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投资中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2020-05-26李贤
李贤
摘要:随着金融投资市场中的投资参与主体越来越多,这就使得金融投资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正是由于投资主体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变化,导致一些存在缺乏信用、不符合投资资质的不法企业混入其中,这就为商业银行、民间投资金融机构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将金融投资行业的信誉逐渐拉低,从而不利于金融投资行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围绕金融投资风险与其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投资风险;应对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三产业高速上升的转型升级阶段,所以整体的社会市场经济都会表现出以往不同的发展生命力。而对于金融投资行业而言,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依然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那么,当前在我国金融投资市场中所存在的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不过,投资企业还是可以利用强化投资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投资风险转移等方法降低投资风险损耗。
1.金融投资操作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缺乏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意识
金融投资最早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体资本者的迅速发展导致对于资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逐渐产生了实物投资。而发展到近代商品经济之后,银行信用、股份制等新型经济形式逐渐博得资本家的亲来,从而衍生出银行信贷、发行债券、股票等当下主流的资本投资方式,从而给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大的推动力。而反观我国的金融投资市场,由于我国引进学习西方金融投资模式的时间较短,虽然在当下已有多种金融投资产品应用于世,但是在对于金融投资风险上推出的管控措施仍不足。尤其对于有些投资企业而言,对于金融投资相关的经济法律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在投资过程中很难避免投资风险。
并且,由于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金融行业的投资产品类型逐渐趋于多样化、信息化、便捷化,虽然这样可以满足投资市场中投资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正是由于类型的多样化,使得有些投资消费者变得有些盲目,越来越脱离理性投资,这就为自身的企业投资风险埋下隐患。还有,对于发放金融投资贷款的银行而言,尤其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由于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经常性地外放贷款。并且,同样是由于我国投资主体的多与化,使得一些并不符合金融投资合法资质的企业,也混入广阔的金融投资市场中,通过伪造资质或其他不法手段向商业银行取得大量的商业贷款,但是由于自身并没有足够的贷款资金偿还能力,所以既会使得商业银行承担较大的贷款风险,又会降低整个投资行业的社会信誉,从而不利于金融投资行业的良性发展。
1.2金融投资还会面临市场风险问题
正是由于当前信用投资成为了主流的金融投资方式,使得各种商业主体自主地参与到投资市场中,既向商业银行寻求借贷机会,又向其他贷款机构或企业找寻投资机会,但是,投资市场会受到我国政府的统一政策调控,这就会直接地影响到金融投资行业的周期变化情况。而且,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是互存的关系,而从目前存在的投资市场风险类型上看,主要表现在股利率、权益、汇率等方面,所以投资市场风险又被称之为价格风险。并且,由于金融工具本身具有具体的市场价格,那么随着市场节奏的变动,使得金融工具本身的价格也会随着变动,这就说明在变动中也潜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风险,如果不能加以严格的防范措施,就会使得不仅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根本利益,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收益,从而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如果投资企业内部存在业绩不佳、操盘手专业水准较低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风险评估人员的准确评估,从而导致从内部引發外部的市场风险。
1.3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效率较低
在对金融投资行业的风险管理上,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整个金融投资行业对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较低,尤其对于过度追求投资效益的企业而言,往往将对投资风险的管理办法体现在表面上,实质上还是不顾风险选择大量投资的冒险行为,这就为之后的企业破产或资金链断裂埋下深深的隐患。还有,在金融投资市场中的部分金融管理部门,往往在人员管理上不够重视,尤其在管理人员的专业资质方面重视度不足。还有,当下大多金融风险管理人员都是学历较高,但是实践管理经验较少,这也就体现出人才缺乏实践意义上的专业度。而且,在部分金融投资机构中,由于存在职权不明晰、管理流程不完善的问题,这就使得难以开展务实有效的金融投资管理工作。
2.金融投资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2.1强化投资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之前问题中已提到,由于部分金融行业投资管理人员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这就说明需要先提高单位内在职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那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其一,要求单位内部的投资管理人员先要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及制度,在熟悉时先要利用纸质化、信息化的方式高校地完成浏览阅读任务,然后再按照所学流程预先演示若干遍,这样才能在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找寻自身业务问题所在,才能及时地进行完善修改。并且,为了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发生遗忘遗漏的问题,可以将完整的业务流程记载到便签上,将其粘贴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便可以随时观看学习。还有,为了可以加强对单位内部关于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制度的理解程度,需要时刻将其作为自身从业道德规范的准则要求,从而提高自身的金融投资操作风险防范意识。
其二,改变原有以追求工作速度的原则,将不断追求工作质量作为处理日常投资管理业务的首要原则,这样就可以逐步转变管理人员的职业观念。并且,由于金融投资业务的财务数据往往较为繁杂,所以需要投资管理人员要以精益求精的理念,作为处理日常复查业务的标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业务数据的准确性,从而降低金融投资操作风险。
其三,从会计的角度上讲,原始凭证是作为制作、审核、查账的重要财务依据。同时,原始凭证也是出现经济纠纷、投资管理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那么,这就要求投资管理人员需要利用讫货两清的原则,保证日产工作中的每笔传票都有相应的财务数据,这样就有利于展开后期审核对账工作。同时,为了可以提高对这些数据的翻阅效率,投资管理人员可以将其设立专柜专档保管,既提高其安全性,又提高其翻阅效率。
其四,在单位内部完善创新具有吸引力的考核制度,将日常遵守金融投资操作管理制度划入员工考核中,然后在每月底、季度、年度底的经验交流总结会议上,一方面对考核成绩优异的投资管理员工给予资金奖励,另一方面,需要对上月度、季度、年度在金融投资操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归总,然后在会议上公开予以批评改正,并提出相应地改善措施,从而既提高投资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提高投资管理员工的工作质量。
2.2利用投资风险转移策略
顾名思义,风险转移就是指投资者自愿投资市场中某种金融投资产品,或者通过与他人成立的合作组织,然后将自身的投资风险转移到他人身上的行为。那么,从概述上看风险转移显然不是以单向性原则为基础,而是以事先两者签订的合同作为风險转移的依据,然后以双方可承担风险的能力作为最终承担风险的评判标准。不过,为了保证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两者的利益都会保持在公平的原则内,所以就需要转移风险方向承担风险方支付一定的承担风险费用。那么,当前风险转移主要分为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两种。
首先,财务性风险转移又分为保险类和非保险类。其一,保险类的投资风险转移,主要是指用保险公司作为对冲投资风险的对象,通过自主向其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然后双方通过签订具备公平公开的法律效力的保险合约,将投资方的投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如果投资方一旦产生合约中的投资风险,那么相应地投资公司需要承担合约中所规定的所有投资风险损失,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方的投资风险。其二,对于非保险类的投资风险转移,主要是指将非保险类中介作为投资方转移风险的第三方,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地将投资方的投资风险转移到与投资方有商业合作的企业身上。那么,从形式上看非保险类的投资风险转移就具有较大的转移风险,虽然三者还是需要通过签订转移风险协议的方式实现转嫁,但是这其中的担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大多数投资方还是愿意选择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
其次,非财务性的投资风险转移与非保险类投资风险较为相似,都是通过投资方的投资风险借用第三方中介的形式,将投资方的投资风险合法地转移到其他组织或企业身上,并且需要签订关于投资风险转移的合法协议。另外,其实回避投资风险与非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之间存在诸多相似点,但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非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是通过外包的方式将风险合理地转嫁给第三方,而回避投资风险恰恰相反,完全不需要这三者任何一方承担投资风险。因此,这就需要投资企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情况的投资风险转移策略,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对自身产生的损耗。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投资风险是金融投资市场运作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但是为了达到投资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还是需要利用多种方法规避投资风险。那么,一方面可以利用强化相关人员内的风险意识,从而使得投资企业从内部降低投资风险产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适合自身的投资风险转移策略,从而可以对自身的投资风险进行及时止损。
参考文献
[1]唐梓皓.浅谈金融投资中的风险与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71.
[2]徐啸.金融投资中的操作风险分析以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0(3): 23-24.
[3]卜侯光.浅析金融投资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山西农经,2019,244(0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