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启示意义

2020-05-26万彬吉

青年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外交现实意义建构主义

万彬吉

摘要:亚历山大.温特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关于身份建构理论和无政府文化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外交实践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国外交;现实意义

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并列为国际关系领域的“三大主流理论”,亚历山大.温特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著作《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温特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20世纪90年中后期开始进入中国,并受到中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其构建逻辑与理论内涵对于当代中国外交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主动加强交流,构建集体身份

集体身份构建是可能的,中国应当主动承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亨廷顿基于文明间的潜在冲突分析和全球安全利益界定,认为,“全球共同体只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对于共同体身份的形成态度悲观。而温特则对集体身份的形成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主张身份具有建构性和可变化性,认为如果解决个体性和共同体之间的矛盾就可以创造康德无政府文化。一方面,从观念主义出发,结构由文化造就,就行为体本身而言,不同的共有知识造就不同的行为体特征,文明也是观念建构的结果。理论上,行为体可以造就文明,也可以通过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使得不同文明体系之间潜在的冲突得到恰当转化与解决。另一方面,世界已然具备了构建以全人类为基本单位的共同体身份的重要外部性条件。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利益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不断凸显,在世界危机与人类生存挑战面前,任何行为体都无法独善其身,治理赤字成为国际社会的重点难题,其应对与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担当。当前国际社会仍然处于以竞争为主的洛克无政府文化,竞争者角色仍然是国家关系常态,现实主义准则依然拥有广阔行为市场,大国的积极行为对于推动文化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要促进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的转变需要大国勇担责任,主动作为,其不仅深切关系到各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更是增进全人类福祉的难得机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责任有义务推动无政府文化的进化。立足国内外发展实况,紧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勇立时代潮头,实施积极的对外政策,踊跃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担当大国责任,切实谋求诚挚合作,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建构开放性朋友圈,以身作则,以朋友视人,以朋友待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项目,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不划意识形态界限,不筑贸易壁垒高墙,坚定不移为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是一个负责任大国不可推予的担当。

中国应当积极构筑面向政府、政治团体和社会三个层面的立体化、多样化沟通渠道。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身份根植于行为体的自我领悟,其可以产生动机和行为特征。角色身份存在于和他者的关系之中,文化选择路径下相互身份的确立以自我实现的预言为根本逻辑,来源于他者再现和自我悟知的互动。“朋友”身份的确立需要以互动行为为前提,在交往中达到认知平衡,但需要高度警惕和注意规避错误知觉的形成。当前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尚有待提升,国际社会中仍旧存在对中国的诸多误解,对其行为和意图颇为忌惮。中国应积极谋求建立以经贸合作为排头兵,以人文交流为主力军的面向政府、政治团体和社会的对外交往格局,积极开拓政党外交、民间外交等半官方、非官方交往途径,创新交流方式,主动向外推荐自己,争取形象建立和改善的主动权,谋求全方位的社会谅解,构筑民心相通的社会基础,其对于密切合作关系和建构国家间的朋友身份具有积极作用。

2.切实提高警惕,积极应对挑战

相较于华尔兹较为悲观的“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结论,温特建构主义肯定了结构的可变性,对康德文化的出现作以合理预期,引导了一种乐观的企盼。但是在争取迈向康德世界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真审视其现实适用性并注意从中获以警示。文化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共有知识在行为体与结构的互動中不断得到加强,观念分配的转变往往比华尔兹定义下的物质力量分配的变化更为困难。温特提出了有希望的推动洛克文化进化为康德文化的四种主变量,但是温特自己也承认这四种因素只是“可能”推动文化进步而并非“绝对”。根据温特的判断,当今世界的无政府状态仍然处于洛克文化状态,“对手”是普遍的行为角色,潜藏霍布斯文化局部再现的危机。所以,在怀以积极态度看待世界前景并为之而努力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挑战,注意强化现实危机意识,既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更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全人类共同应对全球问题,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全球公平发展格局,注重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积极推进互利共赢。中国自我预设了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发展中大国身份,并做出了积极寻求合作共赢的尝试与努力,但此过程中,中国也应该筑牢思想防线与核心利益底线,界定利益共享合理范围,维护重要利益,坚决捍卫核心利益,不可过于乐观估计发展前景,必须注意到我们依旧面临诸多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不可错将理想追求与现实状态混淆。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开展、台独势力的猖獗,外部势力的干预等系列问题亟待中国理性应对,应当清楚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路上绝不乏障碍与坎坷,但当前的中心任务依旧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突破高技术桎梏,抢占生产性技术高地,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扩大国际发言权,进一步改善和积极宣扬中国正面形象,消释疑虑和猜忌,获得更为广泛的国际认可,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扩大吸引力,构建正向引领力量,提升国际地位,为更好承担大国责任与担当构筑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秦亚青.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J].国际政治研究,2006(03):1-23.

[2]刘雪莲,桑溥.“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视角[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58(06):60-70+204.

猜你喜欢

中国外交现实意义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中国外交的战略构想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