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军精神融入当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20-05-27王源蔡云晨

现代交际 2020年8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高校

王源 蔡云晨

摘要:新四军在革命战争年间形成的“铁军精神”,在当今时代依旧发挥着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强心剂。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是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的时代需要,能有效培养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自觉性,助推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为此,高校可以将铁军精神浸润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外实践的全环节,以及传播在校园生活的全角落,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铁军精神 高校 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8-0036-02

大学生群体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受限于很多个体发展阶段的普遍问题,比如说习惯用完美视角认知世界、个人利益优先等。因此,大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方面,总会遇到各类挫折和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影响。新四军在革命战争年间形成的“铁军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当时激励了人心,壮大了士气,激励了斗志,在新时代下依旧发挥着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强心剂。

一、新时代铁军精神的现实价值

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当着大学生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1]铁军精神是优秀的红色文化,新时期在大学生教育方面仍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青年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担,是最具朝气和智慧的一个群体。如今初入大学校园的“00后”群体,他们的个性更为张扬,对自我个体的关注度也更强烈。当代大学生生于经济全球化、网络全球化时代,从小便接受着爆炸式的信息,其中不乏西方腐朽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耳濡目染中,个别大学生渐渐认为理想信念虚无缥缈,没必要去追求这类空洞的理想,而倾向于“及时行乐”的消极处世原则。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认识的模糊不清,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铁军精神十分贴合当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需求,能够用榜样的引导力启发和激励大学生自觉培养理想信念。高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需要摆脱“假大空”的纯粹说教,用铁军精神激励大学生,做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并满怀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2.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都依靠人才的发展。高校作为共产党员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这也是高校的初心和使命所在。[2]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个人成长应当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熟练上,更应是思想价值方面的成熟和高尚人格的培养,高校要时刻把“德”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坚持在育人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铁军精神是弥足可贵的精神财富,本身便是一种正能量价值观,将其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运用具体的实例和个人英雄故事,促进大学生评价自己的行为,克服不合理的欲望,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地理解何为“德”,如何“立德”,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3.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的时代需要

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一场场残酷而艰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凝聚的,展现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宝贵而独特的精神思想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立到现在,经历了改革开放,逐步强大繁盛,再次在世界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同时也遭到了反华国家的仇视,他们利用舆论宣传和价值观输出等手段诱导青年学生,部分学生呈现出政治立场不坚定的现象。孕育于中华大地的铁军精神,是众多红色文化遗产的一个代表,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运用铁军精神,也是在继承革命文化,使大学生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接受革命文化的洗礼,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文化,传播革命文化,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铁军精神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实施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大学生群体呈现理想迷失、价值多元化和低俗化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挖掘铁军精神的现实教育价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将铁军精神融入课堂教学

一直以来,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都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各类红色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主阵地。充分发挥铁军精神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以此为切入口,结合大量的革命史实资料案例,加以生动有效的教学手段,把高深的理论与身边的实例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铁军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方面,要从教材编写着手,新四军的史实资料非常多,但是围绕“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的教材内容却相对匮乏,面对“00后”这样的新群体,课程组应当作出适当调整,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材该如何编写。

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阶段,要敢于创新突破,勇于揭去长期以来对思政课的标签化,切不可再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因此,课程老师要在教学方式上与时俱进,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带入教学过程,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拉近与学生的空间和情感距离,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习、理解和接受铁军精神的价值内涵,让大学生在这种渗透式的教学方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2.铁军精神贯穿课外实践

第一,高校可将铁军精神作为一种特定的精神文化融入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比如,设立“铁军精神”宣讲团或者大讲堂,邀请新四军老同志到学校举办主题演讲,进一步拓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领域;借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動、国家公祭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以读书文化节、优秀短剧展演、演讲比赛等为载体。第二,可以将教育空间范围转移到校外。比如说,江苏盐城便可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学生到新四军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他们对铁军精神中体现的理想信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大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引导大学生从所见所感中体会革命果实的来之不易,理解理想的伟大、体会信念的力量。

3.铁军精神融入校园生活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隐性的,在高校校园内积极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红色”氛围,构建新四军敢于吃苦、敢为人先、勇于奉献、勇于挑战的校园精神,对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因地制宜而富有特色。一方面,可开辟校园铁军文化长廊,打造校内铁军文化展览馆,在教室、办公楼内装饰相应的铁军文化宣传画,让铁军精神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每一个生活其中的学生面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铁军文化主题的相关新媒体平台,利用QQ、微信、微博、贴吧等媒体渠道展示红色文化,在网络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阵地。把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当下热门的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中接受思想观念的洗礼。

三、结语

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的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当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没有理想去指引人生方向,事业也不会成功,更会诱发精神上的“缺钙”。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起和发展,必定有着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支撑。针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在剖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困境的基础上,切实整合铁军精神资源,用铁军精神引领他们树立理想信念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崇高性,着力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质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洪满春,穆凯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2):65-67.

[2]严红霞,庄桂山.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中心环节的实现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12):83-84.

责任编辑:杨国栋

[基金项目]2019 年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课题“铁军精神融入当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XSJ201903)。

[作者简介]王源,盐城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高校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国梦”视域下的青年理想信念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