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死守”不该丢了法治精神人文情怀
2020-05-26任然
任然
不少地方的防控举措还在继续加强。如一些城市发出公开信,要求在外人员暂缓返程,还有一些地方对村组、小区开始实施封闭式管理。
这些“硬核”举措,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之法,可能给各方带来的不便,也是全社会为疫情防控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但同时,不管是政府、机构还是个人,在实施必要的防控举措,与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乃至误伤之间,都需要拿捏好边界、寻求一种理性的平衡。
此前,一些地方隨意堵路、封门的做法,就受到质疑;还有一些地方,市民深夜返家却面临有家难回的窘况。在舆论关注和权威部门回应后,这些看似“硬核”、实则跑偏的举措都得到纠偏。但随着防控升级,再次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如有网友反馈,在高速公路实施管制后,自己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疫情防控要严,但“严”并不等于可以不顾边界、丧失分寸。这里的边界和分寸,首先是法律。像封堵道路、越权征用口罩等行为,就涉嫌违法。还有一些属于人文范畴,比如各地的交通管制,在面对具体的“例外”情形时,也应该杜绝“一刀切”,对个体的遭际,保有必要的同情和关怀。
崇尚法治,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立场,在防疫的特殊形势下,实实在在体现于每一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比如,防疫是为了维护所有人的安全,但不能因为预防整体的危机,就对近在眼前的个体困难、个人危机视而不见。像一些为疑似病例贴标签,或者是搞地域歧视,公布和传播个人信息的做法,看似“严”,其实与防控所需要的、科学意义上的“严”,是两回事,不仅无助于有效防疫,反倒可能以防疫的名义制造伤害。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套用这个句式,我们也可以说,特殊时期只有一种人本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疫情的严峻形势之后,我们依然有共情、爱人的能力和自觉;绝不因为特殊情况,就丧失了对野蛮与文明的判断。
这一点说起来“崇高”,其实非常具体。比如,戴着有色眼镜看被感染者的那些人,就不妨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换作是自己,愿意被侧眼相看吗?如果认为个人的“无助”可以被忽视、个体的权利可以无条件“牺牲”,那我们是否又愿意同样的遭遇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科学有序防疫,同法治精神、人文关怀是一致的。如果说疫情威胁的是我们的健康和生命,那么,不讲法律的过头做法,粗鲁无礼的“以邻为壑”,对个体困苦的视而不见,就可能制造一种人文意义上的危机。它对于社会理性、法治、道德的伤害,并不亚于疫情本身带来的破坏。
现实越艰难,越体现“爱”的价值。这种“爱”,一点都不抽象,它只不过需要我们的公共部门多一点“以人为本”,我们每个个体多一点理解和共情。
摘自《解放日报》2020年2月7日