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培养聆听习惯的实践分析

2020-05-26方伊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小学低年级

方伊玲

摘 要:当前,随着教育领域对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全方面的培养,这其中也包括音乐类的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的发育都处于重要阶段。据调查得出,音乐有助于小学生智力的发育,它不仅能愉悦心情让人感觉快乐,还能开发左脑的生理机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在此基础上,聆听习惯对于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聆听习惯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享受音乐之美,对因此,本文结合对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培养聆听习惯作出简要分析,并提出培养聆听习惯的对策,从而有效达到音乐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聆听习惯

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素养的寄托,它不仅能造就完美的人格,还能陶冶人类的情操,有助于生理与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音乐课堂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此,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良好聆听习惯的养成,是目前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教职人员应该对音乐聆听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创新,并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时还可拓宽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音乐聆听的认知与感悟,让他们真正能融入到音乐的课堂教学中。

一、情景教学,激发小学生聆听兴趣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是最好的引导者,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就能大大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成效与质量,因此,在课堂授课前教职人员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小学生们的关注力与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专业的音乐知识较为迷茫,但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不仅活泼好动,情绪波动也较大,对任何事物以及人类情绪的感知力也较强。对此,音乐教职工作者应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指导。在此,可结合情景类的教学模式,为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注入新鲜感,让音乐课堂的学习变成小学生快乐的源泉,利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将音乐的耳朵叫醒,让学生们能融入到音乐的海洋中,并且能快乐驰骋[1]。

举个例子,在对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小动物唱歌》这一课进行教学时,音乐教职工作者在授课前应该播放这首歌的音频,考一考小朋友们的小耳朵,让学生们仔细聆听,猜一猜这首歌中出现了几种动物的声音,并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在聆听歌曲的时候可以进行相互间的讨论,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将各自小组的最终答案递交到老师手中。哪个小组的答案最接近正确答案,教职人员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其他的小组同样要进行鼓励,以免打消了小朋友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并且在下一步的音乐教学内容中强调出F(强)与P(弱)的音节学习,以此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当音乐播放的时候,首先就能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并结合猜一猜的问题瞬间提升了学生们的认真度与注意力。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聆听兴趣,还能让他们逐渐意识到聆听的重要性,并且养成聆听的好习惯,对日后音乐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当你足够自信的时候,说明你离成功又近了一大步。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又会表现的有些怯懦与害怕,这样的现象都是源于小学生极度缺少自信,对此,教职人员更应该在这个阶段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反应,并且借助音乐教学来培养小学生们的自信心、勇气、胆量等方面。基于此,教职人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中的聆听、训练、学唱、发音等不同阶段,加强小学生们的自信、勇气、胆量[2]。

举个例子,在对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小动物唱歌》这一课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一边聆听歌曲,一边观看此歌曲的动画,让学生们先了解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寓意,通過画面的展示让小学生们对《小雨沙沙沙》的歌词有所认知与感悟,并通过这首歌曲的语境延伸出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听到歌曲以后判断出小雨是哪个季节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状况?这首歌曲表达的一种怎么样的情绪,并且通过这种情绪的传达小朋友们有什么感受?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在引出歌曲教学的内容。在学唱时,可将班级分为4个小组,并将这首歌曲分成四个部分,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并以合唱的方法进行歌曲的学唱练习,这样不仅能锻炼同学间的合作能力,提升他们集体荣誉意识,还能提升学生们相互间的协作能力。并且还可以激励、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独唱或者几个同学合唱的方式,让台下的同学选出第一名,并且教职人员应给予奖励。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与勇气,对于胆小的学生也是一种锻炼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教职人员可借助音乐教学提升小学生们的自信感,以及小朋友的自我展现力。

三、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职人员应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小学生们聆听音乐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聆听的习惯,对日后的教学以及学生们音乐之路都有着很大的帮助[3]。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各项身体机能发育的阶段,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们养成爱听音乐的习惯。因为音乐的不同旋律可有效刺激大脑,分泌出多巴胺,可调节学生们的情绪,让人产生快乐,这也是音乐的不凡魅力与神奇之处。只有学生学会聆听才能更好的接触音乐,从而感知音乐的魅力、认识到音乐对人生的重要性,领悟音乐中的艺术真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职人员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不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还应根据学生们的心理变化与上课状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换。注重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们的乐感与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还应利用科学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积极性,借用音乐的力量来增加小学生们的自信心、勇气以及自我表现力,让音乐成为孩子学习的正能量,从而有效达到音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冯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2015(21).

[2]王寅.把音乐的耳朵叫醒: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J].新课程导学,2016(10).

[3]沈星星.聆听活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04).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小学低年级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