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防御与抗争:当代青年学生“逗比”心态的新视角
2020-05-26史秀玉王燕平
史秀玉 王燕平
摘要:网络流行语映射出社会深层又隐蔽的心态特征,“逗比”心态是当代青年在面临信息洪流和压力下的自我防御和抗争。正确认识青年“逗比”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才能积极引导青年进行心理调适,帮助青年顺利实现社会化和青春价值。
关键词:“逗比”;社会青年文化;自我防御;抗争
2016年“逗比”作为青年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并逐步由虚拟网络走入现实生活,很多青年争相领取这一称谓,“逗比”一时风靡。关于“逗比”一词的缘起版本众说纷纭,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来源于央视86年版《西游记》中红孩儿和观音菩萨的经典对话桥段——“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之后被网络引申为“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其含义从“逗逼”贬义性用法上逐渐向中性发展,形容幽默、有趣、可爱、热衷自我调侃的人。至今为止,“逗比”一词热度不减,而且这个具有强烈青年色彩的网络语被收录在牛津大辞典中,并以dobe[do bi]指代“逗比”。
网络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社会青年文化的风向标,映射出社会深层又隐蔽的心态特征,引人深思。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及其发展都有社会文化背景,表达某类特定人群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青年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有意或无意地占领各大舆论阵地表达自己,网络流行语是当下青年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写照,它们以诙谐、自黑等表达方式反映了青年的心理诉求。因此研究流行语的符合意义,有助于掌握当代青年思想和行为变化特点,“逗比”这一高频率网络流行语背后究竟隐藏着青年怎样的心理、情感和行为诉求?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
一、谁是“逗比”?——当代青年学生“逗比”心态的表征
(一)我是“逗比”:自嘲自黑背后心理郁积的释放
“逗比”们一反中国人只展示光鲜亮丽、隐藏缺点短板的好面子传统,他们率先、积极主动地拿自己的短处开涮,绝不“躺枪”,以自嘲和自我调侃的方式将错误和失误化解[1],绝不给别人来指责自己、揭开自己短处的机会。他们搞笑、自黑、害怕尴尬和冷场的困境,率先抢占“道德制低点”。
(二)你是“逗比”:青年自身情感态度的投射
这种是以被外界贴标签式的“逗比”方式以投射出自身各种情绪的感受。在熟人中,因为他们有时因各种的限制,虽内心向往很多美好,但不能真实流露或没有流露真情实感的胆魄,他们会因他人能做出滑稽、搞笑、不合常理的事情而感到发自肺腑的愉悦,从而羡慕这些“逗比”的纯真;在陌生人中,常常会开启自我保护机制以逃避担心被同样视为“逗比”的焦虑,因此他们会因他人的愚蠢无知、做出违背或歪曲常理的事情而感到生气、愤怒,他们以“你是逗比”这种嬉笑怒骂的方式委婉表达自己的态度。
(三)我们是“逗比”:群体归属寻找亚文化娱乐
人具有社会化属性,达成某个群体的共同认同是群体化趋向,“逗比”群体则是反映了追求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心理需求。“逗比”小组和相关网站已遍布豆瓣搜索,“逗比”群体内部形成以无厘头、搞怪等为表达方式的小众亚文化,群体内部成员生产、制造和共享文化,内部认同感、归属感、自我满足感强。群体内的成员也通过亲密固定的人际交流圈达到心理疗愈的功效。另外,“逗比”也迎合了青年渴望挣脱社会规则束缚、追求本真的本我需求,当然是当今泛娱乐化趋势严重的社会文化氛围还值得深思。
二、自我防御与抗争——当代青年学生“逗比”心态形成的动因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成金字塔式的五个层次。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低层次需要未被满足或满足不足时,对他人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就会产生渴望、羡慕等心理反应,情感上会产生郁积,希望能寻找发泄口以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外界的肯定,从而获得补偿。
当代青年学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就业、爱情、等社会焦虑导致安全感缺失,对现状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的倦怠心理导致他们只能采取消极的自我防御和抗争,为暂时消除浮躁、不满等消极情绪寻找瞬间即逝的、偶然的快乐。不管是“我是逗比”“你是逗比”,还是“我们是逗比”,都反映了当下青年的困惑。
三、消除“假逗比”——当代青年学生“逗比”心态的引导路径
(一)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将一种“逗比”的抑郁称为微笑型抑郁[1],他们不愿意倾诉、分享,封闭自己,总是微笑的、开朗的,并不是真正的愉悦,在表面礼貌、工作和背后落寞、压抑之间不断转换,在不能自拔的抑郁中走向自戕。当面临复杂交错的生活境遇时要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以自我激励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压力疏解,而“逗比”自嘲的方式相对消极和悲观,学会有意识地使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二)发现可能自己,追求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根据莱布尼茨提出的“可能世界”及赵汀阳提出的“可能生活”,我们每个人也存在着“可能自我”。我们要引導青年学生挖掘、创造、完善无限可能发展的自己。让青年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让生活本身成为教育内容,让青年学生认识到自嘲自黑、群体戏谑、怒骂带来的感官愉悦是短暂且廉价的,快乐看似心安理得却无奈的,让青年学生做自己的摆渡人,感受和体悟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这样他们才有愿望和动力去探索和实现“可能自己”,实现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三)培养信息鉴别素养,敢于
“微文化”时代,各类社会思潮簇拥而至,青年一代是易于吸收新鲜思潮的一代,也是容易被各类思潮所干扰的一代。因此要有意识的培养青年辨识能力,以免被不良思潮误入歧途,对各类信息要有质疑和评价精神,要积极回应各类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信息和正能量的传播者。在信息潮的洪流中不随波逐流,找准方向。
参考文献:
[1]鲁丹.“逗比”心态:透视当代青年诉求的新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