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社会项目化学习有效开展策略研究

2020-05-26陈剑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项目化学习有效开展

陈剑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标为教师的教学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师要能在实现学科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达成学生相关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如今,如何实现对教学的优化革新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项目化学习做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对于教学的优化来说很有帮助,学生的相应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项目化学习;有效开展;策略研究

在如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为了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优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就需要能作出调整。而项目化学习作为“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是一种有计划的开展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其有固定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发展性,对于学生的发展极为有利。项目化学习其具有很多的设计形式,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基于研学旅行而开展的项目化学习进行探究。

一、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分析

项目化学习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1]。而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其特点是具有计划好的固定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其设计到的流程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定制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应用。而这一方法所具有的特性主要为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评价特点。研学旅行作为项目化学习的构成之一,具有明确的地点、起始时间、活动主题。若历史与社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组件有效的研学旅行,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其中达成对自己核心价值观的创建,增强学生对历史以社会知识的理解,达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历史与社会研学旅行的实践开展研究

(一)结合教学实际,选择研学活动主题

研学旅行开展的第一步,便是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去对研学旅行的活动主题进行确定。只有确定了研学旅行的活动主题之后,才能进行后续具体环节的设定。而为了实现对研学活动主题的确定,教师就需要先能对当地的候选资源进行评估与整理。在其中教师要能按照历史与社会的六大素养总体目标对当地可以用于研学的资源进行罗列整理,包括自然、工业、农业、文化艺术等,便于随后进行深入筛选[2]。

例如,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历史与文化学科是一门以历史研究为主导学科,又渗透了对古代社会的考察,所以教师在进行研学活动主题的选择时,就可以将“见证历史”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历史文物,从中体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二)结合活动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在活动的主题得到明确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本次研学活动所选择的主题,来进行具体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教学目标的明确时,教师就需要能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本次的活动主题进行综合研究,从中选出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与观念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的部分,作为本次研学活动的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活动地点和方式的选择,便于后续活动的统筹安排,为研学互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確定将“见证历史”作为活动的主题之后,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来进行具体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明确。而在此活动之中,由于其主题是让学生观察历史,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设计为让学生观古、评估、论古,使学生可以在亲身的体验之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明确活动的精神。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其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认识也将得到加深,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研学地点

在确立了研学活动的主题与目标之后,教师也就明确了本次研学活动的具体方向。而接下来,教师需要能明确的就是研学地点的选择[3]。适于研学活动开展的地区有很多,但其在各种属性上也都存在一些区别,相对而言,其对于教师开展历史与社会研学的合适程度也不一样。而为了更好的达成研学的目标,也为了保证研学活动可以较为容易的开展,教师就可以从当地适宜研学的地区中进行筛选,挑选出最合适的,作为本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

例如,为了实现让学生与历史更好的接触,教师就可以将各个博物馆作为研学的目的地,由于博物馆为参观性质,且其不同场馆的主题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就可以将多个博物馆作为开展研学的目的地。而为了实现研学活动可以在保证学生体验的环境下,尽可能的减小开支,教师就要能针对对应的博物馆与学校的相对位置进行分析,设定具体的参观路线,明确参观的先后顺序。

(四)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准备措施

在研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像在学校一样对学生进行实时的监控,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可以有序的参加活动,教师就要能在研学活动开始前,对研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分析预设,将其具体的处理方法明确出来。

例如,在针对博物馆开展的研学旅行中,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就需要能对博物馆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博物馆作为室内场所,相对而言较为安全。但其缺点是受到具体时间的影响,其馆内的人流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博物馆的面积较大,内部较为复杂,学生容易脱离大部队,出现走失。若教师选择的时间是参观的高峰时期,那么博物馆中的人流量可能会非常大,而学生出现走失的概率就会提升。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具体的小组,在其中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一部对讲机,这样在学生进行自由参观时,就能保证学生不易出现走失现象,在其中,教师也要能针对各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培训,让其明确其担负的责任。

(五)研学计划制定,设定具体环节

在明确了各种应急措施与预备方案之后,教师就可以来进行后续具体研学计划的制定。在其中,教师就要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出研学活动的起止时间,并在其中将研学所占用的时间进行模块化处理,规范好各个环节所需要耗费的时间。

例如,在以博物馆为研学旅行对象的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将三天来作为活动的用时。而为了确保研学活动的规范化,教师就可以将研学旅行所涉及到的博物馆进行分析,明确在各个时间点需要去那几个博物馆进行参观,并将其中需要学生集体参与或者小组完成的活动进行明确化。

(六)结合学生表现,作出有效评价

评价与反思是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构成之一,通过此环节的开展,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在旅行过程中的收获,找到经验与教训。而为了实现有效评价的开展,教师就需要能在活动过程中采集需要的数据。

例如,在本次研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将活动中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找到有哪些学生在活动图中出现了违反记律的情况,针对这些学生,教师要能作出敲打和批评,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研学旅行中的收货说出来,并展示一些在集体活动中组内的照片,然后教师再以此为条件,评出最佳小组。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就要能对其各个环节都进行明确的设计。而为了实现项目化学习中研学旅行的有效进行,教师就要能从主题选择、目标明确、地点选择、应急准备、环节设计、有效评价六个方面入手,进行具体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梁爽.博物馆研学旅行探析[J].文化产业,2018,11(05):24-26.

[2]宋世云.依托地方课程开展研学旅行[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09):70.

[3]殷世东,汤碧枝.研学旅行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55-161.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项目化学习有效开展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