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艺术教育,实现特色发展
2020-05-26保庭鹏李荣
保庭鹏 李荣
【摘 要】坚定文化自信,助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是当前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将这一内容体现在教育工作当中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为了有效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必须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珍视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为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西部农村中小学在推进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把本地极富特色的腰鼓民俗文化引入校园,对传统的艺术教育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助推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关键词】西部农村;中小学;腰鼓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能够有效强化和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育民族自强精神,让学生积极继承传统优良品格,为中华文化的繁荣进步创造良好条件。中小学生是受教育的广泛主体,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当务之急。当前在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把极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腰鼓引入学校,开发建设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极大地拓展和丰富艺术教育特色,培育学生艺术素养,让学校的艺术教育在新时期焕发更大的活力。
一、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
促进民俗文化进校园是目前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组成部分。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来说,如何用本地的优势条件弥补在其他方面存在的缺失,构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教育特色化和内涵式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就是一次重要而且有效的尝试,其开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为素质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有效途径。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当中,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西部农村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思路,探索全新路径,从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抓起,把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当作支撑点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要求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以便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强化学生艺术素质。二是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方法。如何促进学生身心综合发展是学校教育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而腰鼓民俗文化走进校园可以让艺术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增加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活力,在缓解学生压力和调动学生学习状态的同时,也可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要想改变当前学校在课程开发建设中过于单一的情况,推动民俗文化进校园,关注腰鼓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正确了解西部农村中小学在艺术特色教育方面的优势,把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腰鼓民俗文化带入校园的各项活动当中,能够让西部农村学校弥补缺陷,发扬优势,优化教育资源,给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有助于建设校本课程,完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腰鼓特色化活动在校园当中的开展,能够让中小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方面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宝贵的发展条件,也能够让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更加丰富,彰显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创新思路。二是有助于助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达成素质教育目标。腰鼓民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多元化的,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学生的文化信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得以全面进步。三是有助于促进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民俗文化,自小就培育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与特长,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承人和文化关注者,夯实人才基础。四是有助于以此为开端引领更多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民俗特色文化进入校园。腰鼓民俗文化进入校园只是一个开端,而不是一种结束,有了这样的良好开端,会引领越来越多的优秀民俗文化进入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实学校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三、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策略
(一)挖掘民俗文化,编写校本教材
在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也可以体现地域特色。而要真正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将腰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校本课程融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要编写校本教材,为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首先就需要对本地腰鼓民俗文化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具体的研究调查路径有很多,可以找到腰鼓艺术的传承人和代表人物,向他们了解相关情况,收集第一手信息和诸多实践性资料;可以收集本地有关于腰鼓民俗文化历史记录的文字资料,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将这些内容筛选出恰当部分加入校本教材中。其次西部农村中小学可以把腰鼓民俗文化调查当作是一个重要课题,既要关注教师的积极参与,也要让学生踊跃投入,在做好课题策划和实施工作之后完成校本教材的创编,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把握课堂教学,渗透民俗文化
要真正让腰鼓民俗文化进入校园,并在中小学扎根落实,一項基础性内容就是将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关键途径开展民俗文化的教育和渗透。腰鼓是西部民间传统艺术活动,将其作为学校艺术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此,西部农村中小学可以借助艺术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腰鼓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指导,优化腰鼓艺术活动开展的环境和设施设备,同时对艺术教师进行腰鼓学习与培训。另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腰鼓民俗文化选修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并在课程教学当中讲解理论和相关的实践方法,把民族文化的价值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在优化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激励学生主动传播民俗文化。
(三)借助第二课堂,实践民族文化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组建学生社团,并根据腰鼓民俗文化的引入要求开展社团实践活动,可以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保证,也能够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因此腰鼓特色民俗文化走进校园,要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民俗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强化对民俗文化的熟悉以及认同感。比如,学校可以组织腰鼓民俗文化分享交流会、腰鼓表演活动、腰鼓民俗文化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当中近距离地欣赏腰鼓表演艺术,并在实践参与当中提高理论和实践素质。
(四)完善保障条件,创新艺术教育
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是西部农村中小学创新艺术教育,实现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必要举措。这项措施的开展将会给学校提供一个民俗文化进入校园的开端,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为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走进校园累积经验。所以西部农村中小学在这项活动的组织实施当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在校园艺术教育的推广过程当中号召学生积极发扬腰鼓民俗文化,普及民俗文化活动。学校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条件,比如邀请腰鼓艺术传承人和表演者来学校组织讲座活动或者是开展表演指导活动;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培训,壮大学校师资力量。
西部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落后,但是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显现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挖掘民俗文化,用这些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熏陶和教育,能为艺术教育增添光彩。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是民俗文化进校园的一个有效范例,也是西部农村中小学在建设艺术教育和增加学校艺术内涵与特色的一种有效方法,这项艺术教育活动能够降低培育学生艺术素养的难度,让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凸显出来,让学生在接受特色化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完善综合素养,给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开创良好的发展路径。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西部农村中小学开展腰鼓民俗文化进校园,创新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94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卫英,刘灿.师生“共在”: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9(2).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