陈涵.故事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9.

[4]季春光,孙怀勇.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99,101.

[5]陈培顺.听故事,学历史——试论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3.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应用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