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现代教学融合传统文化初探

2020-05-26张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6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

张雪

【摘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增强我国整体实力非常重要的一步,国华传统文化一定要和小学阶段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性和整体素质,引导学生乃至社会向上发展。诗词文言文在小学课本中频繁出现,我们要从教材中挖掘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礼仪、传统思想等素材进行渗透。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礼仪;传统思想

我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比重不断提升,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2019年11月份珠海的名思教研活动中,15个课例,6个是古文教学,可见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这一领域。孩子是国家的未来,随着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融入,能够帮助学生们整体素养的形成与优秀品质的培育。而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融入许多我国传统文化,这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能够提高个性和整体素质,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能够给国家及民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梁启超在《中华少年说》中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一、从教材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素材进行渗透

传统节日里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毫无疑问可以融入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然而,新时期的学生大肆宣扬西方国家的节日,却对国内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只停留在节假日上,这是极其让人担忧的问题。因此,在语文教育中,老师应该善于向学生们介绍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使他们真正了解与掌握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这样一来,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面,讲述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开展教学中,老师不单要解读诗歌的内容,还能够针对传统的重阳节展开拓展和阐释,让学生们知道传统重阳节的攀高风俗,用佩戴和插茱萸来避邪的传统文化,感知作者的思念家乡的心情。中山是一个移民城市,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他们可能像作者一样,有着浓浓的思乡情怀,此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对这个节日更能感同身受。

二、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素材进行渗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民族传统文化,它是一辈辈龙的传人弘扬下来的经典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包含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平时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们真正认识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他们更进一步地认识生活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作家老舍用富有北京风味的朴实语言,勾画出了老北京春节的民俗风情,展现了春节的庄严与热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暖与美好,朴实的语言与抒情风格让人一看就明白。这节课,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构建时间顺序,来看作者描写了春节期间关于人的什么活动。怎样安排详略?感受文章中的春节氛围。此外,老师还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有关春节的常识,包含春节的起源、春节当天的风俗习惯等。并且,学生们也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告诉同学,自己春节期间需要干什么。当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说出他们的想法,如,贴春联、放烟花、看春晚,包饺子等等,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活跃开来老师还可以告诉学生们不同区域的春节文化,在课堂开展剪窗花,包饺子等活动。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春节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从教材中挖掘传统礼仪文化素材进行渗透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帮,我们的传统礼仪文化贯穿古今,这是大家在长时间交流与生活中确立的一条规则。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老师应真正挖掘课本中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指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与规范,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和别人融洽相处,增强自身修养与内涵。

《弟子规》最明晰地涵盖了中华传统的国学礼仪文化。它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其融入到阅读、写作等多样教学中。比如,利用《弟子规》课本课文,老师穿插一些弟子规的小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并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弟子规的含义。比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当下小学生普遍存在攀比的不良风气。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这段话,配合小故事,教导学生们懂得不要盲目攀比,不要挑食。从“冠必正,纽必结”让学生明白要注重自己的外表,注重整洁等,从而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四、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思想文化素材进行渗透

春秋时期,中国遇到了首次大的思想冲突时期“百家争鸣”,此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逐步发展演变。我国的建设深受我国传统理念的影响,不单对国家具有影响,也对个体发展影响很大。因此,传统思想文化需要融入到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让学生们可以用正确的理念看待问题。

小学阶段的语文诗词教学,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比较难,也不能充分理解其意义,假若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比较适宜学生的认知理念与感知能力,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乐园。比如,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二十四孝图”,学生们进行学习与了解简单易懂的画像,感知它们蕴含的孝道传承。教育他们需要用感恩和孝心看待爸妈。贴近实际生活,给他们设计实践作业,如,给辛苦一天的爸爸妈妈倒一杯热茶;假期给父母做一顿饭;睡觉前给父母洗脚等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在开展学习与生活体验的前提上,帮助学生们有效地学习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们更好地发展。

如,学习《书戴嵩画牛》一文中,教师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完完整的课文后开展讨论,并想一想牧童与杜处士是何种人,学生学到了什么。对于学生们的讨论预设的答案有:1.本故事让大家知道不可迷信权威。尽管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画就是对的。2.当大家碰见困难或疑惑的时候,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去请教懂得有关理论的人,隔行如隔山。3.艺术来自生活,要画一幅好画,必须要仔细观察并尊重事实。比如我们写作文时,有时我们根据情节的需要可能会编写故事,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却不能脱离实际,违背常识。4.杜处士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值得大家学习,牧羊男孩虽年龄虽小,可杜处士对他的批评并不生气,却是“笑而然之”,这显示了他的素养。

在学习《亡羊补牢》时,有一段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们尝试融入课文情境里,假如“我”是养羊者,会怎么做。在此情境下,为了让学生对寓言的含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老师应合理引进寓言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们明白这个寓言重点是庄辛引用它来说服楚襄王纠正错误的,所以,老师应从纠错开始,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让他们分析自我对寓言的认识以及对教育意义的想法,推动教育目的的实现。这样,把背景文化教育和情感教育可以融合起来,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其教学成效可以明显提升。

总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的碰撞中,应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探究这些文化精髓在语文课堂中的传承与提升, 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语文教学的协调发展,有效地为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改革创新打好基础,为学生今后系统学习语文知识奠定良好根基。

参考文献:

[1]韦莉秋.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探究[J].考试周刊,2019(46):64-65.

[2]姚帆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指导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9(44):85.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漫话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国内
欢庆
圣诞老爷爷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节日乐曲
春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