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舞蹈中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2020-05-26罗崇阳

青年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苗族

罗崇阳

摘要:舞蹈中原生性、次生性和再生性是密不可分的一种关系,是舞蹈作品从民间的最初原始状态到搬上舞台后所呈现的不同层次。对于舞蹈编导来说在舞蹈创作中这三者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通过苗族的芦笙舞去探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原生性;次生性;再生性;苗族;芦笙舞

一、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舞蹈中众多舞蹈种类的一种,芦笙舞是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它是以芦笙伴舞或自吹自舞而得名,历史悠久,流传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苗族芦笙舞是南方少数民族中最流行、分布最广的民间舞蹈。通过对西汉时期出土的芦笙乐舞陶俑的分析,芦笙舞已有至少2000年的历史。芦笙舞多在节日、集会、庆典等喜庆时刻表演。

二、苗族芦笙舞的原生性体现

原生性舞蹈体现在“源”。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当时,苗族先民以猎鸟、捕兽为食。为了解决捕捉鸟类和其他动物的困难,一个手巧的年轻人在森林里用竹子做了一个小玩意儿,模仿鸟类和动物的鸣叫,以此吸引了各种鸟类和动物。从那时起,人们从每一次狩猎中获得了收益,芦笙舞就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代代相传。这种传说在许多芦笙曲调和舞蹈动作模仿鸟类和动物的歌声和形式有所体现。在民间,芦笙舞是人们祭祀、节日等仪式中用的一种民间乐器——芦笙伴奏下跳的原生态舞蹈。

原生性舞蹈更多体现了人们的自娱自乐、农耕生活、祈神祈福等内容。哪里有苗族,哪里就有芦笙。在传统节日活动中,苗族人民都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芦笙表演和舞蹈,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苗族表演芦笙、与芦笙共舞的历史,自宋代就有记载。由此可见,芦笙舞早已成为苗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流行起来。

三、苗族芦笙舞的次生性体现

次生性舞蹈,是在民间进行多次的采风和学习,在保留舞蹈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加工使其在舞蹈课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训练意义和价值,这称之为次生性舞蹈。如今,苗族芦笙舞已从单一元素发展的丰富多彩了,并发展成为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文化形式。芦笙舞作为一种文化,在苗族长期的历史演变中,由于没有本土语言,口头传承已经成为几代人的主要方式。

苗族芦笙舞表演时舞者手持芦笙,舞蹈动作多表现在下半身,上半身随着身体的动律而自由摆动,身体下半身的胯、膝、脚等部位的运动方式主要以走、踢、跨、转、立、翻、别、钩为基木动作。它由五个技术要点组成:颤、快、猛、轻、圆。舞蹈动作有模范鸟兽、人民劳动场面等,其动作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体现劳动人民的朴实。在课堂教学中,把苗族芦笙舞蹈从原生性到次生性进行了升华,在民间时更具娱乐和随意性,在课堂中更具规范性和训练性,使其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现在许多高校都在开展自己的地方性特色课程,不断地丰富舞蹈教育事业。如果开展芦笙舞的教学,是需要高校老师去民间进行多次采风,然后编成一套有训练性的教材教授学生。一个民族最吸引人以及最值得去探索的地方就是它的文化和风俗等方面,每一個动作都该赋予它应有的含义和意味,这个是把苗族芦笙舞从民间搬到课堂上最应该关注的。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有兴趣地、主动性地去学习和了解它的舞蹈魅力和文化魅力,通过师生间的不断合作和探索才能跳出苗族芦笙舞的韵味和精髓。

四、苗族芦笙舞的再生性体现

再生性是在原生性、和次生性的基础上提炼美化,创作出优秀的舞台作品。再生性更强调创新性,它不像次生性要求尽量保留原生态舞蹈风格,它可能只是运用某种元素来表达自己某种情感需求。贵州省歌舞剧院原创作品《行走的芦笙》是第十二届“荷花杯”参演剧目,表现苗族先祖迁徙过程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统芦笙舞蹈中的芦笙大多是作为一种伴奏,而编导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思维,将空心的芦笙赋予了人与人心灵沟通的作用。“芦音”穿越时光,带着祖先的气息,指引着苗族迁徙的方向,有“芦音”的地方便是他们寻找希望的方向。

编导在传统芦笙舞的基础上,从创作的角度,对芦笙舞的结构进行了建构和重构,将历史时空中的“芦声”与日常生活中的感受结合起来,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展示苗族舞蹈。芦笙是苗族传统乐器,承载着苗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是人们精神世界对于美好生活的慰籍和托付。芦笙分为六管一心,每个人都拿着一根管子来表达个人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它体现了团结永不放弃的精神,编导打破了传统苗族舞蹈的表现方式,完美的诠释了自己的意图,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

编导在编创过程中也要尽量去规避走偏了的文化价值取向,传达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编导在进行民间采风时相比其他,应该更注重这个民族的文化,从文化和人们所描述的故事中去寻找灵感,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去进行创新。如果说学校通过原生性到次生性提炼的更大的作用是让学习舞蹈的人去传承和保护我们身边的民间舞蹈文化,那么通过再生性在舞台上所呈现的作品是希望通过这个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引发思考,继而去更好地全民性的保护我们的文化和环境。

五、结语

原生性舞蹈是次生性舞蹈和再生性舞蹈的基础,没有原生性就没有后面的两者。反之,次生性舞蹈和再生性舞蹈帮助前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钎钎. 云南苗族芦笙舞进入高校教学的实践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7.

[2]洪启星. 贵州省苗族芦笙舞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3]臧璐. 促进贵州省国家级非遗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策略[J]. 音乐时空,2014(04):101+105.

猜你喜欢

苗族
雷山:秘境苗乡的千年记忆
补妆
3D打印如何更好地推广凉都苗族文化
盘发·刺绣
盘发·刺绣
花样云南(三)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五彩斑澜——湘西苗族民间艺术
山之恋 苗族姐妹 碧湖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