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大学体育课的积极性
2020-05-26黄文磊
黄文磊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对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所以广大大学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堂主动参与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但是从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情况来看,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广大体育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积极性的因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体育;学生积极性;培养提高;方法策略
作为教师要想上好体育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要学会认真备课,同时还要加强课堂过程中的其他教学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育与健康能力得到培养。下面就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谈几点体会。
一、大学生体育课堂厌倦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主体对象,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课堂的有效性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提升。和其他文化类课程不同,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是有着一定要求的。无论是基本的长跑训练还是一些基于学生兴趣的运动项目,都对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身体技巧提出了实质的考验。而在社会物质经济不断上升的现代社会,很多学生从小就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让很多学生从小就有肥胖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身体状况。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体育课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心理。这部分学生长期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经常会受到体育教师的批评,甚至是来自于同学的嘲笑,最终逐渐产生自卑和畏难心理,自然不会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产生积极性。
(二)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社会开展体育这一学科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且在培养情操的过程中让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强化。然而大学体育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却只重视体育技能提升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其它更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时往往只是要求学生进行动作练习,且学生需要重复许多次教师才肯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便没有了高涨的体育学习热情,导致了体育教学效果的不佳情况。因此,体育教师应积极改进自身老旧的教学观念,使大学体育课堂能够与时俱进,更受学生欢迎。
二、大学体育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建议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多元化特点,但是,归纳总结可以将其分成直接类型与间接类型两种。对于直接类型的动机而言,就是与体育教学相互关联的动机,即学生将直接感兴趣的部分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而间接动机则是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自身意志力与社会需求所产生,是将达到某种目的作为学习动力。为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采用有效的措施提升其学习动力,改善目前的教学工作现状。
如: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足球比赛,学生会形成学习的要求,也就是直接动机。在学生观看体育比赛项目之后,教师带领其参与到相关的体育运动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积极性,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但是,直接动机不具有长效性,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动机消失。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情况合理调整,选择间接动机的培养方式在冬天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愿意在寒冷的天气中参与体育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为其讲解个人意志力的重要性,只有克服眼前的困难,形成良好的意志力,才能促使自身形成良好的學习素养,并坚持不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此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到寒冷的天气中开展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意志力,使其形成间接的学习动机。此类动机具有长效性的特点,不容易消失。
(二)感受体育魅力,增强参与热情
很多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是因为体育老师或相关考试的要求而对体育活动进行锻炼,无法无法深刻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以及体育对保持身体健康的意义,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有效的提升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改善身体机能,这对于正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往往是因为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只能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劳累和身体还未习惯体育运动前的不舒服状态,导致学生没有心思去理解体育更深刻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教学时,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也要为学生讲解进行体育活动的意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只有重视了体育才能更好的学习体育。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体育是一项竞技类的运动学科,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上不存在的激情,这份激情正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的体育学习模式能够让体育运动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习按运动项目进行分组,举行小型的篮球比赛等,进行1对1、3对3和5对5的比赛模式,让学生体会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乐趣。体育运动也是一项融入学生生活的课程,运动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保持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才能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体育运动,更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
(四)改善体育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
大学阶段的学习,在整个求学生涯中,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度、心理成长等客观因素,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对大学阶段的教学要求较高。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及时更新体育教学活动设施,对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极其重要。大学阶段体育内容多而杂,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对一些体育技能和操作进行把握。完善的教学设施能够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体育教学设施和训练场地能够为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体育训练提供保障,使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五)注重课程融合和课程衔接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还可以和多学科教学相融合,可以在心理学、生理学等其他教学中都得到体现,体育教师可以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并结合大学学生特点和专业课程特色,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融入体育教学内容。比如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可以将体育旅游生态的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既让学生学习了专业课程,同时又增强了对体育方面知识的了解,对体育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还要将课前课后进行有效衔接,全面激发学生体育意识,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篮球投篮技巧学习中,在课前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投篮训练,在课程中向学生讲解关于投篮的技巧和投篮命中率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练习和训练,教师加强引导,以学生作为课堂中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5]。
参考文献:
[1]雷继红,贾进社.我国髙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3:109-111+130.
[2]纪丽娟.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2(4).
[3]李秀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需求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