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行业,精研未晚
2020-05-26柏令筠
柏令筠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行业,仪器仪表行业一直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重点投入。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国产仪器仪表设备走上国际市场的舞台,加入国际化竞争的行列,但现时我国在仪器仪表领域并没有足够的领先级企业,工业发达国家对该行业有着相当的控制力。唯有当仪器仪表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话语权,才能进一步展现中国制造的力量。
隐患与逆袭
十年前的仪器仪表市场上,排名全球前50的企業里没有一家来自中国,美国企业数量最多,日本企业和德国企业位列其后。也就是在这个时段,中国装备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成为第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并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但这并不能遮掩住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黯淡表现。再据两年前的全球仪器公司排名榜单,依然是熟悉的美、日、德企业占据前端,中国企业仍未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该行业这般薄弱的实力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有着不小的隐患。不少国内企业确实屡有创新突破的产品推出,但在其研发过程中却是大量采购、使用国外的仪器仪表设备,原因很无奈,为了保证精度与可靠性,避免研发过程因设备的低端出现不可控情况。这种情形普遍出现在石化、汽车、生物制药等行业,很多大学的实验室也是类似情形。数据更是足以说明问题,分析仪器2006年时全国进口15.4亿美元,11年后该数值增长了343%,接近70亿美元;电子测量仪器2006年时进口35.5亿美元,11年后增长了近7成,接近60亿美元。相形之下,国产仪器的境遇着实堪忧。目前我国生产的大部分仪器仪表同世界发达国家的产品存在较大差距,普遍存有单项能力强、总体实力弱,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慢、可靠性较差,产品性能不稳定、功能落后、高端仪器仪表自主研发滞后等问题。
仪器仪表不只是机械工业的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工业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仪器仪表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认为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呈现新趋势,“随着传感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新材料、新机理、新技术的测量测试仪器仪表实现了高灵敏度、高适应性、高可靠性,并向嵌入式、微型化、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受此影响,市场和技术等资源持续向行业优势企业集中,头部企业发展加速。
逐力先进制造
“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因发明高分辨率核磁共振仪器而获诺贝尔奖的瑞士科学家理查德·恩斯特表示,“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按照释义及用途,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仪器仪表制造行业分为通用仪表仪器制造、专用仪器仪表制造、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和衡器制造等门类。
仪器仪表行业规模并不大,却具有战略性意义。其生产总值或许只占据工业总产值的极小比例,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却远非简单数据可衡量。早前中国光学和仪器仪表及计量科教事业奠基人之一、两院院士王大珩曾指出过机器与仪器的差别,“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以认识世界为基础;而仪器的发展是建立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之上的。正确的概念应当是: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仪器是认识未知世界的科学工具,也是控制生产过程的工具。”他也曾对此积极呼吁,“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卡脖子的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代仪器设备则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
《中国制造2025》指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十三五”期间也有多项国家政策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进行扶持与鼓励。同时,为推动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标准化建设,完善相关标准,提高行业竞争力,我国不断出台相关行业标准修订项目和计划。2018年3月颁布的《中国标准2035》对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关键零部件国家标准的制定,促进了仪器仪表行业向更高标准发展和仪器仪表产品的创新研发。
《百名院士谈建设科技强国》一书认为,我国想要建设成为世界仪器强国面临着三大挑战,“计量测试体系不完整;仪器体系呈现碎片化;全民性质量意识差,对测量与仪器的基础性作用和引领性作用认识不清。”而必须完成四大重点任务是,“建立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的国家计量测试体系,培育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高精尖仪器企业;建立国家级高精尖仪器研发基地;建立国家级专家咨询中心,统一规划与指导计量测试体系与仪器体系建设发展;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培育专精精神。”仪器仪表行业深度诠释了何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仪器仪表企业与机构的拓进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