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甘え”文化的比较

2020-05-26谭顺飞

青年生活 2020年11期

谭顺飞

摘要: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被外族入侵,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岛国文化。而“甘え”正是从这种环境下产生的。“甘え”一词最早是由日本精神病学者土居健郎在《依赖心理的结构》中提出的概念,描述了日本人及日本社会的文化特征,并且广为流传。在对于日本文化的研究中,关于“甘え”的研究有很多。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在属于大陆文化的中国社会中也有“甘え”的存在,并且二者不完全相同,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中国社会“甘え”的特点、形成原因,并且比较中日两国文化中“甘え”的相同和不同点。

关键词:大陆文化;岛国文化;甘え

一、日本人的“甘え”

第一个提出“甘え”一词的是日本的精神病学者土居健郎,他提出“甘え不仅是理解日本人精神构造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日本社会构造的核心概念。”甘え的最初形态产生于幼儿的哺乳期,是幼儿试图与母亲的心连接在一起的特殊心理。随着幼儿的精神成长,出生后一年的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并且感到独立存在的母亲不能保护自己,从而产生的希望与母亲亲密接触的甘え心理。总而言之,“甘え”描述了否定母子分离的事实、追求母子一体的心理现象。孩子对母亲的依赖程度很强,即使成为大人这种依赖也会继续下去。从孩子时代形成的“甘え”心理,延长到了成人世界的人际关系中,延长到了家人以外的人际关系中,于是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

日本人对于自然的爱也是同样的,自然是母亲、人类是幼儿,自然和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想法在日本人的想法中根深蒂固。日本文化中,人们亲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恩惠,追求与自然的一体感。“甘え”正是这种想与对方成为一体的愿望。

日本社会中“甘え”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孩子对父母、学生对老师或是职员对上司通常都抱有这样的情感,这是十分自然的。换言之,日本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甘え”的基础之上的。在现实生活中“甘え”是以权威和地位的差别为前提的,然后才可能显示出低位者对高位者的差别。人们顺从于高位者的威严,但又希望得到高位者的保护。高位者受到低位者的尊敬,得到被依赖感的满足感,但又感到对低位者的责任感。这种日本人对于“甘え”的偏爱,是日本人重视上下级关系而不是横向关系的重要原因。

另外,“甘え”也造就了日本的集团主义思想。集团主义成型于“甘え”,又给日本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相互依存的人际关系是日本社会的基础,即在一个集体中大家同甘共苦相互支持。集体中重视“和”的理念,即使有不同观点也不轻易表达,而是追随集团多数的观点。

在对外来文化的摄取中也有“甘え”的作用,“甘え”解释了为什么日本可以很轻易地吸收外来文化。在追求与外界的一体感的心理的影响下,日本人一旦认识到外界是值得学习的就会积极地开始摄取外来文化。

二、中国人の“甘え”

在中国社会中,“甘え”也是普遍存在的。大体上看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虽然都是农耕文化,但是从地理位置来看则有很大区别,日本是岛国文化而中国是大陆文化。因此在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构造上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的“甘え”现象,与日本有所相同,又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将举例说明。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你这样我很难做的”。这个句子是在中国是普遍通用的,它表现出了中国文化中的“甘え”。从此句的使用身份来看,一定是低位者为发话者,高位者是发话对象。代入角色则通常是提供服务的人向被服务的人说的话。发话对象对于发话者一定拥有绝对的权威。从使用场景来看,发话对象将要做出对发话者不利的行为,为了避免不利行为的产生,发话者通常会说出这句:“你这样我很难做”。

三、相同点及不同点

通过举例说明中国的“甘え”现象之后,此部分将会对二者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相同点

中国人的“甘え”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上下关系,即一定是低位者对高位者抱有的情感。这也表现出了“甘え”的核心本质。是“甘え”在中国社会存在的有力证据。

(二)不同点

在中国的社会构造与日本不同,相较于日本的纵向社会,中国的社会关系更偏向横向社会。在公司中,比起上司与下属的联络,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络会更加频繁。中国社会更偏能力主义,有能力就可以得到晋升。而不是日本式的上下关系,与上司搞好关系才可以晋升。这使得日本的“甘え”表达的意思为“希望得到帮助”,而中国的“甘え”所表达的意思为“不要为难我”。

在发话对象上,中日的“甘え”还有一定区别。日本人的“甘え”的对象通常是自己所熟知的人。然而中国社会的“甘え”发话对象通常是不熟知的人。究其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变成了城市公寓,人们关系开始疏远。对不是很熟悉的人表现出“甘え”情感是中国人礼节的表现。受中国儒家的博爱思想,追求天下之大爱,使得中国人对于不认识的人也抱有关爱的思想。

另外,中國的“甘え”不是追求一体感,而是追求与对方的和谐感。

四、结论

本文比较了中日“甘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原因是岛国文化与大陆文化的不同。日本的“甘え”是追求一体感,而中国的“甘え”是追求和谐感。“甘え”翻译为汉语的方法学界并未有统一的结论,还有待继续挖掘。根据笔者的观察,中国的“甘え”是一个在中日比较文化领域中十分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

[2] 韩秀梅. 日本人の「甘え」について一考え[D]. 内蒙古大学.2013.4

[3] 孟俭.「甘え」文化实质探究[R].(出版地不明).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