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构建

2020-05-26栾林阎博强

青年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

栾林 阎博强

摘要: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逻辑批判与实践批判的统一,要求我们把握共产主义信念时,要具有鲜明的理论性与现实性。“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这一原则,成功引领了共产主义信念的当代实践。当前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伏彼现,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为化解时代矛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致力于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

一、“真正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发展

共同体(Community)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Koinonia,具有集体、共同体、联合等意义。有学者认为,共同体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不同时期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1]。马克思认为其发展过程已经历“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两种形态,未来将发展为“真正共同体”。所谓“虚幻的共同体”正是马克思所身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的驱动下,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与财产私有制大肆兴起,资产阶级利用新教伦理将他们追逐营利的个人贪欲粉饰为上帝传达给社会群体的旨意。一旦自私自利的个人意志取代了社会群体的意志,资本积累就会不可遏制地发展,市民社会由此呈现出一种“物的本质”取代了“人的本质”的异化现象。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形式”[2]。马克思继续指出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 “自由人联合体”,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真正的共同体”。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理念,既是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构筑“真正共同体”开辟出正确的实践路径,成为共产主义信念化解时代矛盾的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其产生及演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向国际社会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个世界,各国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4]。此次讲话不仅彰显了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决心,更是生成了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等五个方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法路径,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成熟。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化解时代矛盾的科学内涵

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与世界人民勠力同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反映出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的实践性活动;是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努力尝试。伴随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随之不断深化发展,日趋完善,实现“中国特色”与“世界向度”的接轨,形成一种公平合理的全球性有机公共生活,创造一种更加合理、平等和多元的世界秩序[5]。

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构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路径上与“真正共同体”高度契合,对化解时代矛盾起到重要作用。其首要作用便是为当代各国发展提供新的实践路径,并获得普遍认同。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剖析,发现人类若想实现向自身的本质的复归,必须在私有制被消灭、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反思了比较优势理论下的资本主义分工形式,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劳动组织形式,成功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为构建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开辟出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中国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证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推广并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人类社会发展的结局不是只有全球西方化一个。第二个作用,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展现出的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为人类化解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构筑过程中,始终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倡导世界各国抛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旨在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在开放创新中寻求利益契合点,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向前发展。中国作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起国,始终以自身行动践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潮流,不断密切各国联系,使世界各国人民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朝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不断迈进。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产主义信念化解时代矛盾的当代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今后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鑫.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方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0):1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6.

[3]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02).

[4]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02).

[5]刘同舫. 構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18(7):16.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