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及唐长孺《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有感

2020-05-26戴清荷

青年生活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战乱桃花源记统治者

戴清荷

比较读过两位大师对于“桃花源”的不同见解后,开阔眼界的同时,综合两位先生的观点,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两位大师的看法在我看来各有可取之处,从各种古书记载里寻找证据,从各种微小的细节之处阐发开去,又能将不同的记载联系在一起,这样收放自如的思维能力让人佩服,也使读者思维发散开去,获益匪浅。

陈先生的观点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加以艺术加工而成,桃花源即当时北方流民以宗族为单位建立的坞堡组织,且不再南方武陵而在北方弘农,人们要避的也非嬴秦战乱,而是苻秦。在文章开篇即写明:“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即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疑新解,以成此篇,正就纪实立说,凡关于寓意者,概不涉及,以明界限。”由此表明他认为桃花源是存在的,《桃花源记》虽是表达作者个人价值观,亦是对事实的记述。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西晋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狄戎盗贼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为避难逃进平原或深山之中,在一个统帅者的带领之下建起坞堡。结合《晋书》、《艺文类聚》、《水经注》的各式书籍中关于坞堡的记载,以及陶渊明个人的经历、游历,推测得出“坞堡”即为桃花源的原型。

与此相对的,唐先生的观点是,《桃花源记》只是流行于南方荆、湘一带的传说,而且很可能是来自蛮族的传说。题为“质疑”,显然他对陈先生的观点是抱着怀疑态度的:“当时的流亡避难集团确实很多建立坞堡,然而坞堡却不一定为流亡避难集团所建。陈先生已引《说文》,知道“坞”是小障、庳城,亦即是一种军事防御建筑。汉代北方边境到处都有这样的建筑,常见的亭隧堡壁都是这类的防御物,檀山坞、皇天坞等只能说其地曾建军事防御性的小城,不能断言为避难入山者所筑,或曾保聚之处,更不能由桃林之名偶合而断定为桃花源的真实所在地。武陵是否真有如记中所述的桃花源,可以不必指实,因为这毕竟是一篇寓意文。但作者说故事发生在武陵,假使作者不是完全出于虚构,我们没有理由把它移到北方,假使完全出于虚构,那么东西南北任何一地都可由作者自由指定,没有必要加以考证。”他考证而得陶渊明只是根据他所听闻的传说加工而得《桃花源记》。因为史料中记载了这个故事的不止他一人,差不多同时期还有其他人也有相似记载,只是艺术价值远不及寄托了个人深远情感的陶氏《桃花源记》。另外,陶渊明祖上本为鄱阳人,后迁居浔阳,而无论是鄱阳还是浔阳,或是他日后去过的江陵,他都是有条件且极有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的。

陈先生所言有其道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入山避难的风潮和坞堡组织联想至《桃花源记》,足见其观察入微。而当时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时局混乱、政治腐败也极易触发士人的不满和批判。人民为避难而自建坞堡,痛恨社会黑暗的陶渊明闻此现象从而触发灵感由此虚构出一个世外桃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然而从史书中得到的当时情况及陶渊明个人的经历,并不能证明事实一定如此。史书中微妙的细节由先生用宽阔的思维和宏伟的视角联系在了一起,并不能确凿地证明后人所想就一定是历史所发生过的。这只能说是一种推测。唐先生也在文章中明确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质疑。第一,所谓坞堡组织是军事防御性的,并不全是流民所建,因而并不全是用来避难的。所以不能作为桃花源的原型。第二,桃花源究竟在南在北是无意义的,不能用来证明《桃花源记》是否是虚构,更不能用来证明桃花源与北方流民及坞堡有必然联系。第三,入山避难所处之地必然比不上原来的土地易于耕种,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共同劳作,此时土地即为共有,社会关系成为带有氏族性质的公社。然而陈先生所列举的“坞堡”例子,都是统治者带领其宗族、乡里一起逃亡,而后还会选出“坞主”,这显然与桃花源甚至真正意义上的“避难”都是不一样的,有了统治者依然会产生剥削和被剥削,显然这样的社会关系与陶渊明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相去甚远。由这几点唐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桃花源记》可能来自流传于荆湘一带的蛮族传说,而避难避的不是战争,而是赋役。认为是蛮族传说是因为一些古籍例如《異苑》记载最初发现异境者是以为蛮人;而一些可能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有关的记载又暗示了这一信息。况且武陵本就为蛮人所居之地。由此可以证明,蛮族避寇入山是有传说的,而蛮族所要避的正应是汉族统治者政治和军事上的压力,即残酷的剥削压迫。在蛮族不断迁往深山逃避苛重赋役时,同样也有饱受压迫的汉族百姓逃入蛮族,虽是不同民族但都受着统治者的剥削,因此双方能够融洽相处,共同劳作,共同反抗统治者。在唐先生看来,陈先生所言的“坞堡”均是避兵,而在当时这一活动无论是移入深山或流落他乡,都是由宗族或乡里首领带领的,這样就必然导致对立阶级的出现;而避赋役几乎没有可能会有封建统治者的参加,这样避难人民就不得不一直团结以共同抵抗统治阶级,因而可以维持公社性质,更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社会相似,某种程度上,更能寄托他对美好社会的幻想,对官僚统治的不满。但唐先生所言,也只是一种推测。古书记载的发现异境第一人是蛮族以及蛮族避难入山的传说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没有必然联系,陶渊明可能是受传说启发写出桃花源,也可能就是自己幻想出的一个理想社会。以及唐先生提到《桃花源记》中并未说明避秦乱就是避战乱,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意味着避秦乱不一定就是避赋役。何况在那样一个黑暗动荡的时代,避战乱还是避赋役很可能是同时进行的,甚至避兵是更主要的原因。战争的频繁、政局的混乱既会导致赋役的增重,政府行政效率和执行力的降低也增加了赋税征收的难度。何况魏晋南北朝豪族地主的发展使得地方割据势力大增,坐拥庄园、佃客、部曲的世家大族是软弱的中央政权难以控制的,而这些大族实质上并没有对自耕农征收赋税的权力。但他们可以通过兼并土地的方式剥削自耕农,而对于能够自由流动却丧失土地且无力自保的自耕农而言,躲避战乱饥荒更可能成为避难的主要原因。

陈、唐两位先生的文章思路开阔,明察秋毫又能将细节相联系,同时还能进行大胆的推测,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我沿着他们的思路探究下去,在对比两位大师的观点中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即为此篇。

猜你喜欢

战乱桃花源记统治者
Searching for lost daughter 战乱分离母女终团聚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西方哲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
6年战乱
逃离家乡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
略论唐代统治者的畋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