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传播研究

2020-05-26李珍晖殷向荣黄京一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危机管理媒体

李珍晖 殷向荣 黄京一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科学传播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科学传播的特点,分析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暴露出的科学传播问题,提出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科学传播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件;科学传播;危机管理;媒体;公众;科普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①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围绕某一单一主题进行大量的、活跃的传播,绝大多数社会人口往往卷入其中并得到极度广泛的媒介报道,形成社会性科学议题。②此类议题大多以科技为主体,牵动着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实践证明,科学传播已经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有效的科学传播能安抚大众心理并维护社会稳定。新冠肺炎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试从传播理论和危机管理角度分析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科学传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需要科学传播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公众和媒体的视线焦点,关注度高,相关信息量大

腾讯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互联网上的信息越来越多,但网友对各类信息的关注度排序依次为与自己有关、信息重大、有趣、能让自己学到知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首先是重大的,其次还往往与自己有关,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事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本身具有的灾难性、破坏性等特征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的焦点。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预防的困难性、疫情多样性、处置的复杂性等特点。自2020年1月20日起,中国本土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的关注度一路激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典、武汉、湖北等词在互联网的搜索指数居高不下。百度2月20日发布的《百度App用户战疫实录》报告显示,用户通过百度搜索、浏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信息日均超10亿人次,每天超过5000万人查看“抗击肺炎”频道。据新榜在1月20日至2月3日期间采集到的31万个微信公众号活跃样本数据显示,31万个微信公众号共发布844万条内容,其中,标题中提到“抗疫”“疫情”“肺炎”等关键词的微信推文共计97万篇,占整体发文的11.5%。在2月份传播指数提升最大的1000个微信公众号中,至少55%的内容与疫情相关,内容类型涉及防控指南、政府通告、数据快报、在线服务和一线情报类等。

(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环境放大了事件影响,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快,突发事件引发广大公众参与,经过社交媒体的发酵,引发广泛的争议、带来社会震动,信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被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人获知。根据新榜提供的数据,1月20日至2月3日期间采集到97万篇标题中提到“抗疫”“疫情”“肺炎”等关键词的微信推文,平均阅读数(3425.3)几乎是同期所有文章平均阅读数(1853.9)的两倍,平均在看数(30.7)也远超同期所有文章的在看数(17.6)。而2020年2月份,微信公众号29篇阅读量千万级别、在看数10W+的内容全部与疫情相关。

(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容易引发舆情,需要科学传播,需要科普,需要进行正向引导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属于社会议题,除了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医疗卫生问题更加典型。我国于2005 年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局面。公共事件爆发后,面对公众科学方面的疑问,需要有针对性的科学信息。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危机时,有效的科学传播能够缓和并化解危机,反之,科学传播中的漏洞将会造成危机的放大和后果的加剧。③在非典型性肺炎刚刚爆发时,一时“无药可用”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因此在媒体报道几种中成药对治疗非典型性肺炎有效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对板蓝根的抢购狂潮,实际上当时连病原体是什么都无法判断,一线临床也没有特效药可用,而板蓝根不但对非典型性肺炎治疗无效,过量服用还会中毒。在“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天津周边地区公众的情绪非常紧张,很快就出现了“有害气体可能影响北京”的信息,然而实际上根据气象实况监测,爆炸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扩散方向为渤海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公众对病毒的来源产生了种种猜测,伴随着“蝙蝠携带多种病毒,很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曾有研究论文指出改变冠状病毒的部分序列就可以使其具有传染人的能力”等信息,出现了“吃蝙蝠的人带来了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人造病毒”“新冠肺炎病毒是实验室泄露的病毒”等假信息。而实际上对病毒的溯源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基因组学和流行病学的联合研究。

二、我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科学传播的特点

科学传播的一般定义是指科学共同体与媒体、公众、政府、其他影响决策的机构之间的传播。④科学共同体一般是指科研机构和科学家。按照科学责任理论,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是基于公众的支持,科学共同体有责任有义务提高公众的科学知识,在科学传播中充当更积极的角色。⑤鉴于科学传播对公众的重要作用,英国于1995年就成立了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传播主体、效果和公众的理解程度等有其特殊性。

在我国,多年以来,科学传播的主体是官方媒体,公众通过媒体认识科学。科学家负责编码,媒体工作者承担解码的职责,把复杂和有难度的科学信息转换为普通公众能够理解的新闻报道。媒体作为科学的载体,影响着科学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效果。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其作用更是得到强化,主流媒体既是政府对公众发言的渠道,更是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来源。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和媒介的多元化

在互联网时代,不断涌现的新的互动媒介,例如微博、微信等,使得科学传播呈现交互性、碎片化、去中心化等特点。科学家和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不复存在,受众与传播者融为一体,人文社会学者、作家、媒体人、NGO以及广大民众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社交媒体平台让有关科学的信息可以广泛流传,自媒体成了公共事件中传播科学的平台和言论的博弈场,也可能成为谣言的滋生地和危机的放大器。

科学传播成为公共事件中危机管理的重要抓手,科学信息体现出重要的实用价值,有效的科学传播能缓和并化解危机,减缓公众信息虚空的恐慌感,增强公众渡过危机的信心,也是破除谣言的“镇定剂”。⑥

(二)传播内容的专业性和传播效果的不可预测

科学传播不同于其他许多信息传播,其传播内容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科学传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它还需要受众能认识科学、理解科学。同时,科学传播的内容是以社会语境为背景的,从公众的角度出发,对科学的认知过程也符合普遍意义上的认知规律。⑦倘若公众无法接受复杂的科学概念,不能简单看成是公众缺乏知识的表现,而应该反思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没有和公众已有的基于生活和经验出发的认知内容和模式接轨。不接轨将导致公众看不到理解复杂科学原理的可能,也看不到理解科学对于现实生活的直接意義。科学传播中,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非常难以平衡。

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更加具有高要求,需要专业的科学传播素质和意识,比如传播内容中不能随意出现绝对化的字眼,如“重大突破”“治愈”“填补空白”“100%有效”等。⑧为避免伪科学通过大众传播平台误导受众的情况发生,有效的科学传播需要专业的传播主体,即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科学家负责编码,科学传播专业人才承担二次编码和解码的职责。把科学知识转化成可理解的信息,必须同时具有科学素养和新闻传播素养。⑨

(三)科学传播中特殊的“情境性”

科学传播是植根于具体的社会情境土壤中的,离开社会情境土壤的传播就有可能不接地气。社会情境既包括了政府的需要,也包含了公众的期待和需求。⑩

当威胁公众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灾难发生时,个人、他人、组织、官方机构、媒体、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下,对科学知识的寻求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能帮助公众更清晰地认知事物、建立正确的危机应对观。科学精神能提高公众的认知能力,帮助公众在危机中辨识方向。应对公共事件,既需要应急的科学知识普及,长远来看,也需要科学精神的大众化。

(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受众心理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受众往往存有恐慌和非理性心理,他们是科学传播的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他们对信息的渴望格外迫切,受众将主动搜索信息。这个时候,科学家有责任提供受众最需要的信息,这是科学传播的重大意义所在。

公众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也是科学传播是否有效的影响变量。媒介素养是公众了解大众媒体对科学讯息的选择与组合的方式的能力。科学素养对提高受众关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和信心确实有效。基于涵化理论,培育公众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三、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期间暴露出的相关科学传播的问题分析

(一)科普内容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与事件密切相关领域的科普相对较少,权威的精准科普相对较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对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的相关科普内容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数量和传播量都不少,但是科普内容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一种情况是非科学类自媒体在疫情期间转型发布相关科普知识,除了以丁香医生、果壳、知识分子、科学大院等为代表的医学类、科普类自媒体发布科普内容外,更多的科普作品是由各大非科学类自媒体发布,这些自媒体所发布的科普内容往往是根据网上的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很少有科学家或有科研背景的人参与,容易出现科学性问题,例如,“不是我们战胜了‘非典,而是‘非典放过了我们,它匆匆而来,制造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灾难,又因为高温匆匆而去”,这样的错误信息就曾广泛流传,实际上高温虽然不利于病毒生存,但非典的结束绝不是因为夏天的到来,而是科学防控的结果。另一种情况是,部分科普内容虽然有科学家参与,但没有对口科学家参与。随着科学的发展,各个学科、研究方向的细分,不仅大的学科之间存在壁垒(例如从事地质学研究的科学家一般并不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连同一个大方向下的细分领域彼此之间也很可能不了解(同样是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微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对生态学的了解可能就很有限,即使同样是研究微生物,当科学方向足够细分时,做真菌方向研究的和做病毒方向研究的彼此之间可能又存在壁垒,即使同样是研究病毒,做病毒结构研究的科学家和做病原机制研究的科学家彼此之间可能也无法准确了解各自的研究,即使是研究病毒的科学家,对于流行病学的了解可能也只是皮毛)。这个问题在平时可能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向大众进行科普的程度不一定需要那么深入。但当针对一个足够具体的话题或问题,例如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性究竟有多强、新型冠状病毒的溯源等,就会体现得非常明显。不但没有科学背景的自媒体常常发布很多可能误读的所谓科普作品,连部分真正的科学家也容易出现误读的情况。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与之最密切相关领域的科普其实并未完全到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公众的疑惑和恐慌也主要是因为它的强传染性,这时候最密切相关的科研领域是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但是这两个学科本身的建设就比较薄弱,学者专家较少,在事件发生后,这两个最对口的领域,特别是流行病学领域的科普,反倒比较缺失。查找互联网上的相关科普文章,多数出自民间自媒体,影响力也较为有限。当公众对传染病的常见防控措施、如何研究传染病、如何认识传染病、传染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都缺乏了解的时候,自然会产生很多困惑和猜疑,进而发展成恐慌,或者怨愤等其他负面情绪。对清博指数提供的1月20日10点至22日10点、2月1日10点至3日10点、2月10日10点至12日10点三个时间段里,每个时间段的前100篇原创热文进行汇总后,我们分析发现,300篇原创热文中,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文章有257篇,占到85.7%,科普文章34篇,占到11.3%,但主体为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家的仅有4篇,占比1.3%,分别为《钟南山院士再谈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拐点将到?陈薇院士:最坏打算,最充分方案,最长期奋战!》《张文宏:节后返工和气溶胶传播是否会打破当前来之不易的拐点》和《拐点》,这几篇文章讲述了“传播系数”“拐点”等关键术语的含义和意义。

总体来说,科普作品应该有对口的从事科研的学者专家,或有科研背景的人参与创作或审核,作品中涉及科学内容的部分,需要慎之又慎。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更要组织最密切相关领域的相关专家参与科普,以帮助公众积累背景知识,正确理解后续相关信息。

(二)有些媒体对正在进行中的未经验证的部分科学实验进行了传播,或对科研成果进行了片面报道

应对一种新型病毒,需要进行紧急科研攻关,但即便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关研究也无法违背一般规律,需要时间、需要验证,因此相关的研究应该循序推进。可是,很多研究还没结束,就有阶段性甚至是未经验证的部分试验结果被某些媒体公布出来,进行了传播。大部分公众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很容易误读这些结果,不仅容易造成公众误判,还可能对科研信誉造成严重伤害。例如,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具有人际传染性、传染性有多强、致死率有多高一直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相关的研究还未进行完毕,有的媒体就进行了不严谨的信息发布,既没有向公众说明这只是阶段性研究的成果,也没有强调通过不断研究对病毒的认识会日益更新,又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误读,致使公众在毫无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先后接收到了“新冠病毒只在人际有限传播”“新冠病毒能够人传人”“新冠病毒对于儿童不易感”“新冠病毒对于所有人群全部易感”这些先后矛盾的信息,导致公众产生大量质疑,对专家群体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再例如,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的消息,美国当地时间2月3日,曾是美国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35岁男子治愈出院,治疗中使用了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2月5日,中国对于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开始在中日友好医院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虽然美国的案例只是孤例,而且在临床试验启动会上,科学家已经强调瑞德西韦究竟有无效果还需要等待严格的科学试验结果,但在确诊、疑似、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在恐慌、焦虑的公众情绪中,瑞德西韦还是被传得神乎其神,出现了“17个小时就从ICU状态恢复了96%的肺功能”“随机盲选,700多例全部见效”等虚假信息,还因为药物发音近似“人民的希望”,相关信息得到了进一步广泛传播。

(三)面对谣言或负面信息,相关媒体已经具有开展回应的能力,但是平均回应速度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谣言或负面信息出现时,应该组织及时的调查,对于相关谣言或负面信息,可以通过科普进行回应或澄清,以免出现过度恐慌。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出现了谣言,根据腾讯平台发布的信息,截至2月16日,腾讯新闻较真平台已经为用户提供辟谣服务超5.46亿次,可见新冠肺炎疫情谣言之多、传播之快、覆盖面之广。而谣言之所以能传播这么快,影响这么广,主要是疫情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般来说,“谣言影响力=事件的重要性乘以事件的模糊性”,信息发出者的知名度、信谣人数也会对谣言的影响力造成影响。从这些因素来看,首先,不能对谣言放任不管,因为谣言传播的时间越长,相信谣言的人就越多,这个基数越大,下一个收到谣言的人就越可能选择相信,所以对于谣言或负面信息要及时回应。其次,可以从谣言的关键因素入手,通过将模糊的信息讲清楚,由更有可信度的人来发出科普的声音,从逻辑、内容上去开展针对性科普,都能够攻破谣言。例如在1月29日出现“最快三个月可以研制出新冠疫苗”的信息后,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就在新闻连线中进行了辟谣,告诉大家疫苗的研究不会这么快,有效制止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2月6日,公众号“毕导”发布文章《科学家光写论文不抗疫情?我帮大家解读一下68篇新冠病毒论文》,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通俗易懂的案例和直白风趣的语言,让公众认识到看似简单的成果背后是科研人员的付出,成功向读者传达了“不应该攻击在实验室奋战的科学家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信息,成为当日爆款,对增强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信任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科普作品整体质量有待提升

具体来说,互联网上为数不少的科普作品,从内容角度来说,存在选题无新意、逻辑混乱、语言不通俗等问题;从传播角度来说,存在时效性差,对公众需求和阅读习惯、阅读喜好的关注度不足等问题。在疫情已经发生一段时间后,大量科普作品仍在反复讲述病毒是什么、病毒结构是什么、冠状病毒是什么、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区别等内容,不少内容还存在专业术语多、语言不通俗的问题。但同时,也有部分科普作品以优异的品质或独特的角度脱颖而出。例如,1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发表关于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的科普演讲,演讲内容风趣幽默,不使用过多术语,就将感冒和流感的区别、我们究竟该如何抵抗病毒、抵抗传染病等问题讲得清楚透彻,该视频在社交平台形成刷屏现象;1月20日,针对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大幅增长的现实,中科院科普云平台“中国科普博览”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科普,解释了原因,有力避免了相关谣言的产生;1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亲自出镜,教大家如何戴口罩的视频直观易懂,解决了大量公众不会正确佩戴口罩的燃眉之急;2月2日,视频自媒体“回形针PaperClip”发布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视频采用章回体的叙事方式,将视频分为“感染”“传播”“口罩”“勇气”4个部分,解释清楚了新冠肺炎的感染机制、传播途径、发展历程等问题,并在视频最后提醒大家不必过分恐慌,鼓励大家要有更多勇气面对生活。严谨的内容、缜密的逻辑、优秀的视觉呈现和冷静客观的态度让这部视频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科普的第一爆款,全网播放超过1.5亿。

(五)有发布权威信息的官方渠道,但缺乏具有号召力的官方科普机构和科普内容

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了多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内容,并形成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根据新榜提供的数据,仅1月20日至2月3日期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就有9篇双10W+文章(阅读量和在看量均为10W+,实际阅读量应该是千万级别甚至更高)。但是,官方科普机构的影响力仍有待提升,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登陆该中心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其实上面有大量权威的实用科普内容,覆盖面极广泛,既有指导大家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的,也有指导孕妇在疫情期间如何产检的,还有告诉大家外出回家后应该如何消毒的,内容不仅权威可信,也是大家所需要的。但是截至3月1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科普内容在公众之间尚未形成广泛传播。

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优化建议

(一)培养一支有较高创作水平的科普团队

应通过多种渠道,挖掘、发现有科普创作实力并感兴趣的科学家,鼓励他们参与创作,对参与科普创作的科学家或内容生产者们进行培训。科普作品,不论是文章还是视频,首先应该是一个面向大众的通俗作品,内容与自然科学有关。应该具有面向大众的通俗作品应该有的特点,例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逻辑性强,同时还应该具有科普作品的特点,例如科学严谨、内容能够满足公众需求、解答公众疑问或者对公众有所帮助。

(二)培养、壮大专职的科学传播队伍

专职的科学传播队伍应该具备对科学新闻或社会新闻中的科学问题的敏感度,能够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反应,组织、邀请科学家进行解读;专职的科学传播队伍应该具备优秀的策划能力,能够帮助科学家找到适合的选题方向,搭建符合公众思维逻辑的作品框架,对科普作品进行提升、优化,拟定更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标题和传播计划等。

(三)建立高效的科学辟谣机制和审核机制

辟谣机制可以和各个媒体平台合作,基于大数据,第一时间发现谣言或负面信息,第一时间组织权威回应,注意回应的方式、角度和内容;同时,辟谣机制应注重日常声誉的建立和培养,提升公众对其的信任度。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还可以组织科学家建立有效的快速审核制度,帮助对科普有兴趣但需要科学审核或知识支持的自媒体,以全面提升全网科普内容的科学性。

(四)培养有号召力的官方机构新媒体账号和科学家

应深入了解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培养一批有号召力的官方机构新媒体账号和科学家,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一方面是掌握舆论主动权,为权威信息的发布和广泛传播提供出口和渠道;另一方面是在必要的时候,由官方组织、发动对口领域的科普,针对公众疑问发布权威的科普内容。

(五)科普已经正式发布、获得科学共同体认可的科研成果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正在研究中的科研内容应该谨慎考虑是否進行报道和科普,在进行科普前是否已经向公众提供了足够多的背景信息。可以考虑更多地针对大众的疑惑进行科普,针对已经正式发布并获得科学共同体认可的科研成果进行科普。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危机管理媒体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危机管理视角下我国出版经纪人的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边疆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