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老少边穷地区英语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与探讨
2020-05-26云春兰
云春兰
摘 要: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经过David Johnson,RogerJohnson和Robert Slavin等学者的理论发展,已经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目前世界上許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合作学习法传入中国。结合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浅谈合作学习法在老少边穷乡级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老少边穷;英语教学;初步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深化和提高,我县老少边穷乡级中学的英语教育,面临多重尴尬、挑战和难题。除了学生的学识基础、素质基础普遍偏低外,还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现象,一些学生家住城镇,素质、见识等可能高一些,但一些学生家住农村,素质、见识就明显跟不上城镇的学生,同时落后乡级中学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本身的能力和水平也存在较大极限性。总体看,这些均给乡级中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合作学习法的推广和提高,提出了一定的难题和挑战性。因此结合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浅谈合作学习法在老少边穷乡级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探讨。
一、什么叫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础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的教学法,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人际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
二、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法?
(一)教师方面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法?
1.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
(1)激发全体成员的合作动机。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有利于培养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水平;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将全员进行混合编组(4-6人一组),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在学业成绩、观察动手、口头表达等方面各具特色,使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目的。
(3)建立“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县乡级中学课堂中,出现“掌声课”“混乱课”“捣蛋课”是常见现象,教师必须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明确个体的分工,设计小组的目标和任务,并给全体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2.组织合作学习的实施
(1)筛选学习内容,设计有效问题。合作学习的内容不是教材内容的全部,而是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的有效问题。
(2)捕捉最佳状态,选择合作时机。合作学习的开始应是教师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独立思考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的情绪表现捕捉到的最佳状态而选择的合作契机。
(3)引导互动流程,掌控讨论局面。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得“活而有序”,教师要随时掌握各小组成员交流的情况,正确引导互动流程,掌握控制讨论的局面。
(4)参与合作团队,发挥主导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来回巡视检查的领导,而是参与合作团队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普通一兵。
3.提升合作学习的水平
由于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本着不断完善的原则,对已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归纳出成败得失,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探索、实践,力争使自己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学生方面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法?
1.课堂上的合作激发
在开展合作学习法的课堂中,除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外,还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课堂上师生间的合作主要以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形式。合作性学习手段强调,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内因,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外因。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体现出来的。因此,运用合作原则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先处理好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角色关系。
2.课堂外的合作激发
课堂外的合作是课堂合作的延伸和深化,也是合作性学习手段的内在本质的体现。它的合作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灵活交叉的对子或小组合作。小组的大小一般是四到五人为宜,小组人员的组合可以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自由组合。每小组必须选出一名小组长(组员轮流当选)负责该组的合作协调工作。
3.师生之间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主要是课堂上和课外的合作。但无论是哪一种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导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自觉地掌握知识。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它是保持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在的持久的动力。二是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维,它取决于教学内容适当的难度和教学方法的启发性。三是创造有益的学习环境。
三、结束语
总之,县乡级中学合作学习教育法,既给学生提出了要求,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只有不断深化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英语课上运用合作学习法自由汲取获得知识,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主动获取知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法的教学课堂,能够学会根据学习内容的需求搜集信息,合作整合并分享知识财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与人沟通、化解矛盾、调和冲突、求同存异等待人处世的技巧,为他们今后顺利融入社会,学习更上一层楼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金国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000(060):82.
[2]马丽荣.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探讨[J].新西部旬刊,2017(2):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