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理论下班主任如何进行爱的教育
2020-05-26赵启宏
赵启宏
【摘 要】爱是永恒的德行话题。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爱的教育问题就不会缺席。特别在是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关乎生存的根本之道。而爱是和谐相处的基本机制。因而,对学生从小开始进行爱的教育必要且重要。那么,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爱的教育工作呢?在态度理论视域下,本文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态度理论;爱的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形成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维简单、缺乏思辨能力、感情不受控制,很容易受到社会功利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的负面影响。此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会沿着错误的道路走向“深渊”。因而,小学阶段的爱育工作至关重要。做好爱育工作,讓爱成为衡量世间万物的“标尺”,学生就能避免个人利己主义以及社会功利主义的侵蚀,避免产生消极的处世态度,避免行为倾向出现偏差,避免人际关系冷漠、校园霸凌等问题的出现。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教育本性,忽视了爱的教育,导致小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目前,对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迫在眉睫。
一、态度理论与爱育的关系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由态度衍生而出的态度理论包括态度形成理论和态度改变理论两方面内容。其中,态度形成理论是说态度的形成与个体的社会化具有同步性,同样需要经历模仿(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在模仿阶段,主动模仿他人对待事物的态度,适应社会环境;在同化阶段,借助与外界的沟通,经历、体验他人的观点、行为,从而实现情感认同、形成个体态度;在内化阶段,新的态度与既有态度“水乳交融”,形成了个人的态度体系,实现了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转变。
态度改变理论是指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通过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实现态度变化的动态过程。态度改变是一种社会心理活动,是个体不断修正自我、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前提。
爱的教育与态度理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从而在情感的指导下形成与态度相一致的行为和思维。因而,爱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态度形成以及改变的过程。也因此,爱的教育要以态度理论为指导,首先纠正学生对于爱育的消极态度,树立正确的爱的观念;其次,在爱的态度下形成爱的能力以及高级个人品质,实现爱的情感升华,确保以后学习、生活道路的正确性。
二、态度理论下爱育的途径
(一)创新传统的爱育内容
在任何时代,爱育都是主旋律。但是,爱育又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如果爱育内容无法与时俱进,那么学生将无法吸收爱育知识,形成爱的观念。因此,班主任要学会辩证地看待爱育内容。换句话说,班主任不能生搬硬套优秀传统文化来实施爱的教育,而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创新性地理解爱育文化,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爱育内容,以确保学生吸收、内化爱的精华,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我班,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创新性地解读传统爱育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传承爱的态度和精神。比如,传统的“仁爱”思想。在古代,它是指爱国家、爱人民,内涵较为狭窄。如今,结合时代特色和学生特点,我将“仁爱”衍生成四点内容,分别为爱父母、爱朋友、爱社会主义、爱科学。在学习“仁爱”思想的过程中,我构建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辅助其理解。比如,爱父母。
在情境中,小A逛超市时会帮助父母拎东西、吃饭时会主动摆放碗筷并等父母先下筷子、休息时会给父母捶背……而通过与生活有关的情境,学生与小A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情感认同,形成了爱父母的态度和认知。可见,创新传统爱育内容,可以让学生接受并形成爱的观念。
(二)优化爱育的家庭环境
态度形成理论提到:个体所处环境是态度改变过程中外部刺激的重要部分。因而,营造积极有爱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学生模仿他人、顺从环境,潜移默化中树立爱的态度。那么,如何营造有爱的生活环境呢?对于小学生而言,家庭环境是主要的生存环境。因此,班主任要与家长协同合作,达成爱育共识,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奠定爱的能力的基础。
例如,在我班,为了落实爱的教育,我与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向家长阐明爱的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形成爱育意识,辅助家长优化家庭爱育环境。通过初期的交流与沟通,家长“断奶式”地改掉了溺爱孩子的坏毛病,构建了正确的爱的教育环境。比如,家长A,在日常生活中,首先,他学会了理性表达对于孩子的爱,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实际需求,而不是盲目地、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正确的爱的观念;其次,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他不会因为加班、挣钱而缺少表达爱的行为。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爱人的能力。可见,优化爱育的家庭环境可以实现爱的教育。
(三)设计心理类爱育活动
在态度理论下,关注个体心理活动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重要内容。如果,一件事情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学生的态度也会向着好的方面转变。因而,根据态度理论,爱的教育应该关爱学生心理。根据心理特点实施爱育活动,在心中种下爱的种子,逐渐开启学生内心的大门,扫清内心世界的自私、固执、冷漠、离群等不良因子,帮助学生建立充满爱的健康的心理世界。
例如,在我班,根据态度理论,我组织了《走路上学》的观影活动,观察学生观影后态度的变化。我发现,观影后,有的学生态度冷漠;有的学生虽然表现出了充分的同情心,但是态度并不积极;有的同学则通过影片端正了学习态度,找到了面对困难的正确方法。分析学生不同的观影态度,我了解了班级学生的个性心理基本分为三个类型:冷漠型、自私型和健康型。
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我实施了不同的爱育活动。比如:冷漠型,我组织了关爱老人活动,即让小学生去敬老院照顾老人,感受老人的生活,倾听老人的故事,从而感化他们的内心,在他们心中种下爱的种子。
自私型,我要求他们每天做一件利好他人的小事,让他们体验奉献的快乐,形成爱人的能力。通过“对症下药”的爱育活动,班级学生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有所改变,明显提高了爱的能力。
(四)利用新媒体树立爱的观念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理,爱的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认知到这一点,爱的教育应该积极发挥外界环境的有效作用。可是,应该怎么做呢?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习惯于通过网络接触世界,获取新的信息。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以新媒体为媒介向学生传递爱人的态度,助学生建立爱的意识、树立爱的观念,实现爱的教育。
例如,我建立了一个班级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设计了一个“爱的教育”版块,版块中融合了许多与爱有关的故事。根据故事,我实施了爱育。首先,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爱的教育”版块信息;其次,要求学生选择版块中的一个小故事写读后感并发在朋友圈中;之后,鼓励学生、家长积极评论,与学生进行爱的交流和探讨,帮助学生建立爱的意识。久而久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树立了爱的观念,提高了爱人的能力。可见,利用新媒体树立爱的观念可以实现爱的教育。
三、结语
总之,爱的教育是一个形成并发展的动态过程。因而,爱的教育要以态度理念为指导,采取能够引起小学生态度变化的方式、方法组织爱育活动,促使学生逐渐树立爱的观念、端正爱的态度,提高爱的能力,最终成为有爱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袁宇鹏.“行知”思想引领下的爱的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