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生活教育”培养关键能力

2020-05-26丛长涛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德育课程

丛长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培植学生未来的“生活力”。他在《我们的信条》一文中提出:“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1931年,陶行知将“生活力”培植归类为“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改造社会的精神”五个方面,认为要培养具有“生活力”和“创造力”的普通劳动者。无独有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也指向了“生活力”。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强调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关键能力。

由此可见, 陶行知的“生活力”培植理念与国际教育共识和当下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脉相承,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生活力”。大连市甘井子区行知小学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发扬并拓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力求从“人格素养、学习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劳动素养”等五个方面培植学生未来的“生活力”。

一、突出德育实效,锻造健全人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德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适时提出生活化德育模式,意在对传统德育中无效或低效的教育实践进行修正,彻底告别“说教式”德育。

(一)德育内容课程化——课程育人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也是儿童成长的核心。我校提倡德育内容从生活入手,统筹整合资源,建立“大课程”的德育观,实现学校时时、事事育人的目标。

1.基础型德育课程

基础型课程是指道德与法治、语文、科学等国家课程,学校坚持落实学科德育渗透全员性策略,充分挖掘基础课蕴含的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目标的契合。例如,通过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学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认同;通过音乐、美术等学科,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通过体育、心理健康等学科,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具有健全人格。

2.拓展型德育课程

拓展型德育课程主要是指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1)国学课程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我校自编“国学经典”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经典古诗词等四部分。班级利用早自习时间,全校利用校本课进行诵读,通过诵读原文、解读内容、品读故事,将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校,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

(2)生活课程

陶行知创办重庆育才学校时,要求学生“每天吃开水五大碗、每年洗澡约八十次、会运用十种以上药品”等。而正是这种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受此啟发,学校自编了《生活课程》,主要指向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如课程安排了饮食、衣着、用厕、睡眠、卫生和安全等生活自理活动,都和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紧密相连。通过这些课程,儿童能够学会系鞋带、穿脱衣服、吃饭、洗澡、遵守睡眠时间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3)仪式课程

仪式课程,鲜明地指向学生的素养发展、精神润泽和生命丰盈,并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力量。如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就是学校给学生的一个隆重的仪式:会场布置、环节设计、氛围营造整体一致,彰显儒家文化;通过“正衣冠”“敬拜圣贤”“击鼓明志”“朱砂启智”等四个步骤,学生全方位体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感受儒家文化的精粹,把上学求知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和使命感。此外,还有新生入队、升旗仪式、毕业典礼、国庆等“仪式课程”,这些都是彰显人文情怀和文化传承的最佳课程。

(4)活动课程

行知小学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德育内容,践行“活动中育德,活动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积极开发“中国娃娃中国节、校园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课程。例如“艾粽飘香,美食端午”主题活动课程,首先是让学生将节日食品粽子用图画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其次是让学生了解节日习俗的由来,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追溯出与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屈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诗人体现出的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所感染,深刻领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活动内容的设计集教育性、针对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育人无痕。

3.探究型德育课程

探究型德育课程主要是指研学。研学旅行给予学校更大的教育空间,更全面的教育环境。学校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把旅行变成课堂,把自然当成老师:“探寻湿地”研学课程让学生懂得动植物与环保的关系,“农耕文化”研学课程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喜悦,“金融诚信”研学课程让学生接触理财知识,“风云气象”研学课程让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知识……学生通过研学课程走进家国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二)德育方式重体验——活动育人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所以,我校的生活化德育侧重体验与实践,这也是我们生活德育行之有效的方式。

1.精心组织大型道德体验活动

比如,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我们策划召开了民族运动会。会前,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各民族知识。开幕式上,各班组成少数民族代表队,学生穿着民族服装,展示他们所了解的民族风土人情。运动场上,富有民族特色的运动竞技大受欢迎:藏族的大象拔河、壮族的抛绣球、彝族的跳火绳、土家族的高脚竞速等,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运动的魅力。

2.召开丰富多彩的体验式班会

按照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各班级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体验教育活动。比如,在关爱残疾人教育活动中,学生戴上眼罩、手持盲杖,尝试走盲人通道。通过扮演盲人,体会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不易。此外,诸如母亲节护蛋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墓、秋季柿子采摘等主题体验活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触及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培养了健康的情趣。

(三)德育途径在课堂——文化育人

课堂是生活化德育的主渠道,课堂学科教学与德育是血肉相连的关系。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教育的自带功能。文化与知识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根基,以知识为载体、潜移默化的德育具有厚积薄发的力量。所以,生活化德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整合德育元素,将本学科与知识相融的真、善、美有序无痕地传递给学生。

同时,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法上大胆创新,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此外,学科教师的仪表、教师的亲和力甚至教师本身也是德育的一部分,我们要求教师做好一切教育细节,时时处处皆育人。

(四)德育场所进社会——实践育人

陶行知先生呼吁要解放学生的时间与空间,其原因就是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修身养性的大课堂。生活化德育提倡带领学生走进現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自我思考、自我提高,以学生的眼光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

1.建立实践基地

学校建立了众多校外实践基地:科技馆、海洋馆、动物园、造船厂、坦克基地等。基地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锻炼实践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职业体验

职业生涯体验是学生生涯导航的一部分。一方面,学校开设知博银行、行远商场、交警大队等岗位,大家竞争上岗,模拟体验未来岗位。另一方面,我们发动学生在寒暑假利用家长、亲友资源参加三天到一周的职业岗位体验,学生们有的选择在幼儿园做小老师,有的到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有的到大船海工实验室做数据观测等。学生发现,原来即便是很简单的岗位,也包含了很复杂的专业要求,不好好学习,将来是无法应对的。

另外,通过职业体验,他们也理解了父母的辛苦,他们通过了解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工作过程、同事之间的互相合作等,为将来的职业做了很好的启蒙教育。

3.坚持志愿服务

学校成立了一支学生义工队伍,学生们利用寒暑假或者节假日走进社区、街道、公园、车站等,捡拾垃圾、护理河道、植树绿化、义卖捐助,用实际行动改变身边的环境。开展志愿者服务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关爱、尊重和满足,促进学生下意识地、主动选择积极和善意的行为。另外,学生也能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取到未来生活所需的经验和自我目标,激发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二、提升智育水平,培育自主学习力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重要的生活力,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使命。为此,行知小学积极构建新生活课堂。新生活课堂是在学校和课堂环境没办法改变的情况下,坚持以生活为中心,用教材做工具,来培养学生“生活力”的课堂。

(一)以“行动”“思想”“新价值”的产生为教学目标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三个特征:一是行动,二是思想,三是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我校新生活课堂主张要实现的三个教学目标。如在一堂“用数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用新生活课堂的理念来教,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位置确定来逐渐研究出确定平面上某一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二是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找到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教教材;三是通过对比生活中人们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对其他方法确定位置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产生新价值。因此,这种教学最终是培养学生在平面上用 “数对”的方法描述和确定物体位置的“生活力”。

(二)以“生活”或“事”为中心的教学内容

新生活课堂主张要将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课程紧密联系和统一起来,达到以生活为中心,将课程和课本变成实践生活的工具。其实,现行的教材在编写上也是主张课程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如:数学课强调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语文课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些教材本身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但也有一些课程内容是以事为中心,比如道德与法治课等。在新生活课堂中,正如陶行知曾说的:“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因此,我们提倡以“生活” 或“事”为中心,设计新生活课堂教学活动。

(三)以“教学做合一”为教学方法

新生活课堂的具体教学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或者说是“在劳力上劳心”。一般来说,新生活课堂是遵循“行以求知知更行”的流程。比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一课,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先设疑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分组合作,围绕主题动手操作研究,感受遇到的困难并形成问题,这就是“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在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后,教师可继续追问:是不是所有四边形的面积都能用它的底乘高来求呢?除了“割补法”还有其他方法吗?让学生继续动手操作来解决。最后,学生真正理解了“转化”的教学思想,并能用这一思想去求五边形、六边形的面积。可见,新生活课堂的教学是一个“教学做合一”的过程。

(四)以“小先生制”为教学组织形式

“小先生制”是新生活课堂重要的组织方式。新生活课堂运营“小先生制”就是要教学生不仅能够自觉教自己,还能教他人。用陶先生的话说是“以教人者教己”。“小先生”上讲台,或范读,或讲解,或提问,或组织讨论,讲课者自己收获大,下面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兴趣浓厚,效果好。“小先生制”的最佳实践方式是在班里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小孩教小孩的活动,让“小先生们”在课堂内外“即知即传人”,互教互学显成效。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极大地发挥个体在教育中的自我能动性,这种制度能调动新生活课堂的活跃度,人人争当小先生,人人都要“即知即传”。

三、强化体育锻炼,练就身心“康健力”

身心康健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活力”。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身心两健”,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健康第一”。行知小学积极构建健康的体育文化,让学生浸润其中,让他们爱上体育,以培植学生未来的“生活力”。

(一)上好体育课——我的课堂我喜欢

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坚信:在体育课上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所在。

1.增加课程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这也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我们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比如“民间传统体育”这一课,主要内容是练习扭秧歌、推铁环,主线是农民庆丰收,整个授课内容是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生活现象中完成的,既活动了身体,又让学生体验到农民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教学效果好,学生十分喜欢。

2.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要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现代教学理论强调的是“学”,而不是“教”。要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该怎么学、能怎么学、最好怎么学”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学习过程作为教师教学的基点考虑,而最佳的切入点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投掷实心球”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抗洪抢险”这一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活动中得到成功的快乐, 感受集体的力量,受到了良好道德的教育。

(二)多彩大课间——我的地盘我做主

大课间操是学校实施阳光体育的重要载体。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融体育、美育、艺术于一体。“班班有特色,人人爱运动,个个有专长”是我校大课间的真切写照。“大课间”采用“二整一分”的方式组织活动,“二整”即集体足球操、集体舞,“一分”即每人一项特色项目。足球操练的是足球技艺,如踩球、颠球、运球、铲球等,同时还穿插着横叉、纵叉、平板支撑、弯腰成桥等身体素质力量练习。最受同学欢迎的是班级特色活动:精彩的武术套路、有趣的民间游戏、欢快的竹竿舞等几十项体育项目,就像一个大体育超市,供学生选择参与。整个校园都是孩子们追逐嬉戏的身影,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三)主题运动会——奇妙的体验之旅

传统的运动会,形式多年一成不变,而儿童的特点恰恰是喜欢新奇和冒险。所以,我校改良运动会,举办了主题式运动会。比如: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是展示各民族风土人情,比赛是富有民族风情的运动项目:高脚竞速、跳火绳、滚铁环等;军事运动会则带领学生体验了穿越火线、挖地雷、救护伤员等“惊心动魄”的项目;动物运动会项目设置有龙腾虎跃、袋鼠跳等。每次运动会学生都翘首企盼,跃跃欲试,而这正是培育体育文化的沃土,体育精神就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四)多元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我校对体育评价进行精心设计,想法让学生获得成功。

一是设体育评价手册。我们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和自己比,用评价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二是挑战校园吉尼斯。学生中总有部分人有特殊運动天赋,为此,学校设立校园吉尼斯,以挑战记录调动学生的锻炼兴趣。

三是用各种比赛牵引。体育本身就具有竞争性,所以学校经常举行班级联赛、年级对抗赛、师生对抗赛,然后择优让学生参加区长杯、市长杯比赛。比赛的牵动,让许多学生开始主动锻炼,未来的“生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在做好学校体育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邀请足球名人迟尚斌、张恩华等到校和孩子们一起踢球,邀请浙江卫视“跑男”剧组和孩子们一起拔河,邀请我校优秀毕业生王军霞和孩子们一起跑步。就这样,我们让学生过上了体育的生活,让学生从内心热爱体育运动,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四、增强美育熏陶,提高艺术鉴赏力

生活中处处有美,美在于感染和熏陶,所以我们主张让学生过艺术的生活。

(一)艺术生活浸润

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是小学艺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我校特别重视艺术课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以及个人兴趣、气质、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方式,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既让学生感受到形式美,又引导学生认识特定的思想内涵。同时,我们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境界中或角色中,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受到艺术的熏陶,用正确的审美观点去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由感情的陶冶达到道德上的净化。

上好艺术课的同时,学校还在每天早晨、午间安排名曲欣赏,间操时间安排全员集体舞,班班有歌声。学生每学期要练习打安塞腰鼓,定期举办画展,让学生受到浸润和熏陶。

(二)艺术社团熏陶

艺术社团是提升学生美育素养的重要组织。我校鼓励每个学生参加至少一个艺术社团,学校统一组织编班,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如民乐队聘请9名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达60余人。此外,合唱队、舞蹈队、健美操队、绘画社团、书法社团、刺绣小组、中国结社团等,都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三)艺术展演助力

小学生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通过艺术活动或评价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稳定学生的艺术特长倾向是十分必要的。每年六月份,学校举行校园艺术节,声乐类、器乐类、舞蹈类、书画类等有特长的孩子,可以一展身手。每年学校都会邀请艺术家进校园,和孩子们一起表演,激励学生。学校还制定了美育评价方案,每个学期进行“艺术之星”的评选,促进学生特长发展。艺术的生命在于发现美、展现美,这些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内在意志力

近年来,劳动教育一直是个短板。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新修订的教育法将“劳育”纳入教育方针,可谓正当其时。

(一)开心农场学农体验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要进行劳动的教育,就要过劳动的生活。学校开辟了一块蔬菜基地——开心农场,意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滋味。学校先是培养“小先生农夫”,让他们向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讨教种植方法,来校“即知即传”。春播时节,各班级在“小先生农夫”的指导下,开始播种育秧。开心农场还有一片柿子树,每班一棵,学生平时给柿子树浇水、拔草、施肥,秋收采摘。学生在播种、松土、拔草、采摘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重要的是体验了劳动的艰辛,磨练了劳动意志。

(二)参加班务校务劳动

班务与校务劳动是落实劳动教育最经常的活动。班务劳动是指班级平时的劳动事务,例如扫地、打水、擦玻璃等日常性劳动;校务劳动是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例如美化校园、植树、除草等活动。班务与校务劳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进而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劳动的意义。在这类活动中,學生能够渐渐明确自我义务,也可以增强集体意识,有助于向更广阔的劳动领域延伸。

(三)人人坚持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一种方式。为此,我们提出设立家务岗,让学生至少承包一项家务劳动。

1.寻求家长支持

家长们起初不理解、不配合,普遍认为劳动会影响学习。于是,我们就通过家长会等渠道宣传发动家长,帮助家长转变“学习代替一切”的错误观念,使家长明白家务劳动的价值,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然后树立典型,在班会上,表扬先进学生;在家长会上,让家长分享幸福体验;在微信上展示分享。通过表扬激励,教师们发现,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可以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教师,每一个班主任后面站着100多个“帮手”,可以算是一个教师最高效的教育活动了。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家长助力家务劳动的新局面。

2.构建家务课程

取得家长支持以后,学校在家务劳动的内容上就力求课程化、规范化。对一年级的学生,学校要求学做扫地、洗碗等简单的家务。三年级学生,学校要求学做洗衣、做饭等复杂的家务。到了传统节日,全校学生都要参加劳动。如,过年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等。目前,学校正在规划小学六年基本家务劳动的任务框架,形成家务劳动课程。

家务劳动的开展,和谐了家庭关系,实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吃苦精神和自信,最关键的是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生活力”。

生活教育告诉我们:最深刻有效的教育,一定来自生活本身。学校将继续着力挖掘生活教育的内涵,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更为培植学生的未来“生活力”而教育。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德育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