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优秀的烹饪专业人才

2020-05-26于培增

中国食品 2020年9期
关键词:营养学道菜用餐

于培增

一、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策略

1.传统文化与烹饪工艺有机融合。职业教育在培养烹饪人才时,不仅要使学生的烹饪技能得到锻炼,还要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知识内涵,让其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注重烹饪精神和烹饪文化的传承。以东坡肉为例,据传这是苏东坡发明的一道浙菜,当时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冈做官,由于当地猪肉便宜,故研究出了这道名菜。教师在讲述完这道菜的来历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实践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烹饪技巧,其知识视野也会更加开阔,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现代营养学与烹饪工艺有机融合。作为餐饮行业的就业人员,不仅要掌握烹饪工艺,还要具备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在满足人们口感需求的同时,保证饮食的健康和安全。建议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渗透现代营养学知识,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比如:职业院校可以在烹饪专业中设置营养学课程,而营养学教师需要在实践课上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在遵循营养学理念的前提条件下完成烹饪任务,制作色香味俱全且绿色、安全、健康的食物。

3.现代审美艺术与烹饪工艺有机结合。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用餐环境、菜品装盘等审美艺术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要在烹饪人才培养过程中渗透现代审美艺术,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比如:以口水鸡为例,这道菜在普通餐厅的价格为200元,刨除成本价,餐厅可能会赚50元左右;而在高档酒店,这道菜的价格则高达500元以上,且两道菜的口感和营养并无差别,而导致二者价格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用餐环境。在高档酒店和普通餐馆用餐,消费者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

二、以就业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体现烹饪人才培养课程结构的特色。烹饪专业应构建交叉课程体系,与众多的学科相融合,比如:现代审美艺术、营养学、优秀传统文化等。同时,烹饪属于一门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实践能力的强弱与就业存在密切的关联。为此,职业教育应该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压缩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并将这部分时间作为实踐课程的补充,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烹饪专业课程时间配比为1:1。此外,在实践课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做菜的方法,还要加强刀工、冷拼和雕刻等基本功的练习;教师在演示完毕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予以指导即可。

2.增强实习的重要性。以某烹饪职业教育院校为例,该校十分重视实习的作用,将实习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毕业的标准,如果学生没有实习经历,则不会为其颁发毕业证书。这种制度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参加实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毕业后就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可以让企业在实习期间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并择优录取学生,在其毕业后直接签订就业合同,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节省其找工作的时间和成本。

猜你喜欢

营养学道菜用餐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用餐时间
张绍玉:五百年镇远道菜传承人的传奇
把24节气做成24道菜,你确定不要尝一尝?
漫谈大学生营养学普及
医学院校本科的营养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运动营养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关系
酒后讲课
酒后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