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验,身临其境
2020-05-26李玉宪
李玉宪
摘 要: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重点教学学科,知识点本身较为抽象,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数学课堂上,由于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过于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学习中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课堂。体验式学习方法满足了这一教学要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实现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氛围;综合素养;教学效率
前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方法,实现了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小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基于大多数的小学生均存在学习能力及知识点理解能力不强的现状,导致在数学课程学习期间难度较大,因此教师需要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体验式学习方法的运用可以改善传统教学课堂的枯燥,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学习。
一、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
为了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应通过课堂体验学习和课堂练习,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学习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课后,学生可针对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的知识点学习更具针对性。为了提升体验式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设计抗凝管教学内容,并做好设计工作,在体验式学习方法下,来提升学生的课堂知识点学习兴趣,享受在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1]。第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应设定培训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并对自己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记忆能力。第三,加强学生的记忆学习。学生的重复记忆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思维方式无法及时调整,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学习方法创新度不够,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导致学生成绩不好。知识内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外学习中,通过写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满足了新时期教学要求,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课堂实践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对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课后,要求学生应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训练,以实现对薄弱知识点的理解[2]。
二、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趣味性课堂
小学数学重点考察和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及抽象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能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点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难以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内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掌握教学方法运用技巧。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方法,需要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强化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由于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点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无法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课程知识点,教师可使用教具来协助教学,组织学生与教师一起来参与到体验式课堂中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3]。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一课中,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时分秒换算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要求学生在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钟表,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并要求家长为学生准备制作时钟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进行钟表制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根据自己家的钟表样式进行模仿制作,并绘制钟表。在本次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制作钟表的活动中,强化了学生对时、分、秒相关知识点的进一步了解,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借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更具趣味性。
(二)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奠定一个好的数学学习基础[4]。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解题的机会,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解题技巧,实现了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点,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同时,教师还需意识到加强数学教学研究学习的必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行深度挖掘,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合理制定数学教学方法。教师在输血课堂教学中,需起到引导者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式学习方法下,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数学课程知识点,掌握了更多的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在运用体验式学习方法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5]。
三、梳理总结知识点,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知识梳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在这个阶段,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对知识熟悉的良好习惯,知识梳理比较困难。老师可以教學生画树形图的形式来整理知识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管理中来。通过绘制树形图,学生可以对之前模糊的知识点有一个印象,理解之前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取到更多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绘制树形图时,教师也可以画出空白树形框架的一半,并要求学生补充。学生在补充树状框架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树状图绘制,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限制在书本上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上,为了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点,应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6]。
结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将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重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秀娟. 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18):110-110.
[2]陈兆新. 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华少年, 2019,25(9):60-60.
[3]孙帆.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教育, 2017,14(23):104-104.
[4]徐丽萍.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探究[J]. 考试周刊, 2017,32(30):65-65.
[5]曹爱华.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22(19):10-11.
[6]钟丽萍. 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25(18):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