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中透视孔子“仁”的特征

2020-05-26钱琨子

青年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透视论语特征

钱琨子

摘要:“仁”是一种健康、快乐的心态,是一种源自血缘亲情、忧乐天下的情怀。“仁”在“礼”的制约中生成,对待现实事物富有大局观,能作出价值判断,是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

关键词:论语;透视;仁;特征

“仁”字起源历史绵长,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仁”字的痕迹。虽然对这些“仁”字的认定,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但在《尚书》、《诗经》等文献中,已存在确凿无误的三例“仁”字。春秋之后,儒家学派壮大,“仁”字广泛地出现于诸子百家著作及各种历史典籍之中,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而“仁”字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

在通行本《论语》20篇中,共有16篇出现了“仁”字。15000多字的《论语》,出现“仁”字的次数达109次,几乎平均每一百多字就会有一个“仁”字出现。《论语》理应成为我们考察孔子“仁”的内涵与特征不可或缺的经典。

“仁”的内涵博大精深。孔子在《论语》中对“仁”的每一次表述,虽然均在传达“仁”的某种意旨,但都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回答,大多具有针对性。如果执著于某一答案,则未为确当,甚至可能似是而非或张冠李戴。万物有形而大道无形,若以固执之眼光寻无形之大道,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我们对“仁”的内涵难以作出完整的概括或定义,但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在《论语》的字里行间,窥见孔子“仁”的一些重要特征。

一、“仁”是一种心态

人的心念如行云流水变动不居,但其变换总是呈现某种稳定的趋势或状态,这是人的心理活动瞬间性与稳固性的统一,我们把这种心理状态叫“心态”。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淡泊名利,临危不乱。古往今来,所谓成圣成贤,就是通过不断的身心修炼,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全的心态。

古文字“仁”有两个异体字,分别是“忎”和“忈”,二者都表明“仁”字内涵与人的心理有关;《论语》中有“仁者不忧”(《论语·子罕》)之语。修身就要养心,养心需从日常做起,就是养德。“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有忧愁,他会用宽容大度来消解忧愁,这就是一种道德修养。大德者“必得其寿”,《中庸》中孔子如是说。因此我们相信,“仁”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仁者”就是拥有这种健康心态的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这句话表现的是仁者心态的特征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能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仁者的心态和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不为名利所搅扰。仁者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长寿。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一个缺乏德行的人,容忍不了长期的穷困生活,也享受不了长久的安逸快乐。仁者把修养身心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而智者,则自觉地把修身养德当作人生的手段,使自己身心获益。无论人生穷达,仁者都是快乐,智者都是享受;而不仁者,要么瞬间失去富贵名利,要么长期忍受穷困潦倒。不同的心态,生命的质量悬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是对不同层次的人不同心态的最佳注脚。

我们从《论语》中选取孔子生活的几个片段,可以窥见“仁者”心态之一斑。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孔子闲居在家,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心态悠闲自在。“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几个月尝不出肉的美味,他对《韶》乐的迷恋,让我们难以想象他徜徉于高雅音乐的心境与神态。“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孔子就是这样的天真、率性,执着地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学习是快乐,交友是快乐,不被理解也没有抱怨,似乎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欢乐。

“仁者”的心态,甚至在人生的飘泊与磨难中也不会改变。“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劳顿中,其乐观向上的心态依然如故,以至“忘食”“忘忧”“忘老”。“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论语·卫灵公》),“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遭七日围困,临生存威胁,弟子病饿交加,狼狈不堪,怨声载道,孔子还能心态平静地端坐而弦歌不绝,这得有多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啊!这就是“仁者”的心态。

二、“仁”是一种情怀

众多古代典籍对“仁”的内涵作出的解释大致相同。《说文解字》:“仁,亲也。”《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中庸》:“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也者,人也。”《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

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都有父母兄弟等亲人的爱抚与陪伴,很自然地就会萌生对亲人的依恋、情爱。家庭的亲与爱,是人最早形成的爱心。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就成为“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爱别人几乎是让世人难以理解的,除非是别有用心。只有亲情之爱,才能孕育出对友人的爱心,再以此爱心对待世间一切人,进而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再进一步,就是家国和谐,天下太平。

概括上述释解,至少可以说明两点:首先,“仁”源于“孝悌”的血缘亲情,推及众生,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第二,“仁”是由人本身引发的行为原则,它要求人们相亲相爱,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对自身的觉醒,对人类本质的理解和对社会和谐的主张,是社会人伦的根本。我们在《论语》中可以找到更多的印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孝、弟、谨、信、爱众、亲仁,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德”,“孝”则为众德之首。程子曰:“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朱熹《四书集注》。学会做人才是根本,学习文献则是末节。作为教育家,孔子的办学原则和培养目标,首先强调孝悌才是为学的根本,而“学文”,只是在学有余力之后才去做的事情。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很显然他从孔子那里得到了真传,道出了“孝悌”即“仁”的根本。“为仁由己”(《论语·颜渊》),以情化人,“孝”字当先。行仁必须从自身开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拿自己对父母的一片爱心,推及对其他老人的尊重;用自己对兄弟的亲情推及对朋友的友情,然后不断循序渐进,由亲及疏,由近及远,逐渐养成对人类的博爱。有爱心就会有行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终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仁”在“礼”的制约中生成

人类自古是群居动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是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发展与壮大。很少有原始个人能靠自己的力量独自存活。团结共存是人类进步的根本,进而在人类的共同心理上形成某种“集体无意识”,积淀成深厚的人伦情感,构建了以上古尧、舜、禹三代为代表的“大同”世界。

随着人脑的发达,先进工具的不断制造,个人有了单独生存的能力和过多占有他人利益的欲望,人类从此进入阶级时代,自私自利渐渐成为人们的心理积习,而本心、情感、心灵等人性的本来心理状态不断被搅扰、被丢失,社会也因此变得人心不古,人人都在绞尽脑汁、劳神费力地为名利你死我活、纷争不已。这种“自我”“自私”的“人格”形成,当然是人脑高度发达的副产品,但也成为社会道德败坏的根源。面对这种状况,以西周为代表的统治者选择了用“礼”约束人的“自我”,由此也构建了以礼乐文明为标志的周初“小康”社会。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周代原有的社会秩序开始瓦解。在这一社会变动之际,孔子担当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借助修订文献典籍,系统阐发“仁”的价值,引“仁”入礼,给“礼”的存在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礼”不是上天或鬼神的意志,而是人伦情感的需要。在“礼”的制约中,“仁”自然显现,人的心灵得以升华,人性得以完善。若推而广之,世道人心终将回到西周的局面,那就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这是颜回问“仁”时,孔子所作的回答。克制自私自利的欲望,让爱从心中升起。心中有爱,世界就充满阳光。在这里,“礼”是达“仁”的手段,“仁”是行礼的“目的”。

“礼”是表达、满足和调节人的情感的。“礼”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只是一套形式,那就从根本上丧失了“礼”的意义。许多汉语词典对“仁”字释义,有“仁,果核中种子”一个义项。果仁、杏仁等诸多物种名称无不昭示,仁即核,其外有壳。用果仁与果壳来类比儒家“仁”与“礼”的关系,真是既形象又恰如其分。“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壳。如果果仁没有了,果壳不就是垃圾吗?“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

四、“仁”是一种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等,作出好与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价值判断要考虑客观事物自身的性质,又要考虑主体自身的需要,因此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无论是断案还是对身边事件的评论,都体现出他富有“仁”之内涵的价值判断。

《吕氏春秋·察微》记载: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子路救了人,就接受别人赠牛,行善居然要回报,却得到孔子的赞扬;子贡用自己的钱赎人还不求回报,本应得到肯定,却受到孔子的批评。为什么?

子贡认为,拯救一个落难的国人,理所应当。这是道德的驱使,而不是趋利;是个人自愿,和国家无关。但孔子认为,接受國家补偿并不会改变善行的本质,但接受了,善行就变成个人和国家共同的努力;不接受,善行就是个人的功劳。因为人都有自私和趋利的一面,一个人可以偶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好事,但让一个人超出自己的能力去做好事并不现实。子贡有钱可以不在乎钱,但造成了众多在乎钱的人不好意思伸手的尴尬局面,因而可能导致国家的赎人号召缺乏响应。子贡个人虽然在道德上获得了满足感,但他消除了国家在此事中起到的推动和倡导作用,降低了其他人赎人的积极性。

“子路拯溺”的故事中,子路接受回报涉嫌贪财,而其行为却能吸引更多的国人,乐于承担可能溺水的风险去拯救落水者。高尚的行为并不一定带来良好的结果,看起来有些爱财的举动也不一定对社会无益。

与事实判断的就事论事不同,价值判断总是能从宏观考虑、大处着眼,看到人或事件的本质。衡量价值判断正误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与大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仁者,爱人”(《论语·里仁》),仁是对众生的爱与怜悯,而不是个人道德的成就。孔子价值判断的核心就是“仁”。只有一个人人都能做到、无损于己而又有利于人的善行,才是善的最大化,才合乎孔子“仁”的精神。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能亲近贤良,能赞赏他人优点,拒绝品行恶劣的人,针贬他人缺点;只有仁者才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或好恶取向。“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春秋时齐国管仲在宫斗中苟活,曾饱受世人诟病。管仲对天下和平的贡献是巨大的,他虽没有尽忠死节,但他仍是真正的仁者。孔子的评价十分中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一个人活着不能孝悌,不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活着就没有价值。好人短命而坏人长寿,就是一种对社会道德认知的伤害。孔子是站在“仁”的高度,从大局着眼,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有恶行、做坏事。“仁”就是孔子价值判断的根本,并无时无刻不体现在生活的言行中。“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凡是有志气、有道德的人,没有谁为了求生而损害仁义,只有宁可牺牲生命,也要恪守原则、争取真理。这就是成语“杀身成仁”的出处,是孔子对生命作出的价值判断。

五、“仁”是一种境界

中国现代新儒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第一是“自然境界”,这个境界的人尚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本能的生物形式活着;第二是“功利境界”,这个境界的人只看到自己的存在,以自私自利的方式活着;第三是“道德境界”,这个境界的人意识到,人类是靠群体的力量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每个个人的生死悲欢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个境界的人,自利利人,自觉觉他,为自我完善、为他人幸福、为社会和谐而活着。第四是“天地境界”,这个境界的人,心灵与自然和宇宙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超越尘世,与天地同在。

“仁者”是处于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之间的人。《说文解字》:“仁,从人从二”。对此有一种疏解认为:从人,表示一個站立的人;从二,代表天、地,表示做人要效法天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代表天、人、地三才。仁字从二不从三,即要化掉自我之心,只怀天地良心,博爱、包容,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人伦感情来为人处事。仁者颇似佛家的菩萨,有觉有情,眼观天地宇宙,心与日月同在,而对陷于心灵痛苦的执迷众生,则充满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仁”的境界就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觉解”。“觉解”即觉悟、了解,这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没有觉解,或觉解甚少,人生境界就低;觉解愈多,人生境界就愈高。人生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觉解,逐步地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我们也可以从《论语》中看到孔子对人生不断觉解的经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从十五岁起立志求仁、行仁、达仁,“仁”就是他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这个境界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要发自内心,真诚求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仁并不远离人而内在于心,要实现“仁”的境界,应自觉而非被动,必须发挥人的“觉解”的主观能动性。“仁”是人类最淳朴的人伦情感,是人的本心、本性,它以敏锐直觉流露于外。仁者的生活,是人原本的生活,听凭当下的直觉,不是后天习惯的矫揉造作的生活,但执迷的人很难意识到这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实现人生认识的自我觉解,还要靠人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蓦然回首,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而实现自觉,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

总之,在《论语》的篇章字句里,处处都能窥见“仁”的一些重要特征:“仁”是一种健康并充满快乐的心态,是一种源自血缘亲情、忧乐天下的情怀。“仁”在“礼”的制约中生成,对待现实事物富有大局观,能作出价值判断,是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易国杰等,《古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5.

[5]卞朝宁,《<论语>人物评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6]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透视论语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户外写生课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透视”近视
音乐剧《变身怪医》中杰克角色的演唱与情感特点透视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