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有效培养探究
2020-05-26王馨灵张德智
王馨灵 张德智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经典”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作用发挥向来受到重视,基于“经典诵读”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近年来也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经典诵读”的作用及教材编撰,并深入探讨基于“经典诵读”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经典诵读”;播音主持人;人才培养
前言:“经典诵读”在不同领域均能够发挥较为积极作用,以本文研究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为例,“经典诵读”能够较好作用于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提升。为更好培养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经典诵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一、“经典诵读”作用及教材编撰
(一)作用分析
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来说,“经典诵读”的作用可细分为四方面,包括提高文化素养、提高朗读表达等能力、训练注意力、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源于“经典诵读”蕴含的淡泊明志、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等精神品质,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可实现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理想人格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塑造,未来发展可由此受到较为积极影响;提高朗读表达等能力源于“经典诵读”提供的“死背”和“活用”体验,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白话文水平、古文水平、朗读表达能力均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经典”的作用发挥也能够帮助其更好掌握自身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注意力源于“经典诵读”对定性和毅力的锻炼,记忆属于锻炼注意力的最好办法,注意力集中属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未来发展必须具备的素质;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源于“经典诵读”的本质,这种经典思想的文化建设作用也能够为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
(二)教材编撰
为更好发挥“经典诵读”作用,基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编撰必须得到重视,具体的教材编撰需首先关注儒家经典,《论语》等经典典籍需得到重点关注,以此发挥儒家经典在教化心性方面的作用。还需要关注法家、释家、道家、墨家等中华古代文化思想经典,如道家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遥游》等,以此把握多元文化的发展态势。此外,“经典诵读”还应涉及西方经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外优秀诗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等人的思想精华、各类现代诗文精华同样不容忽视,以此针对性摘录经典片段,“经典诵读”方可更好与世界、现代化、未来相统一,“经典诵读”的先进文化建设、优秀文化传播作用也能够由此更好发挥[2]。
二、基于“经典诵读”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路径
在基于“经典诵读”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实践中,如采用单一的方式强制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天天诵读经典,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或从业人员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基于“经典诵读”的培养必须合理选用创新培养路径,经典知识的诵读可由此采用创新方式推进,具体创新可从经典摘抄、比赛奖励、编写歌曲、讲解大义、教师范读五方面入手。
(一)经典摘抄
通过卡片记录摘抄的经典,基于随身携带的方式随时进行“经典诵读”,由此養成习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或从业人员可随时随地拿出卡片进行诵读,各类“经典”知识可由此轻松的熟记和掌握。在经典摘抄的相关实践中,我国著名播音主持艺术家赵忠祥先生便属于其中代表,通过利用茶余饭后等时间,赵忠祥对各类文化经典的熟知程度不断提升,这在其主持的节目、传记《岁月随想》、所写的晚会串词中均能够得到体现,由此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可直观证明经典摘抄的实用性。考虑到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使用智能手机替代传统卡片,以此提升“经典诵读”便利性。
(二)比赛奖励
为引起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或从业人员兴趣,基于比赛奖励的兴趣激发不容忽视,基于人类存在的争强好胜普遍心理,即可利用学生或从业人员渴望被他人“尊重”、“认可”的心理诉求,有效推广“经典诵读”比赛及活动,配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参与“经典诵读”的兴趣即可较好激发。
(三)编写歌曲
为保证“经典诵读”推进过程中播音主持艺术人才能够更好掌握经典,古文新唱、编写歌曲等方面的积极应用不容忽视。对于文言文写成的经典名篇来说,由于读起来往往较为拗口且理解相对困难,“经典诵读”过程中的机械背诵将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具体实践可基于流行歌曲韵律诵唱“经典”,有趣的歌曲演唱可由此取代枯燥的诵读,“经典诵读”可由此更好开展。
(四)讲解大义
为保证“经典诵读”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更好理解“经典”,应基于“经典”开展针对性的大义分析,以此保证播音主持艺术人才能够克服对“经典”的畏难心理,更好参与到“经典诵读”实践中。
(五)教师范读
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更好发挥“经典诵读”作用,教师范读同样不容忽视,教师需充分发挥自我的爱憎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自身对“经典”的理解,这种范读的感染力将大幅增强,相关人员可基于教师的语言节奏、情感、表情更好掌握诵读的技巧,并更深入体会“经典”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最终产生“我要读”的冲动,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自然可由此更好开展。
结论: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可较好服务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为更好发挥“经典诵读”作用,“经典”的针对性选择、人才注意力的针对性训练同样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李帅.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考[J].戏剧之家,2018(33):153-154.
[2]吴琼.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5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