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5-26李娇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操作活动有效教学情境

李娇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有效教学理念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成为了教师所重视的理念之一。这种理念不仅是维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还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情境;信息技术;操作活动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学生初步产生理性思维的重要依据。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各项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填鸭的方式将数学概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造成学生机械式记忆,长此以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并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现状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使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发挥,还能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塑造,从而使他们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获得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具体的情境,这样不仅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会到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降低认知难度,还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以“可能性”为例,为了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笔者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即: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这一情境图,由于这一场景是学生们所参与过的,进而引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随后笔者提出“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有哪些可能?”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后,他们组成小组来分析每个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完成研究报告,并得出“事件发生有时是确定的,有时是不确定的”这一结论。

二、借用信息技术,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期。然而,由于数学知识以数字、符号作为主要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枯燥感,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得不到提高。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的形式展开出来,与小学生的思维相符合,还能够将数学知识赋予趣味化的特点,给学生多种感官冲击,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以“图形的运动(三)——旋转的特征与性质”为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并对图形旋转的特征产生探究兴趣,因此,笔者借用多媒体技术以展示图片的方式作为教学导入,即:动态化地展示时钟指针的转动、风扇的转动,让学生回忆旋转的现象,再次展示道闸与秋千。有些学生不认可道闸与秋千存在旋转现象,并产生探究兴趣。伴随着学生的好奇心,展开后续的教学活动。此外,在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的情况下,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重视操作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学习不仅仅是需要学生能够听懂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来感悟新知识的本质。因此,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操作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就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应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来感受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仅能够强化他们对新知识的有意识记,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平角的度数,为了使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笔者首先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板,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吗?”有些学生说出180°。笔者因势利导,提出:“同学们,你们在本子上画出任意的三角形,用你们手中的量角器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吧。”于是笔者指导小组展开分工合作,进而让学生观察测量结果。他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在180°左右,并发现了这种测量方法存在一定误差。笔者紧接着让学生互相讨论比度量法更加精准的验证方法,一段时间后,学生提出了“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这种测量方式。伴随着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组织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的操作活动。一段时间后,学生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为180°”这一结论。通过操作活动的过程,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意识,让他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翁,还使他们感受了到发现新知识的愉快感。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研究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共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合理借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需重视操作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通過动手动脑的过程,感悟数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宝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8):58-58.

[2]李云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7(11):88-88.

猜你喜欢

操作活动有效教学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优化操作提高数学探究实效性研究
关注知识本质 在体验中构建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