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饶狗
2020-05-26寇研
寇研
喜欢狗的人,与狗相处自有一套方法,假如说这便是礼仪,你不得不承认,即使只是一只狗,它也要求体恤和尊重。一旦你表现出和平与友好,它是能嗅出来的。你紧张它也紧张,你戒备它也会戒备。狗通常都很敏感。若你伸出手,它会友好地上蹿下跳,配合你的抚摩;但若你踢出脚或拿根棍子,即便只是无心之举,也会引起它的反感。脚和棍子对狗而言,就像在淑女面前讲黄色笑话,只会使对方懊恼。
一般来说,狗都是挺厚道的。看过猫狗打架的人,就会承认这一点。其实这个“打架”的说法不准确,因为狗通常不屑与猫较劲,那样似乎太掉价了,但猫又喜欢招惹狗。憨厚的狗卧在地上,脑袋搭在两只前腿上,一副沉静温驯的模样。风骚的猫则躲在沙发、茶几后观察,主意拿定,便大模大样走上前,猛然给狗一耳光,然后快速跳开去,在不远处看狗的反应。狗常常仅是漫不经心抬头瞅一瞅猫。这时猫来劲了,花拳绣腿耍得团团转。但只要狗不耐烦了,想给猫一个警告,它只消站起身,猫就会弓起背,竖起毛,吓得声音都变调了。
狗給人一种安全感,这或许源于一种久远的草根意识。与猫不同,我们总希望狗能为我们做点什么,这也是因为狗有这个能力为我们服务。牧羊犬、导盲犬、警犬、救生犬、帮助聋人倾听门铃等声音的“助听狗”……狗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数不胜数。稍微留心还会发现,几乎所有以狗为题材的电影,狗都是作为同伴、家庭中的一员来参与主人生活的,而不仅仅是“宠物”。相传上苍造人时,人没有自卫能力,经常遭到毒蛇攻击。于是上苍造出了狗,并嘱咐它要保护人类。这与人狗之间源远流长的历史是契合的。
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狗救过主人的命;瓦尔特·司各特写作时,必须有一两只自己钟爱的狗卧在书房里,方能进入状态;当电影里放映狗被淹死的情景,丘吉尔会慈爱地蒙住自己膝上的鬈毛狗的眼睛,并说:“亲爱的,现在不许看了,等会儿我会告诉你后来发生的事。”叔本华性格暴戾,但他对动物却非常友好。罗素说他“除了对动物的仁慈外,在他一生中很难找到任何美德的痕迹”。“我见过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我的狗”——说出这句名言的弗里德里克大帝特意为他的狗们建了一座无忧宫,与它们在这里嬉戏、生活。但岁月不饶狗,弗里德里克大帝免不得亲手埋葬他心爱的狗们,直到他自己在一只意大利灵缇的陪伴下走完孤寂的一生。他最后的遗愿是,希望能与他的爱犬长眠无忧宫。
摘自《扬子晚报》2020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